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词语中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确凿záo 菜畦qí 收敛liǎn 秕谷bǐ 蝉蜕tuìB: 祈祷qí 觅食mì 和蔼ǎi 磐石pán 嗥鸣háo C: 谰语lán 深邃suì 彷徨páng 仰慕mù 弥高mí D: 攒成zǎn 镐头hào 踌躇chú 重荷hé 湖泊bó |
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准确性。 B: 《桃花源记》描绘的是一个与当时生活现实相对立的真实存在的社会,这里的生活使作者很是向往。 C: 《大雁归来》选自美国著名环境保护主义者利奥波德,代表作《沙乡年鉴》。 D: 《卖炭翁》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及其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 |
3、 | 下列使用的描写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地爬下,再抱着橘子走。B: 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C: 班长毫不迟疑,第一个鞭着马走下河去,其余的骑兵也跟下去。 D: 说完,她大步走出法庭。 |
4、 |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B: 在飞速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C: 近期煤炭价格一涨再涨,网友戏称继“蒜你狠”、“逗你玩”之后上演的“煤超疯”,它将会进一步推动消费品价格水涨船高。 D: 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爱徒小沈阳幽默风趣的表演让人们忍俊不禁地大笑。 |
5、 |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 这三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效果。 C: 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 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
7、 | 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B: 五月的大丰湿地公园,姹紫嫣红 , 一片绚丽的景象。 C: 登上保护区的望鹿塔远眺,港叉纵横,海天相接,盐蒿遍野,芦苇遮天,令人心旷神怡。 D: 元旦假期,盐城水街张灯结彩,开放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 |
8、 | 下列词语的写法和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落弟 摧枯拉朽 翘首qiáo 题跋pá B: 雕缕 眼花缭乱 畸形jī 悄然qiāo C: 宛然 惮精竭虑 沉溺nì 洗涤tiáo D: 颓唐 巧妙绝伦 婆娑suō 酒肆sì |
9、 | 对划线的词在语境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袅袅烟云在我身边飘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不及山坡上小草儿高。生机——生存的机会。 B: 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脾气——容易发怒的性情。 C: 不!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却从来没有到这深深的峡谷的底部来过。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 D: 它悄然无声地躺在这断壁底下,并不急于到世上去炫耀自己。炫耀——夸耀。 |
10、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第33页《读一读写一写》中,“权威”应为“劝慰”。 B: 考生如拿到印刷不完整,有破损污染的答题卡,应立即找监考老师更换。 C: 你在哪里呀,孩子? D: 在本次期中测试中初二(5)班有五、六名学生不及格。 |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师,渔人,这里借指船夫。 ( 1 )试简述本诗首句的作用。( 2 )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工于比喻,善于言情”。试结合诗句赏析。 |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比出郭 ②是夕 ③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 ④谒辨才于朝音堂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以不时至,去矣。②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4 )读第②段,根据作者的行踪在横线上填空。 从雷峰塔出发 在 洗脚 在 休息 终点是 ( 5 )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析。 |
拉面王
老梅的面馆开在蝉街东头。
每天一早,老梅围了围裙,案前一站,手里眼里全是活儿。他出手如电,“唰”,揪出一把醒好的面,“啪”,丢案板上,一拉一搓,成蛇样长条。一捏一甩,“啪”,拍在面案上,一抻一合,扭成大闺女辫儿,叫人眼花缭乱。没回过神,一大海碗面,盛着牛肉丁,撒着芫荽、萝卜片,浮着满天星辣椒油花儿,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香喷喷、热腾腾便撂在了你面前。麻溜儿!
传说老梅有绝活﹣﹣﹣面穿针孔,抻出细过发丝的面从针孔穿过去。多少根?说法不一。但都只听说,没见过。有人撺掇老梅露两手。老梅浅浅一笑:“雕虫小技,有啥看头?”
雪天。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小伙儿哆嗦着站在面馆前。老梅二话没说,捞出一碗面端给他。热汤面下肚,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老梅收徒了!徒弟叫红子﹣﹣被一碗汤面救活的小伙。
寒来暑往,红子跟老梅学艺三年了。那夜,师徒俩有一场对话。
“这两天心神不宁,想啥呢?”“师父,我……”
“行了,我知道你想啥,想单干?”“嗯……”
“说实话,你那面活儿不坏。但能再跟我一年不?就一年。”红子没吭声。
老梅叹口气:“好吧。这里有笔钱,你拿去开店。记住,可别丢我的脸。”红子给老梅磕了仨响头,当夜走了。
半月后,蝉街上新开了一家“红子面馆”,店里有个新媳妇在打下手。
蝉街人念旧,还是觉得老梅的面地道,大都上他那去。后来听说,红子媳妇成天在家闹,嫌男人没出息。
某天,老梅的面馆关门歇业了。蝉街人一片惋惜声。
红子面馆生意好起来了。面馆前竟挂起了“拉面王”的牌子。蝉街人叨叨:你号称拉面王,老梅搁哪呢?
这一天,红子当众给大伙表演了面穿针孔的绝活。老梅的绝活只是传说,而红子却当众让大家开了眼。乖乖,十根比发丝还细的拉面,顺顺当当就从小小的针眼里穿了过去,赛比魔术。这以后,大伙再没话了。
红子每天给顾客演一场面穿针孔的绝活,人气越来越旺。可细心的人发现,面馆里盛面的大海碗,不知不觉间换成了中不溜的平底碗。
这天,生意口上,有个人走进红子的拉面馆。是老梅。吃面的人纷纷起立问候。
红子一愣,立马堆起笑脸,迎上去叫了声:“师父您来了!”
