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B: 当我们听到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惨绝人寰的刽子手受到镇压的消息时,人人拍手称快。 C: 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 如果不想迷失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就必须择善而从,在真理的引领下前行。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磅礴(bó) 滞留(zhì) 畸形(jī) 杳无音信(yǎo) B: 交卸(yù) 蹒跚(pán) 绯红(fěi) 振聋发聩(kuì) C: 佃农(diàn) 国殇(sāng) 琐屑(xiāo) 情郁于中(yù) D: 颓唐 (tuí) 黝黑(yǒu) 诘责(jí) 锲而不舍(qì)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溉汲(jí) 缥缈(piāo) 钦差(qīng) 木刻(kè) B: 狭隘(ài) 恍惚(huǎng) 蜷伏(quán) 确凿(zuò) C: 菜畦(qí) 粗犷(guǎng) 敧斜(qī) 搓捻(niǎn) D: 掺和(he) 怂恿(sǒng) 蹒跚(pán) 倜傥(tǎng) |
4、 | 在下列选择中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 A: 保尔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B: 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 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被邮差弄丢过。 |
5、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为词牌名,此前所遇“天净沙”、“相见欢”、“如梦令”、“渔家傲”皆为词牌名。 B: 梁启超旁征博引,从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到儒家的《礼记》《论语》,使《敬业与乐业》具体生动而又富有说服力。 C: “冕”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体育竞赛中蝉联冠军即是卫冕成功。 D: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是《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后代用来泛称文学。 |
6、 | 西方荒诞派戏剧的奠基者之一贝克特的代表作是( ) A: 《等待戈多》 B: 《荒原》 C: 《最后一局》 D: 《啊,美好的日子》 |
7、 |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神情与苏、黄不属 C: 属引凄异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
8、 | 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我国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向来不受嗟来之食,可谓傲骨嶙峋。 C: 人们对随地吐痰、乱扔果皮一类小事,一直持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不应该的。 D: 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 , 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
9、 | 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祭祀(sì) 篡改(chuàn) 惨绝人寰(huán) B: 悼念(dào) 杀戮(lù) 振聋发聩(kuī) C: 辱没(mò) 矢志(shǐ) 颠倒黑白(diān) D: 大肆(shì) 呓语(yǐ) 无处遁形(dùn) |
10、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加冠”中的“加冠”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 B: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春秋.上面这幅对联,对仗非常工整。 C: 生活中的假恶丑与真善美相对立而斗争,相依赖而共存,我们不能因为幼稚的爱憎而一味向往、追求那美好而虚幻的世外桃源 . 上面这句话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 D: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上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2 )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
阅读《陋室铭》,完成后面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陋室铭(míng) B: 苔痕上阶绿(héng) C: 草色入帘青(lián) D: 南阳诸葛庐(lú) (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有仙则名________ ②谈笑有鸿儒________ ③可以调素琴________ ④孔子云________ (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4 )文中画线句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扬州的州城(节选)
北宋时扬州的“州城”,只略向南稍加扩展,而蜀岗上的“子城”已成为废墟。
南宋期间,扬州成了江淮地区抗金、抗元的主要战地之一。朝廷命扬州知州吕颐浩在“州城”的基础上修建“宋大城”。西城墙南起砚池经保障河北至长春桥,全长2860米;北城墙在漕河南,西起长春桥,东至高桥以西,全长2100米;东城墙在古运河西岸,北起高桥,南接康山街,全长2950米;城南墙沿用唐“罗城”南城,沿古运河北岸,全长2200米。这座宋大城全部用大砖砌造。
