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春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的《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选自《且介亭杂文》、《呐喊》。
B: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从晚上八点左右开始,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D: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河阳之北”的“阳”指黄河北岸。
2、

找出下列选项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shù bí荠 shěn笑 guì赠
B: yòu shòu猎 qǐ祷 shuò方
C: mǎo pì喻 pì美 chì热
D: niè齿 蓬gāo qǐ首 pì睨
3、

为了使上下句连贯,下面这句话的空缺处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应是(   )
经过三年的努力,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A: 我们不是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克服了吗?
B: 学习上的各种困难都被我们克服了,
C: 把学习上的各种困难我们都克服了,
D: 我们克服了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4、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妙手偶得 沁人心脾 温文尔雅 冥思苦想
B: 不屑置辨 锲而不舍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C: 坦荡如底 揠苗助长 浮想连篇 惴惴不安
D: 彬彬有礼 葱笼茂密 不折不绕 急不暇择
5、

为划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留(zhì) 笑 (chǐ) 上欺下(mèi)
B: 禁(ɡù) 褓(qiánɡ) 尽职守(ɡè)
C: 抽(yē) 落 (yǔn) 一黄土(póu)
D: 拮(jù) 扶 (yè) 成吉思(hàn)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昆明的雨》以“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为情感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B: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C: 《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妇的女儿爱芙·居里所著的《居里夫人传》。本文赞扬了居里夫人对科学忘我献身、执着追求的精神。
D: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

选出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童年》中的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B: 笛福笔下的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忠实的仆人。
C: 老舍笔下的祥子为实现自己买车的梦想,虽经历了三起三落,但仍然对生活充满信心。
D: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慧骃国等地的故事。
8、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舍弟太过顽皮,打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C: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对她的确放纵了些,以后一定严加管教。
D: 他的书法龙飞凤舞,落款时却出了差错,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9、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目前,八桂大地上一场“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的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着。
B: “神十”飞天,王亚平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为我们上了一堂叱咤风云的太空公开课。
C: 中国女排聘请家喻户晓的郎平担任主教练,目的是使这支劲旅走出低谷,重振雄风。
D: 调查数据显示,南宁市样本学校小学生的近视率高达25%,这真是触目惊心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
B: 我的心还在喷涌着血液吧,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C: 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D: 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文,回答问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千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对词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报答太守深恩,全城百姓跟随着太守,一起看孙郎射虎。
B: 满城的人都跟着我这位太守出来观看打猎,为了答谢百姓的情意,我可要像孙郎那样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C: 为了报答满城的百姓,太守随百姓一起亲自射虎,同时还看孙郎射虎。
D: 向满城的人报告,要跟随太守,一起观看孙郎射杀猛虎。
( 2 )“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个“狂”字可以看出词人怎样的个性特征?
( 3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这首词的上、下阕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B: 《孟子》是语录体散文,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著作。
C: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仁政”,行“王道”。
D: 孟子曾效仿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列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 【与篇章联结,更懂情志】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3 )历史是很多人可称为“大丈夫”,请列举一个人物并简要概述其例。

【与材料联结,更懂孟子】

【材料一】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司马迁《孟子荀卿列传》)

【材料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 , 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司马迁《孟子荀卿列传》)

【材料三】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王安石《孟子》)

【注释】 ①道:指孔道。 ② 果:实现。 ③ 迂远:不切实情;阔:远;事情:事实 ④德:德政 ⑤ 是以:因此 ⑥ 风标:风度,品格

( 4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梁________

A.适合 B.到,往

②是以者不合________

A.到……去 B。像,如同

( 5 )王安石对孟子评价很高,认为其有“风标”,联系选文及三则材料,说说孟子有怎样的“风标”。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 有删改)

( 1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

( 2 )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语句

情感

示例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而后合泪把我送出门去

________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________


( 3 )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①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②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 4 )结合丈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2011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昆虫学家希恩等人通过全球顶级学术杂志《科学》,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个重大发现——和人类一样,纸巢蜂能够认识同伴的脸孔!

