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噤 暇想 张皇失措 豁然贯通
B: 琐屑 烦躁 重蹈覆辙 穷愁潦倒
C: 愧怍 荒僻 根深蒂固 物竟天择
D: 蓬蒿 家醅 诚惶诚恐 无可质疑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醇厚浓郁 ②多彩和谐 ③旖旎


A: ①③②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量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晚霞已经隐去,整个乡村沉浸在一恬静的气氛中。
B: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点心一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
C: 当它穿过一岩石荒漠时,遇见了一乌鸦,它们一闷闷不乐的样子。
4、下列各项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往事历历,我不禁(jìn)心潮澎湃。儿时乡村生活的痕迹一直氤氲在我的记忆里,如蛰伏在屋后黝(yǒu)黑山坳里久久不曾散去的炊烟,弥漫着缱绻,晕染着希望。
B: 倘若你尽可能地敞开心扉,那么,一打开书,你便会从那隐晦(huì)曲折的字里行间,从那些难以觉查的细微迹象和暗示中,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C: 从我们呱呱(gū)坠地的那一刻起,整个成长过程就倾注了父母全部的心血和爱。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埋(mái)怨和奢望呢?
D: “檀板新声上碧霄,婺州儿女更妖娆(ráo),怀仁堂里曾亲许,此是天下第一桥。”这是中国美院卢鸿基教授赞美婺剧《断桥》而写下的诗句。婺剧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B: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C: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D: 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
6、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 , 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B: 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北山湾海滩,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C: 放眼望去,湛江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D: 海湾大桥的交通优势毋庸置疑 , 它是连接海湾两岸的一座重要桥梁,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7、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认真地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交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作何感想?
B: 银月似地月亮挂在空中,把柔和的光洒向田野、堤岸、风车和磨房。
C: “到底去不去啊?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儿子的房门。
D: 张鹏把自己的烦恼,苦闷,一股脑儿地向王校长倾诉着。
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 , 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
B: 老师批评那些在值日工作中拈轻怕重、不负责任的同学。
C: 劳动模范张明,热爱本职工作,对自己的专业精益求精
D: 对于那些在一线抢救病人的医护人员来说,个人的安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舍纪念馆是坐落于丰富胡同19号的普通的一座四合院。
B: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用上写景技巧,是能否写好景物的关键。
C: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听课。
D: 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天,我和朋友去爬山,沿途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呀!
B: 听了解说,现场不少小朋友恍然大悟 , 原来魔术利用的是人类的视错觉原理。
C: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人研究,不求甚解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D: 摆在阳台上的月季开了一朵,花团锦簇 , 好看极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______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人生态度。
( 2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惟吾德 馨:__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 鸿:________

③无案牍之形 劳:________

无与为乐者 念:________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 3 )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甲)文中“________”写出了环境之清幽宁静;(乙)文中“________”写出了月色之清。

( 4 )(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高贵的“伪证”

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多丽丝接到法院一张传票,要她到法庭作证,20年前,她是否收留过一个女人的私生女。传票上特意写明,您的证词很重要,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性质。

看到传票上安迪的名字,一下子勾起多丽丝对往事的回忆。

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女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女孩找到多丽丝。女人俊俏的脸上有些倦容和疲惫,特别是她左边眉毛上的那颗黑痣,很妩媚。女人让小姑娘站到一边,然后抽泣着对多丽丝说,这孩子的父亲是谁我至今不知道。现在,我染上了毒瘾,要到戒毒所戒毒,请多丽丝小姐暂时收下这可怜的孩子,让孩子在这里上学,等我戒了毒,就来接女儿。

多丽丝看了看不远处的小姑娘,她有一头金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眉毛,正不时向这边张望着。不知怎的,就那一眼,多丽丝一下子喜欢上这位小姑娘。多丽丝郑重地对这女人点了点头。女人一下子紧紧地拥抱着多丽丝,感激的泪水流淌下来……

从此,多丽丝就将这个叫安迪的小姑娘带在身边。安迪不仅懂事,而且学习很好,在学校里,就像快乐的“百灵鸟”。有时,她两眼泪汪汪地望着窗外,好像有什么心事。多丽丝轻轻问道,想妈妈啦?安迪擦去脸上的泪痕,抬起头,甜甜地说道,不想,老师就是我的妈妈!多丽丝吻了一下安迪的脸颊,说道,真是可爱的孩子!多丽丝发现,安迪的左边眉毛上也长了一颗黑痣,像她妈妈一样漂亮。