数十年后,为适应军事需要,又在原蜀岗“子城”的废墟上修筑土城“堡寨城”,也称“堡城”。它的西、南、北城垣(yuán墙)大部沿用原“子城”的城垣加以修筑,只另筑了东墙。这座城的周长约5000米,面积1.6平方公里。堡城与“宋大城”相对,其间相隔约一公里,又筑“夹城”以通往来。所以这时扬州一地有三城,即“宋大城”、“堡城”和“夹城”,总称“宋三城”。又因三城形似蜂腰,所以又名“蜂腰城”。宝祐年间堡城重建,因此堡城改名为“宝祐城”。
……扬州出土的宋城遗址城砖中,有不少印有“大使府造”的字样,还有不少城砖印有韩世忠抗金部队的番号和后来抗元部队的番号,这正反映了南宋时建城的军事目的。
南宋期间,扬州成了江淮地区抗金、抗元的主要战地之一。
( 3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又因三城形似蜂腰,所以又名“蜂腰城”。
( 4 )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我们应该努力保护,可最近扬州市区东关街东头的东关城楼却出现了让人担忧的一幕:不少游客和市民将东关城墙当成了攀岩地,纷纷变身“蜘蛛侠”,不仅不雅观,安全问题也让人担忧。请你当回小记者,分别设计一个问题以采访刚刚攀爬过城墙的游客、城楼管理人员。采访刚攀爬过城墙的游客:________
采访城楼管理人员:________
父亲与车
①父亲是位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脱贫致富是他的追求。
②父亲也不是生来就愿意与土坷垃打交道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藏在父亲心中的一个梦想。年轻时,父亲曾告别故乡,怀揣梦想,远去沈阳当铁路工人,天天和火车打交道。但没过几年,父亲就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回乡当起农民,这一当就是一辈子。
③父亲左眼眼眉上有颗黑痣,村里的文化人戏称父亲是有志(痣)之人。父亲生性要强好胜,过日子从来不甘落在乡亲们后面。在生产队吃大锅饭时,一家老小九口人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紧巴。为改善家人生活,父亲用积攒的给孩子们买自行车的钱,买了一辆独轮手推车。这辆车自然成了父亲致富的好帮手。后来,我从母亲口中得知,买房子和翻盖房子的钱,都是父亲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④说来也怪,父亲的命运与车有不解之缘。记得1979年初春的一个清晨,父亲在带领村民打深水机井时,两条腿和一只胳膊被倒塌的井架和转盘重重砸压住。时间就是生命,多亏包村的县领导,派吉普车及时将父亲送到德州的一所大医院,才使父亲获得新生、保全四肢,这车也自然成了父亲的“救命车”。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身残志坚的父亲深知人勤地不懒的朴素道理,一瘸一拐下地干活,顶着烈日收拾庄稼,披星戴月拔草拾粪,乡亲们都夸赞他能干。
⑤父亲一生最钟爱的,要数他的小驴车啦。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在我的老家推开。家中分了十几亩责任田,独轮推车显然已不能满足耕种的需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父亲说服母亲,拿出家中全部积蓄买了一头驴,置办了一辆两轮的小拉车。父亲常说,当农民的不怕吃苦受累,就怕一辈子总受穷,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舍得投入,购买先进的生产工具。父亲是全村公认的“种田能手”,自从有了小驴车,父亲种起田来格外起劲儿。春耕、夏管、秋收、冬藏,交公粮、卖余粮、赶集市、串亲戚,小驴车几乎天天都和父亲形影不离。特别是每到农忙时节,父亲的小驴车和乡亲们的小驴车,都会在希望的田野上,汇聚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父亲爱车更爱驴,和驴成了无言的好朋友,就是寒冬腊月也坚持每天起夜给驴喂料,平时从来舍不得用鞭子抽打驴。小驴也懂得回报主人,很听父亲使唤,干起活来特卖力气,从不使性子、尥蹶子。现在想来,当年,父亲是把对家人的爱,都寄托到小驴车上去啦,因为小驴车承载着全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大梦想啊!
⑥小驴车用处很多,也是家里重要的交通工具。1996年春节,我和爱人带着女儿从石家庄回衡水老家过年。父亲一大早就赶着小驴车到汽车站迎接我们,恐怕到晚了让我们挨冻。我们坐上小驴车后,父亲一声“嘚———驾”,小驴车载着满车的欢喜向家中驶去。一路上,生来就沉默寡言的父亲,兴奋地说个不停:“家里装了土暖气、换了大彩电、通了自来水,也过上了像城里人一样的小康生活。”“咱家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你们只管安心工作,不要总牵挂家里的事。”听着父亲的话语,我们感到小驴车赛过豪华车,心里暖融融、美滋滋的。
⑦2012年春节前,我开着自己家买的“途观”回老家,接年近八旬的父亲到省城过年。望着停在家门口的车,父亲转了一圈又一圈,看着稀罕。坐在开着暖风的车里,父亲异常兴奋,打开了话匣子:“我想都没想过,这辈子还能坐上自己家的小汽车”“当年你们回家过年,坐的是四面透风的小驴车;现在我去省城过年,坐的是有暖风的小汽车”“有党的富民政策,现在的日子真好,活着比嘛都强”。
⑧父亲几年前走了,他心爱的小驴车早已被现代农机具替代,家中的土地也已被来城里打工的姐姐流转给种田大户。但每每回想起父亲的小驴车,总会勾起我对故土浓浓的乡愁和对他老人家的深深思念。
(选自2018年6月6日《人民日报》)
( 1 )通读全文,梳理情节,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恰当内容,以展示父亲与车有关的命运。________→吉普车使父亲获得新生、保全四肢→________→父亲坐着“途观”小汽车去省城过年
( 2 )文章第④段采用了何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作文。
请你以“近在眼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文体规范;不要出现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