“红子,有出息啊。”老梅笑说。红子回笑:“师父见笑,都是闹着玩儿的。”
老梅径直走向水池。净了手,朝大伙说:“红子天天给大伙儿演绝活,今儿,我来替一回,算给徒儿捧个场。”
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面条摆得稳、准、狠;胳膊抡得圆、柔、韧。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大伙看得目瞪口呆。
突然,老梅身手骤定,好似满院欢腾的雀儿忽地归了巢。细看,老梅手擎一根绣花针,针眼里穿着根线。哪是线?分明是面!只见他捏着这根“线”轻轻一抖,哗一下抖出无数银丝。大家伙挤上前一数,我的个娘哎,不多不少,整整二十根,全在针眼里!
“神!”一片喝彩。
红子羞红了脸,“扑通”跪在了老梅的面前。
第二天,红子面馆不见了“拉面王”招牌。平底碗又换回了大海碗。
而老梅,真正的拉面王,早已飘然而去。
( 1 )根据小说情节填空。序 幕:众人神往绝活,老梅浅笑推辞;第一幕:红子①________,老梅仗义收徒;
第二幕:红子执意单干,老梅②________;第三幕:红子③________,老梅歇业隐退;第四幕:红子挂牌换碗,老梅献演绝活;尾 声:④________,老梅飘然离开。
( 2 )请为文中画波浪线句写一段赏析性批注。“老梅一出手,馆里一下静了。他手一张,揪下一块面,一下,两下,扯过来,拉过去。面条摆得稳、准、狠;胳膊抡得圆、柔、韧。身子在一处,精神却贯穿到了四面八方。”
( 3 )结合语境,分别说说红子两次下跪所体现的心理。①小伙儿像换了个人,精精神神跪地上给老梅磕了头。
②红子羞红了脸,“扑通”在了老梅的面前。
( 4 )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老梅是“真正的拉面王”。秋韵
宗璞
①京华秋色,最先想到的总是香山红叶。曾记得满山如火如荼的壮观。在太阳下,那红色似乎在跳动,像火焰一样。二三友人,骑着小驴笑语与得得蹄声相和,循着弯曲小道,在山里穿行。秋的丰富和幽静调和得匀匀的,向每年毛孔渗进来。后来驴没有了,路平坦得多了,可以痛快地一起走到半山。如果走的是双清这一边,一段山路后,上几年陡台阶,眼前会出现一大片金黄,那是几棵大树,现在想来,也是银杏罢。满树茂密的叶子都黄透了,从树梢披散到地,黄得那样滋润,好像把秋天的丰收集聚在那里了。让人觉得,这才是秋天的其调。
②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镌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中,断石横卧,枯树枝头,露出友蓝的天和不甚明亮的太阳。这似乎很有秋天的萧索气象了。然而,这不是我要寻找的秋的韵致。
③有人说,该到圆明园去,西洋楼西北的一片树林,这时大概正染着红、黄两种富丽的颜色。可对我来说,不断地寻秋是太奢侈了,不能支出这时间,且待来年罢。家人说,来年人更多,你骑车的本领更差,也还是无由寻到的。那就待来生罢,我说,大家一笑。
④其实,我是注意今世的。清晨照例的散步,便是为了寻健康,没有什么浪漫色彩。
⑤这一天,秋已深了,披着斜风细雨,照例走到临湖轩下小湖旁,忽然觉得这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
⑥小湖南面有一座小山,山与湖之间是一排高大的银杏树。几天不见,竟变成一座金黄屏障,遮住了山,映进了水。扇形叶子落了一地,铺满了绕湖的小径。似乎这金黄屏障向四周渗透,无限地扩大了,循路走去,湖东侧一片鲜红跳进眼帘。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栌,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这红叶着了雨,远看鲜亮极了,近看时,是对称的长形叶子,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的一层红毡。在小片鲜红和高大的金屏障之间,还有深浅不同的绿,深浅不同的褐、棕等丰富的颜色环抱着着澄明的秋水。冷冷的几滴秋雨,更给整个景色添了几分朦胧,似乎除了眼前这一切,还有别的蕴藏。这是我要寻的秋的韵致了吗?
⑦秋去冬来之时,意外地收到一份讣告,是父亲的一位哲学友人故去了。讣告上除生卒年月外,只有一首遗诗,译出来是这等模样:
不要推却友爱
不要延迟欢乐
现在不悟
便永迷惑
⑧在这里,一切都有一着落。秋天是有成绩的人生,绚烂多彩而肃穆庄严,似朦胧而实清明,充满了大彻大悟的味道。我要寻找的秋韵,原来便在现在,在这里,在心头。
( 1 )第①段作者抓住了秋的颜色,写了常人眼中的秋,突出秋天是________的季节。①这样耀眼的红叶!不是黄鲈,黄栌的红较暗;不是枫树,枫叶的红较深。
②地下也有不少,成了薄薄一层红毯。
( 4 )第④段中“忽然觉得景色这般奇妙,似乎我从未到过这里”这句话里的加点词语“似乎”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肯定、自豪……生活中,学习上值得为自己竖起大拇指的事太多了: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帮助别人、努力拼搏……请选取你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具体事例来写,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