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农村带来许多新技术、新信息,让农民们获益匪浅。B: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的。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为本刊撰稿,一定要针对具体而微的问题,能有亲身体会更好,切忌空泛冗长。 |
2、 | 请选出排序正确的选项( ) ①春天他们卖力地向高处生长,有时候可以高达两米,即便是矮小的也有一米。 ②夏天,小孩子钻到决明子丛中去,走着走着就看到枝叶晃动,却不见了人影。 ③秋天的时候,决明子挂满了细长的荚果,那果实有时比巴掌还要大。 ④决明子连根拔下后被随便丢弃在路边。 ⑤如果遇到一场雨水,它们会奇迹般的借助于风的力量重新扎根回到泥土里去。 A: ①②③④⑤B: ④①②③⑤ C: ④⑤①②③ D: ①④⑤②③ |
3、 | 选择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少男少女们从我的身边走过。飘动的黑发, ,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他们的歌声和笑语 B: 鹿一般轻盈的脚步,眼神的清澈,花一般清新的红晕 C: 清澈的眼神,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 D: 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盈的脚步,清澈的眼神 |
4、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B: 能否根治网吧“顽疾”,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通过这次“个性作文”大赛,使他对写作的信心增强了。 D: 有专家指出,运动过少是导致部分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 |
5、 |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俯冲(fǔ) 舷窗(xián) 雕塑(sù) 串连缀接(zhuì)B: 瑰宝(ɡuī) 荒芜(wú) 祈祷(dǎo) 鳞次栉比(jié) C: 召唤(zhào) 搁浅(ɡē) 器皿(mǐn) 风暴骤起(zhòu) D: 和谐(xié) 满载(zài) 友谊(yì) 名胜古迹(jì) |
6、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固执己见 流连忘返 无拘无束 通霄达旦 B: 不动生色 遍稽群籍 不辱使命 置之死地 C: 蹑手蹑脚 津津有味 无可耐何 喜出望外 D: 心如铁石 博学多才 老成持重 寻章摘句 |
7、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世界杯决赛是下周日,我已经空出时间,届时一定莅临比赛现场支持法国队。 B: 我们受到他的怂恿 , 向班主任隐瞒了这件事的事实。 C: 市场上的加湿器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价格差别很大,质量上自然也就参差不齐。 D: 近日,骇人听闻的疫苗事件持续发酵,引发民众恐慌与愤怒,许多人都担心孩子注射到问题疫苗。 |
8、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应,人们牵挂她的病情并为她的精神所深深感动。B: 虽然刘翔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但医生告诫他不要心急,走路的频率不能太快,而且每天走路的时间也不能过长。 C: 我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卫好生存的家园。 D: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
9、 |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真正喜欢的,是心爱的汉字摇曳在纸上的美感。②我愿意把纯白的纸页想象成最温厚的土地。③清峻的横折是梅花,飘逸的撇捺是兰草,灵动的钩钩点点则是四下翻飞的蜂蝶和鸟雀。④我怀着春风般的心意把它们呵护在纸页间,渐渐繁盛成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 A: “我”是代词,“摇曳”是动词,“蜂蝶和鸟雀”是并列短语,“秘密花园”是偏正短语。 B: “清峻的横折是梅花,飘逸的撇捺是兰草,灵动的钩钩点点则是四下翻飞的蜂蝶和鸟雀。”这是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C: “我愿意把纯白的纸页想象成最温厚的土地。”这个句子中,“温厚的”作状语。 D: 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①③④②。 |
10、 | 下面这段话中,没有语病、表意正确的一句是 ( ) A: 能否保持地球气候环境的适宜,是我们在此星球上生存繁衍的前提。B: 频繁的自然灾难不断发生,已经威胁到了全人类的发展。 C: 作为地球母亲的孩子,难道我们对此灾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吗? D: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捍卫家园尽一份绵薄之力。 |
