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抚州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百行业为先。事业对一个人生命的濡养至关重要,成功的事业将会使生命越发丰润。
B: 公众场合要懂得自持 , 不要让自己成为负面情绪麾下的人质。
C: 他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 最后也只落得个众叛亲离的结果。
D: 班会课上王老师强聒不舍地对纪律、卫生、安全等方面都作了详细具体的布置。
2、

下列名著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逵元宵夜大闹东京城(《水浒传》)
B: 格列佛在美德感化下,留在了慧骃国(《格列佛游记》)
C: 吕布杀义父丁原后,投靠董卓(《三国演义》)
D: 共产党员华子良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红岩》)
3、诗人在人生不顺遂时往往会借助想象,用心中的美好来温暖自己的失意,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丰富了作品的情感意味。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这种写法的是( )
A: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B: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C: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常常用帝王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十二月”等。
B: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C: “乡试”即乡一级考试,考中者均称“秀才”,其中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山归来不看岳”中的“岳”指的是“五岳”即中国的五大名山。
B: “分水岭”指两个流域分界的山脊或高地,也叫分水线,现在常比喻区别不同事物的本质界限。
C: 地质学上称的“新生代第三纪”距今约7000万到6500万年前。
D: 黄山在湖北省境内,以奇峰、怪石、云海、古松等著称于世。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他写的《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
B: 《论语》《大学》《孟子》《左传》都是儒家经典,并称“四书”。
C: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等等。
D: 《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他的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等。
7、

用“||”划分句子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B: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C: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D: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8、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油光可鉴
B: 匿名 广袤无垠 美不胜收 粗制烂造
C: 粗列 深恶痛疾 郁郁寡欢 神秘莫测
D: 标至 和颜悦色 诚惶诚恐 好意难却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10、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些屡教不改、至死不懈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B: 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 , 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C: 张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每节课都能让不苟言笑的学生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因此她的课特别受欢迎。
D: 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 , 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意味着向着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成更进一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日五首(其一)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①万丝:指密蒙的雨丝。葬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②春泪:指雨珠。

( 1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 )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从最后两句诗中找出一个用得妙的字作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课外选文《唐雎说信陵君》,完成小题。

唐睢说信陵君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日:“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日:“无忌谨受教。”

(选自《战国策》)

【注】①信陵君:魏公子无忌,战国时期魏国人,魏安嫠王同父异母的弟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②晋鄙:魏国大将。③赵王:赵孝成王。

( 1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 2 )在这篇文章中,唐雎向信陵君提出了什么意见?是否合理?
( 3 )唐雎劝说信陵君的方式与《唐雎不辱使命》中与秦王的对话方式有什么不同?
( 4 )从信陵君的回答“无忌谨受教”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唐雎对信陵君的劝说中,在为人处世方面又有哪些收获?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 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 2 )第一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 3 )第三段画线句母亲为何阻挡我看落叶?而又为何多次建议我去看菊花?这二者是否矛盾?
( 4 )试分析标题的作用。
( 5 )结尾提到“我”懂母亲的话,请你以作者的口吻,写出此时此刻作者相对母亲说的话。(50个字左右)

阅读说明文,完成下列小题。

大象报仇二十年不晚

①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新科学家》杂志16日公布了科学家进行大象行为研究的结果。负责这一研究的科学家乔伊斯·普尔认为,大象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的记忆力,它们会在遭人类虐待多年后对人类进行报复。

②科学家介绍说,他们最初在乌干达发现,那里的象群数目从未减少,它们的食物种类更是日益繁多,但六象挡路和践踏村庄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些举动看起来似乎并无任何动机缘由。

③通过一系列研究,科学家们推测,20世纪70—80年代偷猎者大肆捕杀大象的行为可能给当年的幼象们造成了心理阴影。在人们的肆意捕猎中,幼象们因为父母被捕杀而沦落为孤儿,它们可能还目睹了亲人惨遭屠戮的情景,受到精神创伤。此后,落单的小象不得不跟着经验欠缺的“少女妈妈”将就过活,加上缺乏成年象的成长指导,这一代小象们长大后极易发生 “青少年犯罪”。

④研究表明,缺乏长辈榜样指引的幼年动物对同类以及其他动物都存在暴力倾向。南非阿多大象国家公园就是一个例证,公园90%的公象都是遭同类袭击而亡,这一数字是正常数值的15倍。

⑤科学家认为,大象在饱经人类长年虐待后,很可能因此“记仇”,并袭击人类的居住区。如果人类长此以往摧残大象,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

⑥乔伊斯说:“也许野外管理者们认为,击毙一些所谓的‘问题大象’比舒缓人们的愤怒更简单轻松,于是射杀了这些象。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对大象家庭成员的影响,这极有可能造成暴力的恶性循环。”

( 1 )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 2 )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③段中“青少年犯罪”的含义,并指出这一词语使用的好处。

( 3 )阅读本文“如果人类长此以往摧残大象,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的句子,你得到什么启发?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是一朵鋸毒的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