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以来,中国在量子信息科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墨子号”。 B: 梧州市委、市政府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全市经济发展大局中,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新征程。 C: “五一”期间,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加强宣传引导等方式,我市倡导的文明出游活动取得了不错效果。 D: 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如藤县禤洲舞狮已被打造成为梧州的文化名片之一。 |
2、 |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把“石碑”改为“碑文”) B: “分数诚可贵,人格价更高”。诚信赋予了考试更多的意义,我们要以诚信的态度对待考试,坚决杜绝考试没有作弊行为。(删去“没有”) C: 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删除“与素养”) D: 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删去“的误区”) |
3、 | 下列各句对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记载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高尔基三位名人苦难和顽强奋斗的一生。B: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的文体是“记 ” C: 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其代表作《端午的鸭蛋》,其作品给人以“趣味盎然,充满生活情趣”之感。 |
4、 | 对下面语段中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溪流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②正因为要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 ③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金属般的声响;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幽潭之中,便有了自己不可测的深沉。 A: 第①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借溪流的“宣告”显示了它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B: 第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以“步伐是艰辛的”强调了前进路途中的坎坷不平。 C: 第③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摹了溪流欢快流淌时喧嚣的声音和优雅的姿态。 D: 第③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展现了溪流历经种种磨难依然坚忍、乐观的精神。 |
5、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尝试不仅需要我们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要有变通的能力。 B: 我们遭受挫折后,怨天尤人是徒劳的,认真总结教训,才是上策。 C: 人们希望走进校园去健身,但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 D: 不法分子无视消费者的利益,只将牟取暴利作为他们的不二法门。 |
6、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除了你,②你是荷叶,我是红莲,③心中的雨点来了,④母亲啊!⑤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A: ⑤②③①④ B: ④②③①⑤ C: ⑤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⑤③ |
7、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为”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B: 为宫室之美 C: 乡为身死而不受 D: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8、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最为热门的科技领域当属智能可穿戴设备。众多此类产品纷纷亮相,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B: 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公民的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C: 在成功获得银牌以后,我和朋友们分享了喜悦,我要想教练保证,下一目标就是以夺取冠军为目的。 D: 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谁也难免经历挫折。经历挫折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
9、 |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 《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C: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记述了作者在留学日本仙台时,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中的几件事,表达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D: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 |
10、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笼罩 催残 地大物博 B: 慨叹 诬蔑 求神拜佛 C: 悬虚 依赖 为民请命 D: 精骨 麻醉 自欺欺人 |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下列各题。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B: 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C: “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D: 词的下阙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 2 )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 A: 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 “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阙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 词的下阙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 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⑴炫卖⑵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⑶,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⑷。 ①嬉游为墓间之事 ②乃去 , 舍市傍 ③及孟子长 ④卒成大儒之名 ( 2 )选出与“嬉游为墓间之事”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至之市 B: 而忘操之 C: 是吾剑之所从坠 D: 故时有物外之趣 ( 3 )翻译下面句子。 复徙舍学宫之旁( 4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院长和两位大嬷嬷边走边接着谈论这件事。
贝尔塔按捺不住了:“哦,院长嬷嬷,这下你对玛丽亚完全不适合当修女不会再有什么怀疑了吧。”
老成持重的院长不动声色地:“我的困惑,主会指点我的,贝尔塔嬷嬷。”
边上的玛格丽塔不以为然地:“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样暖和。”
贝尔塔固执己见地:“我们现在不是在谈什么黑羊白羊的,玛格丽塔嬷嬷。在所有见习修女当中,我看玛丽亚是最没希望的。”
她们三人来到一个小院子,院长一面喊着:“孩子们!孩子们!”止住了两位大嬷嬷的争执;一面对迎上来的众修女:“我们正在议论某些人申请当修女的资格问题,负责管理见习修女的大嬷嬷们为了帮助我决定……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嬷嬷,你觉得玛丽亚怎么样?”
卡塔林:“这姑娘才好呢……可有时候……”
院长又问另一位修女:“阿格塔嬷嬷?”
阿格塔:“玛丽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
院长转而又问:“索菲娅嬷嬷,你说呢?”
索菲娅:“哦,我非常喜欢她,可她总是爱闯祸;你们说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问道。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丽亚》:
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娅(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
索菲娅(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
贝尔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实就是如此。
众修女(合唱):玛丽亚不适合做修女。在边上好久没开口的玛格丽塔忍不住了。
玛格丽塔(唱):我倒想替她说几句。
院长:“你说吧,玛格丽塔嬷嬷。”
玛格丽塔(唱):玛丽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齐放声地笑了。
院长见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院长(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玛格丽塔(唱):叫人怎么来形容玛丽亚?
卡塔林、阿格塔(合唱):她爱唠叨。
索菲娅(唱):叫人难捉摸。
贝尔塔(唱):像个小丑。
院长(唱):有好多事你想开导她,
有好多事她应该懂了。
贝尔塔(唱):可她就是坐不住,听不进你的话。
院长(唱):水怎么能停留在沙子上?
玛格丽塔(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院长(唱):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
索菲娅(唱):只要跟她在一块,我就晕头转向,分不出东西南北。
阿格塔(唱):像变化莫测的天气。
卡塔林(唱):飘啊飘的羽毛。
玛格丽塔(唱):她真可爱。
贝尔塔(唱):她真可怕。
玛格丽塔(唱):她像绵羊。
索菲娅(唱):她比祸害还祸害,赶得黄蜂没处藏。
阿格塔(唱):她比异教徒还异教徒。
玛格丽塔(唱):时而温柔,时而野。
卡塔林(唱):像个孩子,像个谜。
贝尔塔(唱):叫人头痛。
玛格丽塔(唱):叫人爱。
院长(唱):像个小姑娘。
众说纷纭的修女们只好一齐双手合十,仰脸向天齐唱:
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叫人怎么来形容玛丽亚?
突然“砰!”的一声门开了,接着一阵急促而响亮的脚步声打断了修女们的争论。
玛丽亚像一阵风似的跑进院子,她把衣服往地上一扔,腾出两只手来,飞快地按两下抽水机的手柄,又用双手赶紧接住水管里流出来的水,胡乱地往脸上抹了一把,再捡起衣服,三步并作两步冲到院长的面前。
突然,她发觉众修女严肃而毫无声息地注视着她的举止,连忙放慢砰然作响的脚步。立定之后,她小心翼翼地窥视身旁的修女们,看到大家都以严厉的眼光看着她,便摇了摇头,无奈地走了。
表情各异的修女们(合唱):
叫人怎么能抓住皎洁的月光?
大家就这样散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作文: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眼前;有情分,真挚浓烈,时时温暖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我们的耳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