阅读古诗,完成古诗赏析选择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1 )下面对本诗理解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描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C: 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D: “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 2 )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 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特殊,也象征着当时战况的严峻惨烈。 C: 第六句中“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 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的选文,完成小题 (甲)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帡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大道之行也(《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1 )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才通人 才:只,仅仅 B: 欣然规往 规:打算,计划 C: 选贤与能 与:同“举”,推举 D: 女有归 归:回来 ( 2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无论怎样说都不知道有魏、晋两朝。 C: 故人不独亲其亲。 译文: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 D: 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 3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以朴实无华的叙述写桃花源的发现、景象和居民的生活,故事性强;乙文用严密的议论阐述“大同”社会的纲领、基本特征及和平安定的局面,逻辑性强。 B: 文章主旨基本相同。甲文作者借渔人在桃花源所见所闻的故事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没有战争,没有苛政;乙文作者通过论述“大同”构想出一个理想的社会——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 C: 甲文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乙文的“大同”是根据“世外桃源”的理想总结出来的。 D: 甲乙两文语言各具特色。甲文言简意丰,如“皆叹惋”三个字可以让人充分感受到,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多么巨大;乙文多运用对偶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男有分,女有归”等,简洁凝练。 |
极边名城腾冲
①腾冲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其名始于《旧唐书》,以后长期冠名腾越,1913年设腾冲县。公元1639年初夏,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越巍峨的高黎贡山来到腾冲,当他看到这座雄伟坚固的石城时,不禁感慨:“此城迤西(滇西)所无。”他在腾冲考察了40天,写下3万多字的游记,翔实准确地记述了腾冲的山脉水系、风光景致和历史古迹。
②许多人也许不知道,在我国西南部也有一条历史悠久的丝绸之路。这是一条始于先秦、盛于汉唐的商贸通道,比北方丝绸之路要早200年。此道被称为“蜀身毒道”。腾冲则位于这条古道的要津,有利的地理位置注定这里必将成为商贸重镇。
③“千年古道边关,百年翡翠商城。”依托这条古道,早在汉唐时期腾冲人就发现了翡翠的商业价值,并首开翡翠加工先河。“极边第一城”建立后,随着大量囤边军人和家属的到来,“蜀身毒道”上的马帮队伍开始络绎不绝。从此,腾冲商人成为翡翠商的代名词,清脆的铜铃和马蹄声响了几个世纪。
④抗日战争时期,腾冲石城毁于战火。如今,最能诠释“极边第一城”内涵的便是和顺古镇。据史书记载,和顺古称“阳温登”,因有河绕村而过,后改为“和(河)顺”,寓意“和睦畅顺”。
⑤和顺古镇有着田园的恬淡秀美,它位于腾冲县城西南4千米处的火山脚下。山上古树郁郁葱葱,松涛阵阵。在古老的火山台地之上,成千幢民居依山傍水,粉墙黛瓦,鳞次栉比,各具特色。镇边碧水绕村,小桥流水,稻浪鸟鸣,蜿蜒的大盈江水静谧,鱼翔浅底,荷叶片片,翠柳如烟。“远山茫苍苍,近水河悠扬,万家坡坨下,绝胜小苏杭。”李根源先生的诗作准确地描绘了和顺古镇的美丽景色。
⑥高黎贡山是一座自然与生命交融的山,也是腾冲人民的母亲山。这里有拔地参天的大树杜鹃王、秃杉之王、银杏之王;这里有云南山茶的始祖和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秃杉林;这里有稀世的珍禽异兽,还有同纬度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热带森林。由于动植物种属复杂多样,高黎贡山被誉为“物种基因库”。1992年,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列为A级自然保护区。
⑦腾冲的神奇魅力远不止于此。在洪荒远古的漫漫岁月中,亚欧、印巴大陆整合时的剧烈撞击使高黎贡山成为中国大陆唯一的火山地热并存地区。腾冲境内“99座火山雄峙苍穹,88处温泉喷珠玉”。凝固的火山内流淌着沸腾的热海,火山地热相伴相生、和谐共存,其规模之大、景观之奇为世界罕见。走进高黎贡山腹地的腾冲县,就像走进了奇山异水的长轴画卷之中。
⑧“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多次的岩浆喷发使高山剧变,腾冲成为庞大的火山景观群和天然的火山地质博物馆。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灰、浮石、火山渣等火山喷发物比比皆是,纺锤状、面包状、麻花状的火山地质遗迹绮丽壮阔。其中,火山喷口保存完好、具有观赏价值的火山堆有22座。火山堆又因火山喷发情况的差异而各具形态,有如日本富士山般沉郁雄伟的打鹰山,有如埃及金字塔般峰锐坡陡的葱茏山……还有形貌秀丽的顺江“姐妹湖”,它由两个相邻的火山口积水形成。
