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B: 《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 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
2、 | 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我们曾学过他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B: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D: 《泊秦淮》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字牧之,宋代诗人。 |
3、 | 下面的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 B: 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C: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D: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 B: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C: 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B: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国巴西是第一个首次承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 C: 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 新能源汽车能否在补贴取消后获得长足发展,关键看本土企业在技术上取得突破。 |
6、 | 下列各句中划线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羊肚手巾 肚:dù 白毛巾 B: 二十里铺 铺:pū 地名 C: 东山的糜子 糜:mí 黍类谷物 D: 米酒油馍 馍:mó 黍米面饼 |
7、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 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D: 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
8、 |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山光水色的自然美,对人气质神韵具有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能使人在不知不觉间印上它们的影子。 B: 我们在朋友圈分享信息时要有责任意识,不能随意转发道听途说的内容。 C: 秋日的硕项湖云淡风轻,水天一色,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 流连忘返。 D: 胡老师批改作业时认真负责,锱铢必较 , 一点点差错都难逃她的法眼。 |
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物理学家杨振宁。 B: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通过叙写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国别体通史。 |
10、 | 选出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 A: 深湛(zhàn) 拈(nìān)轻怕重 禁锢(gù) 璀璨(càn)B: 恬(tián)雅 脍(kuài)炙人口 烙(lào)印 挑衅(xìn) C: 缥(piǎo)缈 弄巧成拙(zhuó) 喧嚣(xiāo) 匿(nì)名 D: 矜(jīn)持 广袤(mào)无垠 眷(juàn)念 安谧(mì)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 游 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 1 )“春雨断桥人不渡”中“断”的意思是________( 2 )“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字,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 3 )“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③去后乃至________ ④客问元方:“尊君在不?”________ (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3 )上述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而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温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发电:细菌找到新岗位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进大肠杆菌的培养液里,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不过,那时的细菌电池放电效率较低。
②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细菌发电才有了重大突破。英国化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以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产生电能。其方法是,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诸如染料之类的芳香族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在细菌发电期间,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和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每100克糖可获得1352930库仑的电能,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而且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只要不断地往电池里添入糖就可获得2安培电流,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还可以建立细菌发电站。在10米见方的立方体盛器里充满细菌培养液,就可建立一个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每小时的耗糖量为200千克,发电成本是高了一些,但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更何况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发达国家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是由电池里的单细胞藻类首先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制糖浆中,让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再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英国则发明出一种以甲醇为电池液,以醇脱氢酶铂金为电极的细菌电池。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⑥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不是遥远的设想,在不久的将来就可成为现实。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 1 )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①________
A.表示引用的部分 | B.表示特定的称谓 |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 D.表示讽刺的意思 |
E.表示否定的意思 |
②________
A.表示引用的部分 | B.表示特定的称谓 |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 D.表示讽刺的意思 |
E.表示否定的意思 |
A.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________
B.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________
C.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________
( 5 )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论证方法。某花店处理花瓶,我挑选了两个,问店主:能优惠点吗?她回答得很干脆:不能。
付款后,我的心情有点怏怏的。觉得店主真小气,不太会做生意,为了招揽回头客,优惠一点,让我带着一些欢喜离开,岂不圆满?但转念一想:为什么一定是她送我一份欢喜,而不是我顺应她的心意,给予她一份快乐呢?自己可以选择大气啊。念头一转,当下释然。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体特征鲜明;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