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5季的决赛现场,选手彭敏信手拈来一句句古典诗词,征服了全体 评委和观众。 B: 晋灭吴后,陈寿开始搜集整理有关三国的资料,惨淡经营了十余年,终于写成了史学巨著 《三国志》。 C: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D: 午百年来川流不息的嘉陵江,深情地注视着正向“成渝第二城”宏伟目标奋力迈进的古老 绸都——南充。 |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B: 《海燕》原题为“海燕之歌”。高尔基,俄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母亲》。 C: 《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 罗兰,在文章中讲述了痛苦的磨难造就了的法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俄三位伟人。 D: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
3、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我国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 B: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里的“更定”指晚上八点左右。 C: 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巴黎圣母院》。 D: 《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当代文学家、诗人,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
4、 | 下列句子画线处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______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______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③凡做一件事,便是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______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④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______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A: ①但 ②并且 ③即使 ④但B: ①故 ②因而 ③即使 ④才 C: ①但 ②所以 ③无论 ④但 D: ①故 ②所以 ③无论 ④才 |
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大庆是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大庆市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B: 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 C: 阳光中学在2014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 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
6、 |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泛滥 谰语 全神惯注 心会神疑 B: 镐头 丰饶 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 C: 疙瘩 深宵 历尽心血 搏学多识 D: 婉转 奥悔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风雪载途 语无伦次 锐不可当 迫不及待B: 伸张正义 再接再厉 姗姗来迟 相形见拙 C: 义愤填膺 怨天由人 沥尽心血 怒不可遏 D: 月明风清 不屑置辨 鸿鹄之志 根深蒂固 |
8、 | 下列加线词语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 诘责(jí) 叱咄(duō) 深恶痛绝(wù)B: 轩邈(miǎo) 禁锢(gù) 愚钝(yū) 诚惶诚恐(huáng) C: 不逊(xùn) 黝黑(yǒu) 炽热(chì) 颔首低眉(hàn) D: 缥碧(piǎo) 搓捻(cuō) 觅食(nì) 期期艾艾(ài) |
9、 | 《骆驼祥子》中祥子脸上的疤是怎样来的?( ) B: 虎妞咬的 C: 侦探打的 D: 磕破的 |
10、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次次,酸枣树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硬驱逐雷电远避他方……________,时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________,及时报告着八方信息;________,召唤着,引导着,率领着大山里所有的草木们,从一个春夏秋冬奔向又一个春夏秋冬…… ①它像一位尽职的使者 ②它像一位勇敢的将领 ③它像一名忠诚的哨兵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
阅读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回答后面的问题。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 1 )下面诗句描绘的景物所处的季节,与作者所描绘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2 )有人评价“乡泪客中尽”中,一个“尽”字尽得风流,请说说好在哪里? ( 3 )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 |
阅读《陈章侯蔑视显贵》一文,完成小题。 ①好游于酒 ②虽千金不为搦笔也 ③谩骂不绝 ④乃自先去 ( 2 )与所给例句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诱之入舟 A: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C: 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D: 今方来,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 3 )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尤 喜 为 贫 不 得 志 人 作 画(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 )文中表现陈章侯蔑视“一龌龊显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 |