⑨一面是凝固的火山,一面是沸腾的热水,高黎贡山的众多火山之间,热浪蒸腾,数百眼热泉和温泉镶嵌其中,构成了中国三大著名的地热风景区之一——“腾冲热海”。“热海”之称形象贴切,它位于腾冲县西南20千米处,面积约为9平方千米,有80余处较大的温泉群。进入热海,满眼的热带植物争奇斗艳,到处可见呼呼喷涌的热泉。千姿百态的热泉构成了各式奇观异景:“鼓鸣泉”回响着远古的激情,“眼镜泉”把晶莹的珍珠吐满地盘,“战火纷飞”演绎着人的杀伐,“狮子头”宣示着不屈的斗志,“花开遍地”寄托着美好的憧憬,“美女池”提供着时尚的享受。
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腾冲不但造就了火山群和地热群,还生成了火山奇观“神柱谷”、火山堰塞湖湿地“北海湿地”、全国唯一的城市瀑布“叠水河瀑布”、低温温泉暗河“坝派巨泉”和“黑鱼河”等系列地质奇观。
①钱穆先生写过一篇《做人的规矩》的文章,说:“诸位将来离开学校踏入社会,谋到了一项职业,做甚么应该像甚么,应该各有各的规矩,各有各的模范。人有人的样子,也便是有规矩了,这是人生最高的艺术。”诚哉斯言!讲规矩确实是人生的最高艺术。
②一个人应该讲规矩。一个讲规矩的人,为人处世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有君子的气度,有“人的样子”。这样的人,有操守,识分寸,知进退,懂轻重,是一个靠谱的人,一个明白人,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契约精神的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讲规矩,不但有损人品,有亏德行,而且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③一个家庭应该讲规矩。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的规矩串联起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影响着全民的公德素养,影响着国家文化。不难发现,很多民间规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等美好理念,我们的家庭不但应该践行规矩,保持对规矩的敬畏和重视,让规矩在家庭教育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应该承担主要的传承责任,通过言传身教把有价值的规矩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④一个政府也应立好规矩,维护规矩。“法”即规矩。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先立规矩后办事应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础。自古以来,凡躬订良法者,必定要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故需谨慎研判,反复论证。今天我们的政府在立规矩这件事上,理应有更严谨的态度,更专业的精神,令规矩更有前瞻性、现实性。
⑤政府和政府官员须带头守规矩。手握公权力的人坚决按规矩办事,不仅体现了一种品德和修养,更表现了一种政治上的清明与成熟。须知规矩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言位居显赫者最快活,有言富甲一方者最快活……朱元璋均不满意。唯有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大悦。法度就好比我们的规矩,守规矩者,不越法纪“雷池”,绝无“暗室亏心之忧”,自然能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⑥清代画家沈宗骞有一句名言:“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时代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不但要懂规矩,守规矩,还要创建与时俱进的新规矩,让讲规矩成为中国的新常态。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她站在那里 就是一首诗
2014年5月10日,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开大学,共贺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
叶嘉莹,著名学者,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研究。70年的教学生涯,她为无数人传道授业。她上课喜欢讲随写,年轻时每堂课都会写满一黑板的字,写完再擦,擦完又写。她的手常因接触太多粉笔而过敏,手指常常贴着胶布。最近一次给南开学子上课,89岁的叶嘉莹站着讲了两个小时,一口水也没有喝。
迄今,叶嘉莹整理保存的讲课录音累计2000小时以上,音频、视频资料十几箱,以备老得无法讲课时,还可以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中国古典诗词是宝贵的传统文化瑰宝,我不尽到传承的责任,上对不起古人,后对不起来者。”在庆典上,叶嘉莹如是说,“我一生一世都热爱古典诗词,如果有来生,我还做教师,仍然要教古诗词。”
满头华发,一袭黑裙,百花罩衫,一枚珍珠胸针……90岁的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诗。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