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B: 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 C: 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 D: 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
2、 | 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主席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B: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续修四库全书》本)。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中学生阅读”题词:阅读不仅改变人的命运,也改变人类的命运。 D: 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青沟闻名遐迩 , 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领略她的美景。 B: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 ,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D: 毫无疑问,勤奋好学是他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一项是( ) A: 姜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B: 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你又何必李代桃僵 , 替我受过呢? C: 小学里面我们学习的《少年闰土》,是从鲁迅的小说《故乡》里面断章取义出来的。 D: 电影《姜子牙》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能成为危害他人的借口。 |
5、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作品,文中的“我”觉得社戏并不好看,但平桥村那些热情好客、善良质朴的小伙伴着实令人难忘,此文选自《朝花夕拾》。 B: 《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的作者均是英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 C: 《小石潭记》的作者刘禹锡在被贬永州时曾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他和柳宗元被后世之人合称为“刘柳”。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民歌。 |
6、 |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 《骆驼祥子》通过祥子由老实,健壮,坚韧变得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经历,折射出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现实。B: 《名人传》记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 C: 在慧駰国,格列佛发现“耶胡”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马是邪恶肮脏的畜牲。 D: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叙述鲁滨孙被抛弃在荒岛上,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的生存经历。 |
7、 | 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康。(将“健康”改为“充沛”) D: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
8、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酝酿(liànɡ) 窠巢(kē) 黄晕(yùn) 发髻(jì) B: 水藻(zǎo) 看护(kàn) 花苞(bāo) 棱镜(lén) C: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吝啬(sè) D: 卖弄(lòng) 风筝(zhēng) 咄咄(duō) 菜畦(qí) |
9、 | 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②——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了! ③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④——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⑤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⑥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⑦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A: ④⑤②③①⑥⑦ B: ②⑤⑥⑦③④① C: ⑤③⑦②①⑥④ D: ⑤①②③④⑥⑦ |
10、 | 下列句中划线的“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即 事① 【宋】徐侨② 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 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 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 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 【注释】①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②徐侨:南宋政治家,今浙江义乌人,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 即 事 【宋】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①,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②。 【注释】①积:积聚、堆积,形容草茂盛。②武陵源:此处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处世外桃源。 ( 1 )对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诗“贫亦好”是全诗的诗眼。王诗前四句绘景,后四句抒写远足感受。 B: 徐诗颔联“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充分体现了“贫亦好”的情趣。王诗营造了一幅春夏之交的静穆 幽远的乡村图景。 C: 王诗中的“草如积”“花更繁”与《桃花源记》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所描写的景色相似。 D: 王诗所描绘的画面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悠闲恬淡的隐逸生活图景。 ( 2 )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徐诗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是“淡然”。 B: 徐诗抒写诗人“淡然”心境,体现了诗人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怀。 C: 王诗颈联以“鸡鸣”“犬吠”写出乡村荒野之幽静,以静衬动,从侧面烘托出村民的悠闲生活。 D: 王诗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山村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________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________ ③几欲先走 走: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 3 )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A: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
①《后汉书·虞诩传》记载,东汉名将虞诩将赴任的朝歌一地,当时正发生叛乱,朋友闻讯后都为他的安危担心,纷纷劝他别去。虞诩却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明知山有鹿,偏向虎山行”,危难时刻显身手,虞诩这种“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担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②担当需要勇气。上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铁人王进喜率领的钻井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是上”“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终于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这种时代担当,首先靠的就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勇气。
③担当需要正气。当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身边跟差提醒说,鸦片由来已久,且官商勾结,不可深查,与其得罪权贵和洋人,不如明哲保身,给自己留条退路。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道之。”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棘手问题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躲,遇事不敢担风险,守摊度日不作为。怕承担责任,怕影响个人名节,怕丢乌纱帽。表面上一个“怕”字,实际上是“私”字作怪,缺少勇于担当的正气。
④担当需要能力。《水浒传》里的洪教头,连喊几个“来!来!来!”结果被人家轻松打倒;《三国演义》中的马谡,敢立军令状守街亭,却因纸上谈兵、刚愎自用是了街亭,丢了性命。没有能力的担当,样子做得再足,终究只是花架子。
⑤大时代需要大担当,大担当方有大作为。今天,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我们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敢于担当绝不是停留在嘴边,而是落到踏踏实卖的行动上。只有这样,个人的担当才会真正推动集体事业的进步,个人的梦想才能融入更多人的梦想!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心中有个世界
①总爱一个人悄悄翻开一本诗词集,时光就极静极静地拂着面颊,流过。心沉醉在长短句中,好舒适。于是就有了一个好舒适的名字——境界。
②进入了“境界”,长短句就有了一种音乐流程般的美。读来,满口噙香。顺着音乐流出的是:如七弦古琴的低低哀诉,如吴侬软语的绵绵温柔,如朔风胡马的悲壮,如大漠风沙的豪迈。深山古寺的空灵,天地一沙鸥的浩渺,江湖夜雨的漂泊,银鞍白马的飘逸,尽融于此境界中。
③心中印满了诗词,以至稍有触动,就要流出来。窗外下雨——“幕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点燃一盏孤灯——“落叶他乡村,孤灯独夜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皓月当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何止听雨、观灯、弄月?于是都在诗词的感觉中度过。心细腻到了极点,就会变得多愁善感,如那位林妹妹。花开花谢,草青草黄,雁来雁往,都能惹人洒几滴泪珠。然而就在悲伤的一刹间,又感觉一种诗词境界的美,它的名字叫忧郁。
④在古诗词中,好像那流传千古的名句中都有一丝淡淡的忧郁。“丁香空结雨中愁”“一江春水向东流”“人比黄花瘦”,莫不如此。当读到这些诗词时,细细吟诵品味,于是心也沉浸在这种氛围中了,好像自己就是那位红楼怨女、天涯游子。
⑤爱品味这种忧郁的滋味,也喜爱那些悲凉的怨歌。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每句话都是一幅画,每幅画都能引发人的许多联想。读它,就如同在清冷月光下长吟,幽深、清远又寂寥。
⑥常有人问我:“你工作之余的生活是什么?”我说:“读古诗词。”于是,一种异样的眼光就无可回避地落在我身上了。古诗词太静,太遥远,静得有些枯燥,遥远得又捉摸不定,但可爱的就是这静,就是这遥远,静中却能激起心上的惊涛骇浪,遥远却能向你心中更深处靠近。
⑦当一本本诗集词集刻在脑中,诗词的精华也融于精神中,忽然发现:不管是在象牙塔内还是飘然于塔外,只要我爱,时光就会静静地流过,拂过面颊。
⑧身外有个世界,杂乱纷繁的世界。心中有个世界,古诗词的世界,静静的,静静的……
( 1 )请你对第③段“心中印满了诗词,以至稍有触动,就要流出来”中“流”字进行赏析。(一)“守护”,词典上解释为“看守保护”。
请以“守护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请以“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任选一题,写一篇文体规范的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学校。②如选第一题,应先把题目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