几年过去了,安迪考取了不莱梅市的重点中学,以后,她俩渐渐失去了联系。

一晃,20年过去了。如今多丽丝已担任拜罗伊特小学校长。当她接到法院的传票时,感到很困惑,她不知道法庭让她做什么证。

多丽丝如期来到法庭,在法庭上,她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苍白的脸上,有一种茫然和无助。当看到妇人左边眉毛上有颗黑痣时,多丽丝心里不禁一惊。妇人看到多丽丝那一刻,脸上顿时显出一丝惊慌和不安。

法官西蒙告诉多丽丝,有人指控你,20年前曾收养了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女孩名叫安迪。现在,安迪被评为不莱梅市形象大使,请您作证,这个安迪是不是这个毒贩的私生女。如果不是,安迪将担任不莱梅市形象大使;如果是,将取消这一称号。听明白了吗?现在传被告人安迪到庭。

被告人安迪,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人,她俊俏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活力,她左边眉毛上那颗黑痣,很妩媚。那一刻,多丽丝真想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她,并喊到,安迪,我又见到你了,我的孩子。但是,多丽丝很快控制了自己的感情,她努力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她看到,安迪看到她那一刻,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

多丽丝将右手放在胸前,掷地有声地回答道:我以上帝的名义回答法庭,眼前这两个女人我都不认识,回答完毕!

被告席上,那两个女人紧绷的脸上,顿时闪烁着激动的神色,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法官西蒙看了多丽丝好一会儿,用力敲响法槌(chuí),严肃地说道:证人证言有效,法庭宣布休庭。

庭审结束了,法官西蒙走到窗前,眺望着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道:法庭是神圣的地方,无论是证人、被告人、还是原告,都不能欺骗法庭,但是,有一种证言,上帝都会原谅的,那里面蕴藏着一颗高贵的灵魂,它被上帝称为高贵的“伪证”。

( 1 )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 2 )文章多次写到左边眉毛上的“黑痣”,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 3 )结合上下文,简析第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 4 )标题用“高贵”来修饰“伪证”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黄岩岛,你到底属于谁
①4月,菲律宾以“地理邻近”——黄岩岛离自己的本土近和黄岩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范围之内为理由,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这些说法站得住脚吗?
②国际法早已认定“地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问题的国际法原则。从黄岩岛的位置以及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的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与菲律宾的自然地理分界。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如果按照菲律宾“地理邻近论”行事,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
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允许沿海国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沿海国无权因此而损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权。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反国际法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④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
⑤从历史上看,首先,中国最早发现了黄岩岛。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就在黄岩岛进行了“四海测验”。其次,中国是最早命名黄岩岛的,1935年中国就将黄岩岛以“斯卡巴洛礁”之名列入中国版图,1983年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再有,中国政府早就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
⑥从开发利用上看,黄岩岛海域一直是我国渔民的传统捕鱼场所,而且中国政府还多次派科学考察队到黄岩岛进行科学考察。例如,1977年10月,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登上黄岩岛进行考察。1994年又在岛上建了水泥纪念碑。
⑦另外,4月28日,菲律宾媒体发表菲律宾专家的署名文章,称黄岩岛的确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菲律宾的主张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⑧从种种依据看,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任何权利要求都是非法的﹑无效的,黄岩岛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 1 )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 2 )读完全文,你认为黄岩岛到底属于谁?文中有哪些依据?请作简要概括。

( 3 )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4 )这篇文章驳论与立论相结合,请用“/”将驳论部分和立论部分划开。(只能划一处)

( 5 )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菲律宾以地理邻近——黄岩岛离自己的本土近和黄岩岛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范围之内为理由,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B: 如果 按照菲律宾“地理邻近论”行事,世界政治地图将要重画,天下势必大乱,因为世界上一个国家的部分领土距其本土较远,而距其他国家更近的情形比比皆是。
C: 菲律宾企图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去改变领土主权归属,但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无权因为可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而损害他国的固有领土主 权,所以,菲律宾的想法和做法都是违反国际法的。
D: 中国政府早就指出黄岩岛领土主权属于中国,菲律宾政府及媒体也发表文章,称黄岩岛的确属于中国的固有 领土。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文题一:真情在生活中流淌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往山顶走,固然可能风雨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

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写作。②抒写真情实感,力求有新意。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④汉字书写整洁清晰美观,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繁华的甜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