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开封市第十四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在下列对名著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雷家书》的作者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著作30余种, 代表作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
B: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一本小书。
C: 傅雷先生不仅是杰出的翻译家,还是特殊的教育家,他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人。
D: 英国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真谛 山清水秀 通宵 相形见绌
B: 健忘 物竞天择 追溯 锋芒必露
C: 翩然 正经危坐 默契 相得益彰
D: 迁徙 周道如砥 娴熟 一泄千里
3、给划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

往往而死者相

A: 假托
B: 狼藉
C: 书册
D: 压着
4、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
A: 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 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 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 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民间认为龙司雨,掌管人间的降雨。

②不同的地方舞龙习俗不同,有舞布龙的、有舞龙灯的、有舞草龙的,还有把人连接起来腾舞的。

③年节舞龙或舞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传统活动。

④舞龙便成为民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活动。

⑤舞者手执木杆上下飞动,翻转腾跃,犹如真龙现身人间。


A: ③①④②⑤
B: ③②⑤④①
C: ①④②⑤③
D: ②①④③⑤
6、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在争论一些很弱智的问题,我真是不屑置辩
B: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郑重其事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C: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俩的感情与日俱增
D: 他演讲时那别具一格的气焰,听得台下的人都嗤之以鼻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8、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
B: 新闻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课文《“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
C: 新闻是报刊上和广播电视里详细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课文《一着惊海天》是一篇新闻消息不是通讯。
D: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作者毛泽东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B: 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
C: 首先,他们得开辟草莱,支起篷帐,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着。
D: 运动会上,同学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红旗,在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10、在下面句子横线处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一项是( )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______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 000万吨,______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______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 因为 所以 而且
B: 既 所以 从而
C: 因为 又 而且
D: 既 又 从而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春尽

(唐)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乙】春尽

(宋)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 1 )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 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B: 【甲】诗首联写诗人因借春而连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 【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 【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怡人之景。
( 2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 【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 【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
D: 【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文后问题。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传说中安居乐业民不相往来的古部落)之民欤?葛天氏(传说中劳作而歌的古部落)之民欤?

( 1 )下列画线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造饮尽(zhé)不吝情去留(zēng)
B: 如也(yàn)瓢屡空(dàn)
C: 性酒(shì)衔赋诗(chǎng)
D: 读书(hào)无怀氏之民?(yú)
( 2 )对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④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A: 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B: 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也相同
C: 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D: 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也不同
( 3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戚戚(忧愁的样子)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B: (狂饮)饮辄尽,期在必醉
C: 好读书,不求甚解(十分透彻)
D: 先生不知何许(什么地方)人也
( 4 )下列对文章内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亲旧知其如此”一句中的“亲旧”指的是“亲戚朋友”。
B: “曾不吝情去留”一句中的“吝情”意思是,“把真情藏着,不表露出来”。
C: “好读书,不求甚解”是说不要求领会文章主旨。
D: “短褐穿结”的意思是,“粗布短衣用绳子捆扎着”。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小题。

修车老汉

韦名

【甲】

①桥下的修车老汉死了。听说死得很惨,在桥上被汽车撞了个血肉模糊。

②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就像天空中一颗流星一闪即逝,再平常不过,于忙忙碌碌的世人更是毫无影响的——只是又一次骑车过桥,轮胎破了,烈日下推车,在桥下找不到修车老汉,挨了另一修车档的“宰”时,才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③那天,本就起床晚了,正奋力骑行在桥上匆匆赶路的我,忽地感觉脚上用不上劲了——我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轮胎破了。像泄了气的轮胎一样,推着车子过桥。桥下不远处就是老汉的路边修车档:一个黑乎乎的塑料盆装着半盆黑乎乎的水;一个黏糊糊的打气筒直立在一边一个皱巴巴的蛇皮袋铺在地上,上面摆着剪刀、铁锤、钳子等工具;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月饼盒装着汽芯、螺钉、垫片等细小物件……这就是老汉修车档的全部。

④一头白发的老汉正在给我前面一位紧张地补胎——不用说,又是一位中了招的主。“赶紧帮补一下!”屋漏偏逢连阴雨,心想迟到了回去挨领导批是肯定的,前面那位推车一走,我就催促老汉。“嗯!”老汉接过车,一双粗糙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路上长钉了!”看到这两个一模一样的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害我上班迟到,我气不打一处,拿话损老汉——媒体上登过,一些不法分子一边在马路上撒钉子,一边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我怀疑老汉,边说边观察老汉的反应。“嗯!”老汉听出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不置与否的单音字后,低头继续干活。老汉抬头瞬间,脸上风干了的皱纹格外显眼。“现在的人,人心不古,见利忘义!”我心存怀疑,却又苦于没证据,还得求助于他,心里愤愤不平,继续用言语发泄愤怒,“卖棺材的恨不得亲自去杀人,开药店的巴不得全城投毒……”

⑤“嗯!”老汉这回头没抬,手也没停,又是不置与否地应了个单音字。心虚了吧?话都不敢接,就像抓了小偷现行,我一脸正义。“好了,两块!”老汉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拍了拍微微驼着的背,言简意赅。

一缕缕苍白的头发,一条条风干的皱纹,一滴滴晶莹的汗珠。老汉站起来的那一瞬,我突然有心悸的感觉——老汉特像乡下的父亲,苍老、能干又狡黠。但愿钉子不是你撒的,但愿善良在你那儿还有一丝尚存,看着这像父亲一样的老汉,我把到嘴边更恶毒的话咽了回去。付了还算公道的两块钱,急急赶路。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⑦没多久,我再次“帮衬”老汉的修车档。依旧是麻利的动作,依旧是“嗯”到底的言简意赅,依旧是有些许的心虚。老汉修好车站了起来捶捶腰。而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我不再有心悸的感觉,我更多相信我的判断,他就是撒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

⑧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那天要陪领导坐早班机出差,天刚蒙蒙亮,我就骑车出门去单位。清晨一切都还睡意朦胧,路上车少人稀。上桥时,远远见到一黑影和我相向而行。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一开始,我没怎么在意,或许是黑影落下什么东西,在桥上寻找。靠近了,从微驼的后背和苍白的头发,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难道是趁着车少人稀,在马路上撒钉子?

