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天津新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唧唧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古代的许多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 ⑤①②③⑥④
B: ⑤③⑥①②④
C: ⑤③①②⑥④
D: ⑤①②⑥③④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B: 《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记录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C: 登高望远,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D: 博山焦裕禄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其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12月17日,鲁南高铁临沂至曲阜段将全面开工,沿线设临沂北,费县北,蒙山,泗水南4个新建车站。
B: 因为雾霾严重,汽车在滨河大道上行驶时时,只能看到两侧半米以内和前方一、二米范围内的地面。
C: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D: “不知道。”他耸了耸肩膀:“这是动物学中,特别是有关动物行为的研究中一大难解之谜。”
4、

下面语句中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师说》的作者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
B: 《读〈孟尝君传〉》选自《临川先生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C: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一篇长篇小说,他笔下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 都是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
D: 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变色龙》一文中通过描绘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阿谀奉承的沙皇忠实走狗形象。
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这是我从家乡带来的一些土特产,请笑纳。
B: 感谢您的热情邀请,改天我必定光临贵府拜访。
C: 既然你身体欠佳,那你给班主任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吧。
D: 在众多任课老师当中,我最赏识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
6、

请选出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贪婪的死敌

②不用他人恳求

③它时刻准备舍己为人

④而且值得永远赞扬

⑤而且完全出于自愿

⑥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

⑦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

A: ⑦ ① ③ ② ⑥ ⑤ ④
B: ⑦ ⑥ ④ ① ③ ⑤ ②
C: ① ③ ② ⑤ ⑥ ④ ⑦
D: ① ② ③ ⑤ ④ ⑥ ⑦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三更”指晚上三点至五。
B: 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社戏》《孔乙己》《故乡》都选自《呐喊》。
C: 《诗经》也称《诗三百》,共305篇,列为“五经”之一;风、雅、颂、賦、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D: “左迁”,即降职。古代尊右卑左,故将降职称为左迁。另外“谪、贬”也都表示降职。
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树木失去了根就会_______,江河失去了源头就会_______,灵魂失去了家园就会_______。世界无限广阔,我们渴望到广阔的天地去闯荡,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迷失了回家的路。拥有精神家园,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
A: 枯萎 干涸 堕落
B: 枯黄 干涸 堕落
C: 枯萎 干旱 陨落
D: 枯黄 干旱 陨落
9、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

A: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B: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在空气里越来越浓。
C: 从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的益处。
D: 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很在意自己的得失。
10、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漫步苏,桃红柳绿,百鸟唱;寻幽九溪,古木天,流水淙淙。西泠桥,凭吊苏小、武松,尽抒怀古幽情;钱塘江边,观赏汹涌潮水,畅想时代风采……

A: tí hè cēn càn
B: dī hè cān pàn
C: tí hé cēn pàn
D: dī hé cān hàn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相关问题
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 1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的 的特点。

(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执竿入城

鲁①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②无所出。俄③有老父④至曰:“吾非圣人⑤,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⑥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鲁:鲁国,在现在的山东。②计:计谋,策略。③俄:不久,一会儿。④老父(fǔ):老人。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⑤圣人: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⑥中截:从中间截断。

( 1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 2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竿入城________

②不可 ________

见事多矣________

依而截之________

( 3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初竖执之。

②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 4 )简要概括这则寓言给你的启迪。(不超过40字)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经典再现,回答相关问题
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一套寒假课外读物。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书是破损的,他不知应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五分钱给受损失的人: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擦破了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
贾里没想到区区小事却引起大轰动,先是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贾里对爸爸说。
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
不过,父亲又说贾里长大了。至于长大或是不长大贾里不在意,反正,他尝到了一种很特别的滋味,甜酸苦辣全有。

( 1 )画线句反映了这些同学什么样的心理?

( 2 )拥有“有的”“有的”“有的”想法的人在班上占多数还是少数?有何为证?

( 3 )能否将这一节中的画线句去掉?为什么?

( 4 )“他尝到了一种很特别的滋味”,这里“很特别的滋味”具体是指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无声的尊重

冯雪珺

①冬日的傍晚,我如往常一样加入候车队伍,等待公交车。候车者五六人,有序而安静。此时,一人牵着一狗,从远处走来。暮色下,那身影被路边的灯光镶上一层金边,尤为醒目。

②渐行渐近,只见年轻男子高大魁梧,腰板挺直。紧贴着他的德国牧羊犬配有专业的拉杆——这是导盲犬的标准装备。哦,是一位盲人。男子徐徐走向车站,在候车队伍的不远处停了下来。

③没有人招呼那盲人男子,候车队伍中为首的中年男子,瞬间收起手中正在阅读的书籍,已然大步走到盲人男子身后,其他候车人也陆续紧随其后,没有一丝骚动。我身旁一个火红短发的朋克女孩,了一眼导盲犬,想必是怕烟味影响到它的嗅觉,稍作迟疑便掐灭了刚刚点燃的烟,了过去。

④一个新的候车队伍,在一人一狗的身后排开。陌生的人们在无声之中达成的默契,令我惊异。

⑤沉默依旧,直到公交车到来。“您稍等一下,我这就……”司机刚要离开驾驶座准备搀扶盲人男子上车,被男子礼貌地回绝:“谢谢,不用。”盲人男子执意在导盲犬的引领下,自行上车。此时是下班高峰,车上已满是乘客。然而男子上车后,人们迅速向后集中,在原本狭促的车厢里为他腾出了一小块空间。

⑥司机身后,坐着一位六七岁的小男孩,站在旁边的妈妈猛地拉起他,让出座位。虽然妈妈举动突然,但男孩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导盲犬抬头看了一眼,便将主人引领到空座上,然后静静地趴在一旁。这些过程,盲人男子全然不知。

⑦ “您好,您要去哪里?”“您好!我要去莫尔大街。”“好的,陛下!”司机诙谐的回答惹得车内一阵欢笑,汽车载着欢乐的人们继续前行……

⑧车上,人们都在默默地打量着憨态可掬的导盲犬:即使在急转弯的时候,它也摇头晃脑地努力保持直视前方的姿态,神情专注。乘客中没有人试图靠近去抚摸它,或用手机拍照。我旁边那位原先让座的小男孩,慢慢举起手中啃了一半的面包,想上前去喂它,被妈妈及时制止并悄声耳语:“它在工作,有自己的职责,不要打扰它。”听到“工作”一词,小朋友立刻缩手退了回来。

⑨小城不大,男子很快到站了,与司机简短道别后与导盲犬下了车。公交车内沉默依旧,而此时的我,在沉默中体会到了无声的关爱、深沉的尊重。

⑩窗外,寒风习习。心里,暖意融融……

( 1 )请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2 )“无声的尊重”具体表现在文中哪些细节上?(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 3 )赏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表达效果。
( 4 )本文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5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如何对待生活中有困难的人?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因为有雨露,植物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相关联。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以“因为有 ,我更 ”为题写一篇作文,写出你的故事或感慨。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挥霍你的温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