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恪尽职守(kè) 戛然而止(jiá) 剽悍(piāo) 拂晓(fó)B: 深恶痛疾(wù) 锲而不舍(qì) 阴霾(mái) 胆怯(qiè) C: 鳞次栉比(zhì) 销声匿迹(nì) 狡黠(jié) 澎湃(pài) D: 孜孜不倦(zī) 惟妙惟肖(xiào) 颤栗(zhàn) 炽热(chì) |
2、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薄(bò)暮 徙(xī)倚 汉塞(sài) B: 驱犊(dú) 东皋(gāo) 采薇(wēi) C: 鹦鹉(wǔ) 燕(yān)然 啄(zhuō)春泥 D: 荆(jǐng)门 仍怜(lián) 白沙堤(dī)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天穹 狩猎 深恶痛急 藏污纳垢B: 馈赠 真谛 相形见绌 冥思遐想 C: 迁徙 禁锢 粗制烂造 精巧绝伦 D: 黝黑 璀璨 黯然失色 翻来复去 |
4、 | 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天高日丽、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 |
5、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关头,起兵抗元。 B: 第二联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历经艰辛危苦,动荡不安。 C: 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D: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
6、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荆棘 垦切 鞠躬尽瘁 语无轮次 B: 谣言 感慨 妇儒皆知 悲天悯人 C: 暑名 恩惠 珊珊来迟 热泪盈眶 D: 监督 仰慕 忍俊不禁 惊心动魄 |
7、 |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谓谁 谓:为,是B: 佳木秀而繁阴 秀:秀丽 C: 醒能述以文者 述:记述,写下 D: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以……为快乐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每天早晨,他都要跑到公园里抑扬顿挫地背台词。B: 当西方世界还在经济危机的迷雾中彷徨,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首先传导出经济复苏妙手回春的强烈信号。 C: 那次的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真叫人深恶痛疾。 D: 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风光旖旎,美不胜收的襄阳古护城河,那真是惬意无比。 |
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B: 曹刿与同乡人的对话,表明“请见”的原因。 C: “齐师伐我”中的“伐”是攻打的意思。 D: 鲁庄公和曹刿都认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
10、 | 下列各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红绫 蝉蜕 窗棂 麻木不仁 混为一谈 B: 鸟啭 褴褛 安祥 披蓑带笠 饥肠辘辘 C: 缘委 鹦鹉 惩戒 波光粼粼 顷盆瓢泼 D: 云霄 弹簧 遐想 呼朋引伴 忘下断语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节选)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1 )画线句一问一答,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2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一句所呈现的景象。 |
阅读《满井游记》,解答后面题目。 ①土膏微润 膏 ②泉而茗者 茗 ( 2 )下面句中加线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A: 局促一室之内 B: 乃记之而去 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 实是欲界之仙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4 )作者说:“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你对此有何体会或启发。 |
秋天的怀念 ,回答相关问题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底层情话
从维熙
①那是今年年初,我收到一个寄自江西农村的快递邮包。我十分惊愕,因为江西没有我的亲友,打开包裹一看,是一块腌肘子。查看快递单,寄件人叫吴成丰。就在同一天,我去值班室取报纸的时候,值班人员又递给我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湖南女孩送来的,上楼找我见我不在,便把包裹放在这儿了。我打开一看,是两条湖南产的鱼干。
②这两件意外的事儿,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快意。之所以如此,因为这是来自遥远南方的情意,赠物人都是年轻的打工族。
③给我送咸鱼干的女孩,是我们楼下餐馆的服务员,想必是她春节回乡探亲归来,给我带了家乡特产。平日,我常到这个小小餐馆独饮,随手带去的报纸和刊物,便顺手送给她。她是湖南岳阳地区的高中生,为谋生到北京来打工,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我想,给她一些报刊能让她与文化相伴,聊以充实枯燥而单调的生活。
④而今,我想她送来的家乡特产,可能是对我的一种答谢吧。
⑤通过邮政快递送来猪肘子的打工者吴成丰在邮件附言中说,年底家里杀了一口肥猪,便邮来刚刚腌好的猪肘,让我尝尝鲜。我想,农村生活相当清苦,杀上一头猪过年,我怎么能接受这沉甸甸的馈赠呢。但是东西已经邮来了,退回去,无疑会伤害他的心,不退回去,那猪肘子让我和妻子如何下咽?妻子想出了一个办法,按快递单上的地址给他家寄去200元钱,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上几天,那200元钱又被寄了回来,吴成丰在汇款附言里写上了这样的话:“老师,你们关心过我的冷暖,给过我精神上的火光,我家虽然很穷,但不能花你们的钱。”我和妻子都愣住了。
⑥吴成丰是装修队里的一个油漆工,我和他的相识,缘起于去年冬天他为我粉刷书房。那是一个北风呼号的日子,室外温度已然降到了零下10度,妻子看见小吴只穿着一件单衫,冻得直流清鼻涕,便把我的一件羊毛背心送给了他,让他立刻穿在身上。这个小吴当时挺惹我生气的,他说他不冷,死活不肯收下这件暖身之物,直到我发了脾气。我觉得这个小青年的自尊心强得有点出格,内心深处似乎对社会有某种仇视。于是,我主动找他聊天,他对我倾吐的话,让我对打工族生活之艰辛,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最最让我想象不到的是,他还是个文学迷——他给我带来了他写的两本厚厚的杂记,其中有对当今诗词的针砭,有对为富不仁者的嘲讽,有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⑦我与他聊写作,谈人生。有一天,我特意到民工们同住的屋子里去看望他,并给他带去一些稿纸和几本书籍。书籍中有我初涉文学时的感悟《文学的梦》,有刚出版不久的长篇小说《龟碑》。在《文学的梦》的扉页上,我特意把英国作家萨克雷在小说《名利场》中的经典之句送给了他:“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我说:“这几句人生格言曾给过我生活的勇气,现在我转赠给你。记得小吴读了这几句话后,立刻对我说:“这对我太重要了,谢谢你,从老师!”
⑧我曾问过自己:那么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打工者,你行善行得过来吗?这显然不现实,然而我的信条是,只要让我碰上了,就不能视而不见,要尽可能地给他们一些温暖。
⑨仔细推敲起来,这似乎是一种精神上的本能,不仅与我出生在农村有关,更与我后来经历过的二十年的底层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如果今天的我突然变成只会向上看天,而不会向下看地的“势利眼”,那就是精神的解体和灵魂的堕落!
⑩如今这样一群看似最不光鲜、微不足道的一群人,也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有着他们细腻美好的情感,他们的内心充满着爱,这让我更觉得快慰。
⑪但愿城市中的文化人也能“向下看”,更多地关注这些打工族的生存状态。
【注】从维熙,当代作家,曾任小学教师,报社记者。1956年开始专业创作。
( 1 )阅读全文,第②段“我”感到很快意,其原因是________( 2 )从记叙顺序看,第③段属于________ , 其作用是________。( 3 )细读第⑥、⑦段,第⑤段中“你们关心过我的冷暖”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给过我精神上的火光”具体作用表现在________。( 4 )谈谈你对第⑨段画线句的理解。( 5 )对文章标题“底层情话”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有朋友同行,我们能坚韧的度过难关;有书籍同行,我们变得睿智聪颖;有宽容同行,我们不再睚眦必报;有困难同行,我们会更加坚强……请以“与 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充题目;②角度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抄袭;④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⑤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