⑨“干吗?”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嗯!”老汉发现是我,顿时轻松了下来,“吓死了!”

⑩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心悸和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怎么能这样?”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大到桥下江里的鱼虾大约都能听见。

⑪“嗯!啊?”老汉还是言简意赅,只比刚才多了一个语气词。“别再这样了!”哎!面对像乡下父亲一样的老汉,怎么说他好呢?

⑫出差回来好长一段时间不用“帮衬”老汉。老汉被我撞见撒钉子后,或许是良心现了,不再撒钉子,生意也就似乎“冷清”起来,上下班高峰期不再忙得没空站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

⑬老汉不知改过了没有,老汉却死了。原本,像老汉这样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于世人毫无影响,也无人会记挂。然而,老汉在离去后半年,却引起了轰动——本城晚报报道了老汉的事: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

⑭对照那篇报道,我才知道,老汉右手那团黑黑的东西是磁铁,铁盒里装的是他每天吸走的钉子!报道说,老汉因为儿子在桥上开车,车子被钉子扎破轮胎出车祸身亡,自此之后,老汉就在桥上吸钉子,桥下修车。

⑮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的老汉。

⑯我也看到了乡下的父亲。

( 1 )从词语或修辞的角度,对第⑥段画横线句子作批注。

一缕缕苍白的头发,一条条风干的皱纹,一滴滴晶莹的汗珠。

( 2 )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对老汉的情感态度变化补充完整。

情节

“我”对老汉的态度

老汉第一次为我补车胎

①________

老汉再次为我补车胎

冷淡冷漠

老汉在马路撒钉子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怀念内疚


( 3 )【甲】【乙】两篇选文都是从修车老汉和阿长没有给作者留下好印象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乙】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成由节俭败由奢

①俭,即节俭,不靡费。因为节俭,所以清心寡欲,没有贪念,心地坦荡,正气长存。俭,犹如一面镜子,映出了国与家的兴衰,也映出了人生的成败。

②首先,俭可以治国。墨子有言:“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明太祖朱元璋倡导节俭,看到臣子送他的镂金床,非常气愤,说:“这与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用金银装饰便壶有什么区别?”立刻命人将它捣毁,又说:“即使富有了,又岂能放纵?即使显贵了,又岂能奢侈?”一国之君,抑奢倡俭,上行下效,节俭之风由此盛行全国,明朝国势日益昌盛。

③其次,俭可以持家。司马光在家训中,把勤俭节约当作教子的第一要务。他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儿子:“有德者皆由俭来。”汉朝的杨王孙虽然家境富有,却对当时大办丧事的陋习深恶痛疾,在病重时立下遗嘱:“吾以羸葬(羸葬:不用衣衾棺椁下葬),将以矫世也。”他用裸葬自己的行为树立了节俭的家风。以俭教子,家风淳正;以俭治家,家业兴旺。春秋时期的齐相晏婴,用一生书写了“俭朴”二字。他穿的是粗布短衣,吃的是粗茶淡饭,上朝时乘坐的是劣马拉的破车,却婉言谢绝了景公赏赐他的骏马豪车。他身居高位,却能抑制奢侈之心,力求俭朴,“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俭能兴家;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侈能败家。可见,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与能否厉行节俭息息相关。

④再次,俭可以修身。“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清代封疆大吏于成龙崇尚节俭,把“俭以成廉,侈以成贪”当作自己的座右铭。为官几十年,他始终保持两袖清风的清廉本色。在富甲天下的江南做官时,他常年布衣蔬食,被当地民众戏称为“于青菜”。他俭约不贪,克己修身,以节俭的行为塑造了大清廉吏的形象。反观当今落马的那些贪官,有多少人因为生活奢侈,滋生贪欲,总觉得钱不够花,而伸出贪婪的双手,最终走上腐败的不归之途。这正应了颜真卿所说的“不节则志倾”。

⑤一个国家弘扬节俭之风,就会风清气正,长治久安;一个家庭传承节俭之风,就会兴家立业,蒸蒸日上;一个公民保持节俭本色,就会一身正气,受人敬重。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

(原文有改动)

( 1 )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 2 )请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 3 )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选文第②~④段的顺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 5 )下面两则材料哪一则适合充当选文第②段的论据?说说理由。

【甲】 隋炀帝依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开凿大运河后,为了出游更舒适方便,他特意建造了高大华丽的“龙舟”。每次出游,他都要带着数十万随从,还下令沿途百里内的百姓都要贡献食物,劳民伤财。他的奢靡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亡国。

【乙】 清代和珅,凭借乾隆的信任和手中的权力,肆无忌惮地索取贿赂,盗窃国库,财富多到了难以统计的程度,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嘉庆即位后,和珅被绳之以法,身败名裂。

四、写作(分值:60分)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如果有一天,机器人成为了你的搭档,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发挥想象,以“我的机器人搭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心碎的痕迹”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