②在自然界,数只纸巢蜂的蜂后时常共同建立巢穴,它们通过比武来确定各自在巢穴中的地位。此时,纸巢蜂必须要记住那些比试过的同伴,以避免反复争斗。为确定它们确实是依靠记忆同伴的面容来对此进行分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有岔路的带电迷宫,一边是没有电的安全区,另一边则为通电道路,岔路用纸质的蜂脸图片作为路标。试验结果显示,纸巢蜂能够识别这种路标,当代表“有电”的蜂脸出现时,纸巢蜂都会避开这条路,并选择走向“没电”的蜂脸道路

③其实不仅是纸巢蜂,蚂蚁中有一种厚结猛蚁也能互相识别,并且认得巢穴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过,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成员比较少的群体中,如果蚁巢成员数量太多,它们就认不过来啦。过去,如果昆虫稍微表现出学习或者智力倾向,满脸严肃的专家们立刻就会纠正说这是一种本能。因为,昆虫的大脑好比针尖大小,和我们的人脑相差太远。“15年前,如果有人说昆虫能够识别同伴的面容,肯定被认为是疯了!”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动物行为学家拉尔斯教授这样评价道。

④无独有偶,2010年10月,法国图卢兹大学的行为学家奥若瑞等人训练蜜蜂分辨方向也取得了成功。他们也使用分叉的迷宫来做实验,并将绘制有位置的简单图像展示给蜜蜂,蜜蜂只有飞到正确的位置才能获得蜂蜜作为奖励,如果飞错了则会受到一些惩罚性刺激。经过训练,蜜蜂迅速完成了学习,它们不仅能分辨出图像中代表的方向,并且能从混合图像中找出学过的图像,甚至能够理解一些和原来不同的图像,可谓战绩惊人!

而这些小生灵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这些。数年前,我有一位广东的朋友曾饲养并观察黄獠蚁的行为,这是一种利用丝黏合树叶做巢的树栖蚂蚁,上千年来广东的果农都用它们来猎杀柑橘害虫。当时,朋友将黄獠蚁的巢穴从树上摘下来,因为怕它们逃逸,还特意用一个大号鱼缸装满水,做了一个孤岛把巢放上去。为了美观,他还在水中养了些很小的热带鱼。随后怪事便发生了,这些小小的热带鱼莫名其妙地少了许多!这几乎让所有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终于,人们从黄獠蚁的巢中找到了小鱼的尸体,揭开了谜底。原来,树栖的黄獠蚁很快适应了鱼缸的环境,这些原本是树上的猎手竟然搞起了渔民的营生,它们将不经意间游到岛边的小鱼拖上岸来吃掉了!这真的是单纯的本能吗?我无法确定。但是,如果将我们放在孤岛上,估计也会是同样的做法吧?

⑦尽管,我们在内心不断地告诉自己,只有像人脑这样“规模”的脑才算得上是聪明的,昆虫应该是愚蠢和低劣的。但是,当代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正在一点点挑战我们这些大脑子智慧生物的心理极限:一些昆虫能够将物品分类,一些昆虫能够数数,还有一些昆虫甚至能够记住人脸!

( 1 )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

( 2 )联系上下文,说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指代内容。

①而这些小生灵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这些

②终于,人们从黄獠蚁的巢中找到小鱼的尸体,揭开了谜底

( 3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从文中昆虫的行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写作


2020年春,新冠疫情肆虐,国人奋起,全力抗疫:专家院士义无反顾,医护人员无惧生死,外卖小哥顶风冒雨,他们是前线的“最美送行者”;单位社区周密排查,千万家庭居家防控,莘莘学子线上学习,他们是后方的“最铁防疫员”。“冲在前”是担当,“宅在家”是贡献,做好自己,是大家共同的信念……


其实,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美的风景!

请以“做好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内容具体充实,表达真情实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漫步、在寂寞的路上”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