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 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 《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高傲自负,自不量力的人们。 |
2、 | 对下列各句中使用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记叙) B: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中所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情) C: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说明) D: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描写) |
3、 |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襁褓(qiǎng bǎo) 掠(lüè)夺 嗤(chī)笑 吹毛求疵(cī)B: 睿(nuì)智 禁锢(gù) 枘凿(neì záo) 文采藻(zǎo)饰 C: 惘(wǎng)然 撩(liáo)逗 安抚(fú) 味同嚼(jué)蜡 D: 阔绰(chuò) 层累(lèi) 拮据(jǖ) 豁(huò)然贯通 |
4、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有很多精彩曲折的情节,如“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却借来假扇;第二次孙悟空借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孙悟空请来仙人降服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 B: 《骆驼祥子》除了讲述祥子的辛酸故事外,还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曹先生等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 《傅雷家书》中,傅雷在生活上对儿子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上,傅雷多次谈及并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苏俄广阐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
5、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的主题读书活动。 B: 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 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
6、 | 下面对《水调歌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 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问,转入了抒发对明月的赞美之情,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心理变化。 C: 下片开头写月光的流转,引出第二次问月,情感幽深编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为议论,情感变为通透、豁达。 D: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仰天长叹,代替世人发出美好的祝愿,感情热烈而奔放。 |
7、 | 下面各项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B: 最近,周杰伦早期的成名曲之一《蜗牛》这首流行歌曲入选了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 C: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 今天我们班到郊外分组活动,你是参加义务劳动小组?还是参加社会调查小组?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 这篇小说构思新颖、匠心独运、情节起伏跌宕,吸引着众多的读者。B: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C: 磁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 D: 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 |
9、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宋江怒杀阎婆惜之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因此被抓,下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B: 取经成功,观音菩萨授唐僧为“金蝉子”,孙悟空为“金身罗汉”,猪八戒为“净坛使者”,沙僧为“斗战胜佛”。 C: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赛会”指的是“五猖会”。 D: 《格列佛游记》虽然展现的是一个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当时英国的真实社会生活为基础的。 |
10、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鲜妍 心无旁骛 赃物 扭捏作态 B: 奔弛 戛然而止 猝然 人情世故 C: 燥热 藏污纳垢 镌刻 名付其实 D: 制裁 长途跋涉 惊骇 穿流不息 |
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送友游吴越》 (唐·杜荀鹤)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异日①者,更羸②与魏王处京台③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发而陨也。” 【注释】①异日:往时,从前。②更羸(gēng léi):战国时的名射手。③京台:高台。虚发:只拉弓不放箭。 ( 1 )下列各项中对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此孽也 孽:病 B: 其飞徐而鸣悲 徐:缓慢 C: 先生何以知之 知:通“智”,智慧 D: 故疮痛也 疮:伤痛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②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发而陨也。 ( 3 )结合文章分析,为什么更羸能顺利射下大雁?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 1 )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①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来了。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件什么东西似的他们说:“请看吧,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②“一点儿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可是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
③“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叫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④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⑤“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⑥“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⑦“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⑧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⑨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⑩“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⑪“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⑫“他并没有穿他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⑬“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 1 )请概括选文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①—⑧:________。
⑨—⑬:皇帝穿新衣游行,小孩揭穿骗局。
( 2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①“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似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 , 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 , 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句子中划线词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内臣们怎样的心理?)
( 3 )试比较下面两句话不同的表达效果。①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
②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 4 )作者让一个小孩子说出了事情的真相,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