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州市南沙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气(xiè) 江(dù) 要(sài) 锐不可(dàng)
B: 兰(hé) 发(bān) 款(bō) 王蛇吞(shí)
C: 游(yǒng) 直(bēng) 似(kù) 息敛声(pǐng)
D: 杆(wéi) 熟(xián) 默(qiè) 精竭虑(dān)
2、

下面句子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历史问题上大放厥词,恬不知耻地发表“侵略定义未定论”。
B: 为了让市政府打造“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的理念家喻户晓 , 不少人放弃了休息日,进行义务宣传。
C: 星期天,我和妈妈参观了茱萸湾公园。里面的动物栩栩如生 , 可爱极了。
D: 自从中国国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以来,每天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言(zhēn) 守(kè) 揉造作(jiǎo)
B: 拮(jù) 褴(lǚ) 前后继(pū)
C: 养(quán) 告(qìng) 孜不倦(zī)
D: 妖(ráo) 杂(yǒng) 面面相(qù)
4、

下列文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淡妆浓抹总相宜,美如诗画。2016年9月,演绎在西湖上的G20峰会文艺晚会,让中国文艺惊艳了世界。①在西湖夜色中,让漫山遍野的采茶女轻舞;②彩扇徐展,乐舞蹁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传说,让观众沉沦;③水上的芭蕾经典《天鹅湖》,让欢乐的舞步在多情的西湖水面律动;④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全场欢腾,那是因为它唱出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对于祖国的热爱的原因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入木三分
B: 瘦西湖是中国湖上园林的代表,这里的行云流水让众多中外游客赞赏不已。
C: 电影《战狼2》屡破记录,实力拯救低迷的七月票房,为国产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导演兼主演吴京也成为了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明星。
D: 《奔跑吧,兄弟》是一档收视率较高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播出时万人空巷 , 很多人都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B: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C: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D: “老师,我错了”。我说,“下次坚决不再犯同样的毛病。”
7、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孝(tì) 即(xīng) 热(chì) 叱风云(zhà)
B: 教(huì) 躯(ké) 戒(chéng) 未雨绸(móu)
C: 笑(shěn) 达(huò) 慰(jiè) 一千金(nuò)
D: 琐(xuè) 眼(jiǎn) 首(qǐ) 天撼地(qíng)
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9、

《骆驼祥子》中的小嫩肉是谁的外号?( )

A: 小福子
B: 虎妞
C: 夏太太
D: 杨太太
10、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确(záo) 荣耀(yào) 人忧天(qǐ) 自主张(zuò)
B: 蝉(duì) 笑(nì) 津有味(jīn) 开眼笑(méi)
C: 气(fèn) 开(tuò) 人声沸(dǐng) 一丝不(gǒu)
D: 威(shè) 开(zhàn) 惟妙惟(xiāo) 闷不乐(mè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这首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孟子,是_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

( 2 )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于版筑之间________ 益其所不能________

于色________ 而后________

( 3 )文中开头列举的六个人,这六个人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说明什么道理?

( 4 )上天要把重担交给某个人,从哪几个方面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 5 )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观点激励了一代代人战胜眼前的磨难走向成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忧患一定能让人成功吗?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

“翻开动漫书要关上”这话的第一层含义,即读书要有选择。我们不反对俗文化,但特别强调要读经典,什么才叫经典呢?圣洁的、美感的、雅致的、庄重的、忧郁的、悲悯的东西,使是经典。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便是经典。经典常常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走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也就是说,它们穿越过也正穿越着时间和空间。当然,语文教材的文章是经典,教育部规定的30部中学生必读书是经典。阅读经典,是为了体会人类生命深处的共鸣,思想深处的结晶。阅读经典,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阅读经典,是为了鼓舞我们的智慧和心灵。

那么,什么又不叫经典呢?卡通书和动漫书大约不叫经典。当红影视明星写的书不是经典。正吵得火爆的书难成经典。而据说一读就可变得聪明成为天才考到高分,这样的书肯定不是经典。同学们却偏爱读这些书,也不能全怪同学们,社会是这么浮躁和功利。文化也要快餐,道德也要速成,这是急功近利的毛病,是脚痛医脚的错误。思想贫乏、情感苍白,几乎是人文上的不治之症,是癌症;词不达意、语言千瘪,终将成为同学们发展道路上跨不过的铁门槛!

所以,要读经典,要宁静而从容的阅读,要沉醉而投入的阅读。“翻开动漫书要关上”第二层含义就是,确保读书的充裕时间和安宁心境。媒体的多元和出版业的发达,有时也是坏事。我们的眼球和脑半球常常被换来换去的频道控制了,或者,是网站,是卡通动漫书,是时尚的花花绿绿的书。我们消遣,感到快捷和轻松,却也感到乏味和无聊,轻浮和浅薄。所以,打开电视还要记得关上,开机上网还要记得关上,翻开动漫书还要关上。于是,读书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有了心境和氛围。我常常怀想一些境界,像叶灵风在《书斋趣味》中说的,“在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子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像冰心女士在《寄小读者》中说的,“夜渐长了,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愿隔着地球,和你们一同在晚餐后用功”。像林语堂先生说的,“或在暮春之夕,与你们的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诗经》;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哲学经济诗文,十数本狼籍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取之,取而读之”。我自己也常常庆幸,自己少年时双手不是操作遥控和鼠标,而是翻开发黄或洁白的书页,行走在唐诗深处,融化在宋词里边,曾在《三国演义》里金戈铁马,曾在《红楼梦》中陨泪齿怀。

以上,我谈的是要读经典和宁静读书的问题。

同学们,人间的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阅读经典,宁静读书,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我们不负读书,读书终将不负我们。

(选自《诗文选粹》有删改)

( 1 )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翻开动漫书要关上》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 2 )在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名人的话来论证,这是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3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划线句“我们不负读书,读书终将不负我们”的理解。
( 4 )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 1 )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
( 2 )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3 )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提示: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注意:(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2)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指尖旋律╮演奏了谁的忧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