阅读《父亲那只寂寞的手》,回答下列各题。
父亲那只寂寞的手
琴台
①家人住院,同病房有个乡下来的年轻人,右手的手指除了大拇指外全部截掉了,为了还原手上的皮肤,医生将他的右手缝到肚皮上,据说要养护一段时间。
②陪这个年轻人来住院的是他的爱人和父亲。每天晚上,年轻人和妻子挤在窄小的病床上休息,而他那黑瘦苍老的父亲,就用几块泡沫板席地睡在大厅的走廊上。白日里无事,小夫妻两个经常叽叽咕咕地凑在一起说私房话,做父亲的,远远坐在安静的走廊长椅上,一只手在眼眉上滑来滑去,衰老的眼睛湿漉漉地看着某个地方发呆。即便吃饭的时候,他也是沉默的,唯一话多的是每天早晨查房的时候,他总要追着医生问东问西,听到解答后,又一个人怔怔地去长椅上发呆了。
③一天夜里,病房的空调调得太低,年轻的儿媳感冒了,昏昏沉沉躺在病床上睡着了。年轻人坐在床边的椅子上输液,那个黑瘦的父亲跑到门诊大厅买来几片药,然后坐在儿子身边,眼巴巴看着输液瓶的液体一滴一滴落下来。
④半小时后,液输完了,护士拔下针头后,用一根棉签摁在年轻人的手上,转而嘱咐老人:帮着摁一下,另外,如果有时间的话,按摩一下他的胳膊。
⑤就在那个瞬间,我注意到做父亲的手轻轻抖了一下,他小心翼翼地摁住棉签,眼光忽然变得有点羞涩。年轻人似乎也不习惯父亲的手在自己胳膊上按摩,他局促地扭一扭身子,转眼看着睡梦中妻子的脸。往日里,都是爱人帮他按摩和摁棉签,他咕哝着要父亲停下来,可是老人并不答话,而是继续轻轻按摩着他的手臂。
⑥病房里长时间地沉默着,老人放在儿子胳膊上的手渐渐不颤抖了,他熟稔地从上到下运动着,眼神里竟然有欢欣的火花蹦出来。而那个年轻人,也不再看妻子,他微微闭上眼睛,短短的睫毛颤巍巍地在灯光下抖动着,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场景深深感动了。
⑦每个孩子都是在父亲手里长大的,哪怕再笨拙的父亲,也几乎都为孩子换过尿布。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们喜欢用有力的大手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银铃一样的笑声中,他粗糙的手指滑过孩子娇嫩的皮肤,满心都是愉悦和感动。 无论多暴躁的父亲,当孩子亲昵的脸蛋和小手扑过来时,他们的心都会瞬间融化成温柔的水波。
⑧孩子日渐长高,世界愈发开阔,父亲终于不再是生命中唯一的英雄。这时,孩子的手开始离开父亲,落在朋友的肩上、恋人的臂上,做父亲的,欣慰地笑了。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在父亲灿烂的笑容中看到些许失落的阴影。孩子大了,血缘浓情依然在,可父亲的手却从此寂寞下来。再也没有那个娇气的丫头拉着他的手到街角去买一串糖葫芦。顽皮的孩子成为清醒理智的成年人,成熟的代价是,他变得羞于直接细腻地表达内心的感。
⑨中国有句古语,家有白发爹娘是大福。只是,天下儿女可曾知道,在父母心中,六七十岁还依然可以有和自己撒娇的孩子,那又是件多么幸福的事。
⑩离开医院之后的第一件事,我回了父母的家。在父母惊喜的笑脸中,我好像小时候那样猛然把自己的手钻到父亲的手里:“帮我捂一捂,好冷呐。”那个瞬间,我感到父亲明显抖了一下,他整个人似乎一愣,而后,我看到一滴泪落在了我的手背上。
(选自《意林》,有改动)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⑥段中划线词语“抖动”的作用。( 3 )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赏析第⑦段中和画线句。( 4 )有人认为文章结尾第⑩段多余,应该删去,你同意吗?言不及义炎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5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你将如何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炊烟里的母亲
朱成玉
①母亲老了,总是遗忘。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煳锅底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母亲,有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
②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
③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
④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
⑤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鼻涕的孩子。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把我抱起,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
⑥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
⑦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亲。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
⑧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亲密的事物。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窜出来为母亲鼓掌。
⑨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
⑩所以,我家的炊烟是有着葱花味儿的炊烟。我家的炊烟也是最好客的炊烟,总是微笑的。或是点头,或是招手,欢迎你,挽留你。
⑪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
⑫今夜,我想念母亲。可是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得东倒西斜。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
⑬母亲,今夜我们梦中相见。
(选自《辽宁青年》2014年第10期,有改动)
( 1 )作者由“炊烟”回忆了母亲的哪些活动?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
( 4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让我们遨游世界,畅想未来,每天获取不同的答案,书写人生的美好!
请以“答案,我来书写”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得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