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给巴特勒的信》表现了雨果对英法两国火烧圆明园的极大愤慨。 B: 《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作者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 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通过阿廖沙这一形象,展示了他那苦难而难忘的童年生活。 |
2、 |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滞碍 田圃 锲而不舍 红妆素裹B: 阔绰 妖娆 吹毛求疵 喏喏连声 C: 旁骛 沙哑 媚上欺下 自知之名 D: 商酌 喧攘 咬文嚼字 袖手旁观 |
3、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这些书法精品,或古朴,或娟秀,或雄浑,或飘逸,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汉字之美。 B: 大人们拔草,孩子们也必须跟着拔,在拔草中逐渐就分清了苗和草的区别。 C: 《易经》独特的思维模式是自然科学的导源,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治国策略、处世哲理和做人原则。 D: 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外省参会成员在广场合影留念。 |
4、 |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②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③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④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⑤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A: ⑤①④②③ B: ⑤②④③① C: ⑤④①②③ D: ⑤②①③④ |
5、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丘壑(hè) 凹凸(dū) 玷(diàn)污 B: 论(lùn)语 应和(huò) 嘹(liáo)亮 C: 水藻(zǎo) 虐(yuè)杀 瑟(sè)缩 D: 犄(jī)角 柳絮(xù) 陛(bì)下 |
6、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B: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C: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响亮,敞亮) D: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里指春风。) |
7、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9月29日,扬州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在扬州体育公园举行,近3000人左右的表演队伍全部由普通市民组成。B: 通过扬州城庆系列活动,使我们增强了作为扬州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C: 节日的东关街,人山人海,处处都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D: 那烟雨迷蒙的瘦西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
8、 |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qiáo) 篡改(cuàn) 推崇(chóng) 惟妙惟肖(xiāo) B: 悄然(qiāo) 嶙峋(xún) 车辙(zhé) 屏息敛声(bĭng) C: 桅杆(wéi) 斟酌(zhēn) 遒劲(qiú) 一丝不苟(gŏu) D: 镌刻(juàn) 雕镂(lòu) 模样(mú) 惨绝人寰(huán) |
9、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胆怯(qiè) 船舷(xuán) 刹(shà)那 鞭辟(pì)入里B: 症结(zhēng) 谙熟(ān) 炽(chì)痛 风雪载(zài)途 C: 苍劲(jìn) 啜泣(chuò) 悖论(bó) 叱咤风云(chà) D: 粗犷(guǎng) 摒(bǐng)弃 攒聚(zǎn) 夺眶而出(kuāng)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拖泥带水 长吁短叹 美味家肴 一视同人B: 转弯抹角 穷愁潦倒 重峦叠嶂 销声匿迹 C: 风尘苦旅 生死祸福 心血来朝 名副其实 D: 悠游自在 囊萤映雪 司空见贯 触目伤怀 |
阅读古诗。 B: 首联描摹了一幅春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 C: 颔联主要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 D: 颈联是说喝酒没有知音,赠妻没有物品,言中流露出哀伤之情。 ( 2 )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B: 诗人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C: 全诗紧扣“待”字,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 D: 此诗用词精炼,用典贴切,用情真挚。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①陈康肃公尧咨善射________ 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 ③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 ( 2 )翻译下列句子。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 3 )下面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睨之”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不在意的态度。“微颔之”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称许。 B: 文章通过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C: 课文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尧咨善射,“以此自矜”,骄傲不可一世;卖油翁技高一筹,但并不自夸,表现出智者超然物外之态。 D: 文章叙事清楚,详略得当。详写陈尧咨射箭,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略写卖油翁的酌油技艺高超蕴含哲理。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走进天堂的门票
①有一对长相酷似性格各异的孪生兄弟,同时进入高考考场。结果,哥哥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弟弟则以两分之差名落孙山。哥哥忠诚敦厚,弟弟活泼机灵;哥哥拙于言词,弟弟口若悬河。哥哥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面对贫病交加的父母默默无语,弟弟关在房里不吃不喝,长吁短叹“天公无眼识良才”。
②愁眉不展的老爸默思了两个通宵,终于眨巴着眼睛向大儿子开口了:“让弟弟去读吧,他天生是个读书的料!”
③哥哥把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弟弟手中,并在弟弟的身旁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不是走进天堂的门票,别把太多的希望放在它的上面。”
④弟弟不解,问:“那你说这是什么?”
⑤哥哥答:“一张吸水纸,专吸汗水的纸!”
⑥弟弟摇着头,笑哥哥尽说傻话。
⑦开学了,弟弟背着行囊走进大都市的高等学府。哥哥则让体弱多病的老爸从镇办水泥厂回家养病,自己顶上,站在碎石机旁,拿起了沉重的钢钎……
⑧碎石机上,有斑斑血迹。这台机子上,曾有多少名工人轧断了手指,哥哥打走上这个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在做一个美丽的梦。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对机身进行了技术改造,既提高了碎石质量,又提高了安全系数。厂长把他调进了烧成车间。烧成车间灰雾弥天,不少人得了矽肺病。他同几个技术骨干一起,殚精竭虑,苦心钻研,改善了车间的环保措施。厂长把他调进了科研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博览群书,多次到名厂求经问道,反复实验,提炼新的化学元素。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实验,使水泥质量大大提高,为厂里打出了新的品牌产品,产品畅销华南几省。再之后,他便成为全市建材工业界的名人……
⑨弟弟进了大学后,第一年还像读书的样子,也写过几封信问老爸的病;第二年,认识了一个大款的女儿,就坠入爱河。那女孩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钱包,整整两年他没向家中要过一分钱,却通身脱土变洋,“帅呆了”、“酷毙了”。进入大四后,那女孩跟他“拜拜”了,他便整个儿陷入了“青春苦闷期”,泡吧,上网,无心读书,考试靠作弊混得了大学毕业文凭。他像一只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家乡所在市求职。他还有那么一点羞耻感,不愿在落魄的时候回家见父母。经市人才中心介绍,他到一家响当当的建材制品公司应聘,好不容易闯过了三关,最后是在公司老总办公室里答辩。轮到他答辩时,老总迟迟不露面。最后秘书来了,告诉他已被录用。不过,必须先到烧成车间当工人。
⑩他感到委屈,要求一定要见老总。秘书送给他一张纸条,他展开一看,上书八个大字:“欲上天堂,先下地狱。”他一抬头,猛见哥哥走了进来,端坐在老总的位子上,他的脸顿时烧灼得发痛。
①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②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我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开始,我还以为是一棵枯树,但没有选择,我还是朝那儿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的卧在滚烫的山地上。
③牧羊人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④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洁,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的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节选自《植树的牧羊人》)
( 1 )下面对选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请以“我生活在___________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选择一个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