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乌鲁木齐八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争妍斗艳 积伶积俐 左顾右盼 无可言喻
B: 忧哉游哉 无济于事 束手无策 精疲力竭
C: 寡不敌众 三眼一板 不胜其烦 萍水相逢
D: 光怪陆离 小心翼翼 局促不安 苦思冥想
2、

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下已经进入了“超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及慢情调。 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 “体验”“思考”“质疑”“沉淀” 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

A: 虽然 因为 就
B: 虽然 因为 才
C: 即使 所以 才
D: 即使 所以 就
3、下面对《望岳》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岱宗夫如何”一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作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 “造化钟神秀”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有义,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C: “齐鲁青未了”一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蓊郁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 “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影响气质的不只是你的外表,还有你说话的声音。一个气质高雅的人说话也必定懂得抑扬顿错,既可以掷地有声,也可以轻言细语。
B: 杭州技师学院教师、90后选手杨金龙夺得汽车喷漆项目金牌栽誉回国后,获得了很多奖励。
C: 他患上了一种名为“蛇缠腰”的疾病,刚开始没有注意,一周后就开始疼痛。有时候在床上,痛得翻来覆去睡不着。
D: 旅行,是打开视野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生命本就是走走停停,如果年轻的心只一味冥思暇想,对于年轻的身体,真的是有点儿辜负了。
5、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懊悔 玷污 典籍 变换多姿
B: 喧闹 屏嶂 船篙 张皇失措
C: 诧异 惆怅 祈祷 一泻千里
D: 琐屑 取缔 屹立 慷概淋漓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庆历四年”“晋太元中”“丙辰”。
B: 古人的“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如“孔明”“太白”。
C: 古人用“左迁”“谪”表示贬官,“陟”表示晋升,“举”表示选拔、任用。
D: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习俗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等。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上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B: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C: 《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诗歌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D: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qiào 不xùn 张目舌jiē 摩肩接zhǒng
B: 农diàn 步dù 春寒料qiào 藏污垢là
C: 国shāng 息zhì 精竭虑dān 交头耳jié
D: 禁gù 牛dú 广无垠mào 为富不rén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经过大家精心地组织和策划,这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B: 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C: 在新的千年里,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定会昂首腾飞于无垠的天际,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奇迹来。
D: 芦山地震,灾区99%的农房受损的原因是缺乏建筑施工技术和防震意识造成的。
10、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②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③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④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⑤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⑥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A: ①④⑤③②⑥
B: ②⑥⑤④③①
C: ①⑤④③②⑥
D: ⑤④①③②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 1 )结合全诗,说出作者写“露”“月”“泉”“鸟”的作用。

( 2 )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请扼要回答。

( 3 )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回答1-3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秦王不________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________

故不错也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 3 )同样是拒绝秦王的易地要求,安陵君语气 ________ ,而唐雎语气 ________ 。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

史峰

①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

②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植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撞碎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一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③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

④科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窗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1,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

⑤“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比普通物质硬100倍。

⑥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

⑦其实,2013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推机上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淌”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

(选自《知识窗》2017年4期,有删改)

( 1 )文章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用意?
( 2 )试分析第②段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

( 3 )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作者介绍“水滴”,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夸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

张贵勇

①中秋遇国庆,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本是好好放松的假期,没想到却被亲爸亲妈们“毁”了。“8天时间太长,孩子学习过程中断那么久,思维也松懈下来,还没来得及巩国的知识点,回到课堂还得花更多时间找回来”,一些家长高大上的理由,使孩子的黄全周不再“黄金”。

②假期补课真的有用吗?孩子休息几天就是罪过?孩子一刻不得闲地学习,才不负光阴?其实,闲暇出智慧,苏霍姆林斯基就反复强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自主掌握的时间。”不放过假期补课的机会,孩子成绩才会快速提升,此种想法或许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此种望子成龙之心情也能理解,但在经验与规律之间,后者才是值得坚守的不二法门。

③许多家长常告诚孩子,学习要从硬记转向理解,从死学转向会学,殊不知家长自己也要从操控转向激励,从依循经验转向尊重规律。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才是合格家长的标志,才能给孩子终身受益的能力和智慧。相对而言,孩子能不能成才,很多时候真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

④其实,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源于脱离家庭实际与孩子个性的无谓攀比。一位家长的话似乎代表了不少父母的心声——“许多同事的孩子不但会背唐诗宋词,还能唱歌跳舞,有的学会了简单的英语对话,让我既羡慕又担心,生怕自己的女儿落在别人后面。”这种无视孩子教育规律、只求脸上光鲜的做法,就像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结果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父母劳心费力、焦虑不堪,孩子没有闲暇,没有幸福感,变得厌学乃至厌世。而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

⑤大到孩子的身心成长,小到某门学科的学习,家长们都要认清规律,懂点“科学”。以外语学习为例,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只要是外国人就是外教;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上外教课;中国老师不如外教,教不好英语……种种认识均陷入了误区。懂“科学”的家长们不会过于看重牌子、招生宣传简章,而是审查外教资格证。

⑥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之前提,是家长自己有一双火眼金睛,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让家庭教育回到“科学”的轨道上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孩子多游戏,多感受世界。学习外语时,给孩子找一个靠谱的外教,抑或陪伴孩子从听读英文绘本开始;到了假期,不妨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出校门,通过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⑦眼下,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该过度宣扬“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的学习经,而是要回到教育常识上来,让孩子有玩耍、发呆的闲暇,有一定的自主空间。倘若家长们都有尊重规律的意识,家庭教育有了“科学”导航,兼顾孩子的年龄、性别等普遍规律和个性、爱好等特殊规律,那么家庭教育也该是另一番可喜的面貌。

(选自2017年10月9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①段有何作用?
( 3 )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 4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期补课,会让孩子成绩快速提升,这种想法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
B: 一个合格的家长在于,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C: 不懂“科学”的家长会陷入知识的误区,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
D: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空间。
( 5 )现实中,超前教育不再局限于中、高考竞争,已发展到从早教识字背诗,再到双语幼儿园、“小升初”选拔学生。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么看待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表达与交流。
挡风雨来临的时候,海燕选择了与风雨抗争;当困难来临的时候,贝多芬选择了“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当危急来临的时候,李剑英选择了舍己为民;当荣誉来临的时候,蔺相如选择了谦虚退让;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有的人选择了全心付出,哪怕是最宝贵的生命……
请以“当 来临的时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
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至少还有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