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①紧锣密鼓地敲打着窗棂②夏天的酷热已成为梦中的回忆了 C: ①不缓不急地敲打着窗棂②夏天的酷热已成为梦中的回忆了 D: ①紧锣密鼓地敲打着窗棂②酷热的夏天已成为梦中的回忆了 |
2、 |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座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途径城市,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 在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的低下了头。 C: 共产党人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什么都好,别人什么都不好。 D: 他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一无所知,你们就不要再逼他了。 |
3、 |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作者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 B: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篇说明文,按照时间顺序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 C: 《教学相长》开篇以“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设喻,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强调了“学”与“教”的重要性,然后进一步分析,最终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D: 《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议论抒情,属于说明文范畴。 |
4、 |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B: 飞甍(ménɡ) 桑梓(zhǐ) 星宿(xiù) 面面厮觑(qù) C: 逮捕(dài) 俯瞰(kàn) 憬悟(jǐng) 卷帙浩繁(zhì) D: 钦佩(qīn) 跻身(jī) 魁梧(wǔ) 不屑置辩(xiè) |
5、 |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斩露头角 粗糙 俗不可奈B: 名正言顺 滑稽 言简意赅 C: 戏谑 含辛如苦 名付其实 D: 嘲笑 消声匿迹 盛气临人 |
6、 | 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冰微泮(融化) 谭锋甫畅(才) C: 吾见其舛也(谬误) 了不相属(全) D: 穿沟渠淤泥(穿过) 茗饮以为酒(茶) |
7、 | 朝廷中是( )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 A: 史文恭 B: 高俅 C: 高衙内 D: 呼延灼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前生活节奏快,信息传播迅猛,各种碎片化信息纷至沓来 , 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挑战。 B: 如何在孩子面前维持权威性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因此,我们的父母有点儿不知所措。 C: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中必备的两个方面。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D: 解放大道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 两旁的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都市景象。 |
9、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洗濯(zhuó) 酝酿(niàng) 踉踉跄跄(liàng) 获益匪浅(fěi) B: 怂恿(yǒng) 猝然(cuì) 头晕目眩(xuàn) 忍俊不禁(jìn) C: 贮满(chù) 滑稽(jī) 哄堂大笑(hōng) 随声附和(hè) D: 雏形(chú) 抽噎(yè) 玲珑剔透(tì) 苦心孤诣(zhǐ) |
10、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园林藤萝阳台枣核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 良师益友片言只语聚族而居炉火纯青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
春 雪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 1 )对下面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一老父衣粗衣 衣:穿 B: 子独后吊 吊:慰问 C: 敬受命,愿闻余教 余:我 D: 足以治楚矣 治:治理得好 ( 2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A: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B: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C: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D: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 3 )下列对人物孙叔敖的分析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 善于纳谏 B: 虚心请教 C: 虚怀若谷 D: 正直无私 ( 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
史金波
①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有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传承意义。
②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后来规定每年6月的第2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截至2018年7月,共有5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处,世界自然遗产13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首都北京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
③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有反映中华民族多民族文化的遗产。如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建于2000多年前,后联结成万里长城。如敦煌莫高窟,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如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至今已近600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④有的文化遗产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如云南的丽江古城,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的古城。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约100万亩,是哈尼族人民1300多年来生生不息“雕刻”出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表现出哈尼族地区农田种植和管理的特点。
⑤中国非常重视文物古籍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评选和建立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截至2016年,已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5批珍贵古籍,其中既有大量汉文典籍,也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全部共评审出国家珍贵古籍12274种,先后由国务院公布,并以图录的形式分5次出版《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古籍展示出中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
⑥中国也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传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⑦自2005年开始,中国已建立起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1372项。其中,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⑧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多姿,其中有表现中原地区汉族文化的,如京剧、昆曲、中国古琴艺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安徽宣纸等;还有很多表现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如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贵州侗族大歌等。
⑨总之,中国近些年加大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更多的文物、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使更多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使文化遗产在当代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提高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促进了传统文化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 1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材料一)当地时间4月15日傍晚,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教堂拱顶等部分遭大面积损毁,塔尖坍塌。巴黎民众在火灾现场跪地祈祷,为圣母院被大火吞噬而落泪哭泣。
(材料二)敦煌研究院成立75年来,因为有像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一代又一代敦煌人一辈子的守护和研究,才成就了如今的敦煌传奇。
小寒
村外野柳疏净,两岸却与云平。
寒鸦时起时落,有人河上滑冰。
①当阳历新年的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节气即是“小寒”。中国的先民在长期的经验中认识到,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气象资料证实,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冬至过后,到小寒节气期间,土壤深层的热量消耗殆尽,尽管得到的太阳光、热较冬至时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民间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②气象学家解释说,在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中国内地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零下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低于零下15℃。而在低海拔河谷地带,中国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
③虽然现在小寒是最冷的时候,但在先民当初的观察中,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历书》说:“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寒是比小寒冷的。无论如何,这是艰难时刻。先民总结小寒的冷暖可预测未来天气:“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等等。
④“冷在三九”“出门冰上走”。淋过雨、挨过霜、披过雪,“小寒”是冻出来的。对农民来说,小寒时节要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力争春花作物好收成。要防止积雪、冻雨压断竹林和果木,冬季多大雾、大风天,海上或江湖捕鱼、养殖作业需特别注意安全。害虫在此时会被冻死,“小寒寒,六畜安。”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小寒期间,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节选自《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有删改)
( 1 )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题目一:同一本书,常读常新,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领悟;每天经历的生活小事,再次审视思考,又会有新的领悟;每次旅行,细品自然之美,感受人文情怀,也会让我们有新的领悟……请以“新的领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正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如果有一天,机器人成为了你的搭档,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发挥想象,以“我的机器人搭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