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初中部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陨落”“消失”“愿意”“勾当”都是动词。
B: “雨后春笋”“感谢生命”“提纲挈领”“非常坚强”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 “文博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要在中国找文化投资、文化项目、文化产品,就到文博来’的市场氛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文博会形成氛围”。
D: “《特警力量》的收视率再创新高,是因为它不仅让观众目睹了特警战士的风采,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这个复句的第一层是递进关系。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 书信和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非内容上。在书信中,可以记叙事情,描写景物,说明事物,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对人生和社会的议论。
C: 课文《马》的作者布封是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著有《自然史》和《昆虫记》。
D: 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成了对“人类”社会的无情鞭笞——比如,格列佛对英国士兵的解释是:“一只受人雇佣、杀人不眨眼的耶胡,它杀自己的同类越多越好。“
3、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贻误 显郝 莫明其妙 锐不可当
B: 风糜 斑驳 迥然不同 打报不平
C: 绮丽 踊跃 碌碌无为 忍俊不禁
D: 决择 精髓 无精打采 受益非浅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 小说一般有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三个要素,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
C: 《芦花荡》是我国现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
D: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本单元我们还学了他写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B: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C: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D: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成名作品是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首诗发表时也是他第一次署名“艾青”。他的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统编中学语文教材。
B: 20世纪30年代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高峰期。这一时期,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光明”的歌手。
C: 1978年以后是艾青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期。诗人“归来”后,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有《鱼化石》《镜子》,长诗《光的赞歌》。
D: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出自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7、关于“议论文”,下面各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观点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B: 议论要言之有据,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起推敲。
C: 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你的观点。
D: 驳论必须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
8、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21·世纪*教育网
B: 《最后一课》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的作品,课文以德国与普鲁士的战争为背景,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师生上最后一堂母语课的情形。
C: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咂摸出平淡生活味,琦君的一杯《春酒》浸润着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D: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同志的名篇。上阕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下阕纵论历史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 )
A: 那轻,那(pīng)婷,你是,鲜(yán)/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
B: 这令人惊(hài)的杰作,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C: 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kūn)菜,但这些顾客大抵没有这样阔(cuō)。
D: 我是你(cù)新的理想,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wō)。
10、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语言也是人们生活中沟通心灵、传递友善的工具。
B: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为解决世界经济当前面临的问题寻找方案。
C: 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武汉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D: 随着云梦东站高铁站的投入使用,使云梦人的未来与高铁密不可分。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江上晚泊

【唐】左偃

寒云淡淡天无际,片帆落处沙鸥起。

水阔风高日复斜,扁舟独宿芦花里。

( 1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后两句展现的画面。
( 2 )这是一首写景好诗,“景中融情”是它的特点,请你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③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④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谪:这里指被贬官。②昧爽:天将亮。③洎(jì):等到。④趺(fū):脚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执书立窗下 ②如者十四年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 3 )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完成下面小题。

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

①张定宇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金银潭医院是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目前收治的全部为转诊确诊的患者。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开始,张定宇和金银潭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超负荷地工作着。

②张定宇是一个渐冻症(注)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里,张定宇往往凌晨刚躺下,就得爬起来接无数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③1月24日,除夕夜。晚8时许,张定宇接到武汉市卫健委的电话,解放军海陆空三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上海、重庆、西安三地乘军机星夜驰援武汉医疗一线,于当晚23时44分抵达武汉天河机场;其中,陆军军医大学150人医疗队将奔赴金银潭医院。晚10时许,张定宇再次接到电话,上海医疗队136名医护人员将于第二天凌晨2点抵达武汉,并进驻金银潭医院。马不停蹄地安顿完陆军军医大学和上海医疗队住下,已是25日凌晨3点。

④1月25日,大年初一。“腾空病区的两层楼面,搞好消毒与清洁!”一大早,张定宇就开始为进驻的上海医疗队调整空间排布。“夜里还有一批病人要转过来,估计今天要达到70多人。”晚上,张定宇从会议室的窗户望出去,不远处的南楼、北楼和综合楼,21个病区,灯火通明。

⑤1月26日,大年初二。晚上9点,57岁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带着疲惫,一瘸一拐走向记者。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您家莫急莫急,在医院门口?我马上安排人出来接。”“搞快点,搞快点,这个事情一刻等不得,马上就搞!”一小会儿,他接打了6个电话,整个走廊都能听到他在喊。下午1时,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成建制接管该院两个病区,第一批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20名患者转入。下午2点,上海医疗队正式接手武汉金银潭医院老病房,共两个病区约80张床位。晚11时,金银潭医院当天接收53名转诊患者,累计收治患者657人。

⑥张定宇的双腿,上下楼越来越艰难了,腿真的跟冻住了一样。火线奋战,张定宇兵不卸甲、马不停蹄。“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提起与病毒争分夺秒的29天中内心最艰难的时刻,眼前这位硬汉,忽然湿了眼眶。

⑦就在他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张定宇的爱人在武汉第四医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第一线;1月13号那天,她觉得有些喘,第二天,她悄悄去医院检查,确诊已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随后入院。分身乏术的张定宇,忙得一连几天都顾不上去医院看一眼。1月15日凌晨一点多,在下班赶往医院的路上,张定宇的脸颊忽然一阵滚烫,那是止不住地往下淌的泪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

⑧疫情还没发生前,有空的时候,张定宇会去徒步。他说他很珍惜还能走路的时间。而眼下,他要与命运叫板,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与希望,托起无数人的生命与健康。

(根据网络资料,有删改)

注: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无药可治。早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渐渐地,就会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直至产生呼吸衰竭。

( 1 )文章展现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将下面的画面补充完整

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里,张定宇院长办事________;在________时,张定宇院长马不停蹄;在得知妻子感染新冠病毒,自己却不能照顾时,张定宇院长________。

( 2 )阅读第⑦自然段,你想到的问题是什么?请把这个问题写出来,并结合这段的内容简要说明产生问题的原因。
( 3 )结合文本内容,为张定宇写一则颁奖词。(80字左右)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爱与孤独
①爱和孤独是人生最美丽的两支曲子,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爱的心灵会孤独,未曾体味过孤独的人也不可能懂得爱。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孤独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
②不止—位先贤指出,—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则是最可怕的痛苦。所谓分享和分担,未必要有人在场。但至少要有人知道。永远没有人知道,绝对的孤独,痛苦便会成为绝望,而快乐——同样也会变成绝望!
③交往为人性所必需,人生之常态,而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我相信,前—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它是马丁•布伯所说的那种“我与你”的相遇,既充满爱,又尊重孤独;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熙熙攘攘的利害交易,它如同尼采所形容的“市场”,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相遇是人生莫大的幸运,在此时刻。两颗灵魂仿佛同时认出了对方,惊喜地喊出:“是你!”人一生中只要有过这个时刻,爱和孤独便都有了着落。

( 1 )本文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内容?

( 2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藏在心中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セ曾经沧海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