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市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 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 《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高傲自负,自不量力的人们。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的作品源远流长:《诫子书》谆谆告诫儿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三顾茅庐》表达了对刘备赏识的感激之情。
B: 《陋室铭》与《爱莲说》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和周敦颐,他们皆属“唐宋八大家”,题中的“铭”与“说”在古代都是一种文体,可叙事,可议论。
C: 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第五幕,屈原就用了大量的独白表达了对风、雷、电的赞颂。
D: 法国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与德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表现手法异曲同工,都是通过人物前后态度行为的转变折射社会现实,前者反映人情冷暖,后者体现家国情怀。
3、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③②⑤④
C: ⑤③④②①
D: ⑤④②③①
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来湖北博物馆看越王勾践剑的观众络绎不绝
B: 辽宁男篮夺冠后,一系列庆祝活动戛然而止 , 队员们进入休假状态。
C: 近五年来,盘锦乡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D: 《非凡匠心》节目试图将“工匠精神”通过鲜活的电视画面进行表达,在潜移默化中鼓励人们在钟爱的领域做到极致和非凡。
5、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沾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B: 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C: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畴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D: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契而不舍。
6、团圆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小辉想选一副对联表达心意,下列对联中最适合的是( )
A: 九州骨肉同龙脉 两岸三通锦绣春
B: 两岸三通锦绣春 九州一统团圆月
C: 两岸山河共月圆 九州骨肉同龙脉
D: 九州骨肉同龙脉 两岸山河共月圆
7、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纯(cui) 掺(huo) 轻怕重(niǎn) 人忧天(qǐ)
B: 职(chèng) 抽(yē) 怪不经(dàn) 畏罪逃(qián)
C: 然(chàng) 眩(yun) 参不齐(cī) 根问底(páo)
D: 伏(quán) 锢(jìn) 惊失措(huāng) 人听闻(hài)
8、下列各项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 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
D: 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9、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 , 被责令限期整改。
B: 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团员们积极响应,无独有偶 , 他也报了名。
C: 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D: 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小说集《朝花夕拾》,他的散文集有《呐喊》《彷徨》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
B: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文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思,思绪。
C: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春》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鉴赏。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阅读古诗,请你根据所提供的策略,赏析本诗借景抒情的手法。

借景抒情手法赏析策略:

(明确)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饮三大白而别 // 人所难
B: 湖中人鸟声俱 // 巘多生怪柏
C: 湖中得更有此人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D: 金陵人 //非曲直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 3 )本文作者的“痴”表现他在“ ”的情况下,在“ ”时分,划一条小船,“ ”去看雪。(用原文句子或词语回答)

( 4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
B: 本文是一篇游记,叙事是行文线索,“到亭上”“ 及下船”,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C: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D: 作者通过追忆一次在 西湖诚舟看雪的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念和感伤的情怀。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鲁迅的《社戏》一文节选.完成小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 1 )从人物欣赏的角度,说说你阅读了第①段划线句子后的发现。

( 2 )品味划线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 3 )第2自然段中“两岸的豆麦……但我却还以为慢”属于景物描写,对于其作用,有4种不同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歌颂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B: 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C: 写美丽景色用以衬托船航行得快,表现出农家孩子划船技术的高超。
D: 写航行的速度及“我”在看戏前急切而愉快的心情,表现“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亲爱的老椿树
①她总是沉默的,安静而持重,恬淡而从容,不发一言,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②她也高大、庄严,需仰视,才能看见她庞大的树冠,以及她重重叠叠、密密实实的枝叶。
③我说的是我童年的老椿树。她站立在我家小小的院子里,应该是我家里最安静、也最高大的一员了。她比我大了好多呢。她是我的朋友,我叫她亲爱的老椿树。
④父母是把她许给了我的。他们经常说,等我长大了,要把她伐掉,打成崭新的桌椅、漂亮的橱柜,给我,当嫁妆。父母说的时候,我还小,还不知道羞涩,只是记住了,她和我,有了另一种美好的关联。
⑤老椿树是我整个童年生活影像的安静的背景,美丽的旁证。我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她的关注之中。我在她脚边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我在她身旁摔泥巴、捏泥人,我在她绿阴下读书、识字、写作业,我在她安详的庇护下剥玉米、看弟弟、听满嘴漏风的奶奶讲老掉牙的故事……我觉得,她幽绿的叶子就是一只只美丽亲切的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看着我的欢喜,也看着我的孤独;看着我的幸福,也看着我的忧伤。
⑥我打心里喜爱她,依恋她。我喜欢仰起小脸看她,喜欢从她密实的枝叶里偷窥太阳的踪迹。我偷窥时,那层层叠叠的叶儿影儿便都安静地印在了我的脸上。
⑦欢喜是有的。我是说,我的这棵亲爱的老椿树。当燕子在她的枝梢上小憩,喜鹊在她的枝桠上俏立,麻雀在她的枝叶里藏身……我觉得,我看到了她的欢喜,她的微笑。于是经常地,我喜欢抱住她,抱住她丰腴壮实的腰身,感受她轻轻的颤栗,那是幸福的颤栗。
⑧寂寞也是有的。当然,我还是说,我的这棵亲爱的老椿树。当我抱住她的时候,我仿佛也能感受得到,并且,我还感觉,她把她的寂寞,也轻轻传递给了我。
⑨无论是欢喜,还是寂寞,我乐意想象,它们都在我亲爱的老椿树那树干的年轮里最里面的一层,不为人知地、安静地生长着,只有我才觉察得到。
⑩月光下,我爱静静地依着门框或者搬一个小木凳坐着,看小院里一地的椿树树影,如花,似锦,真是像极了村里女子结婚缝制的锦绣的被面,很喜庆,很奢华,当然,也很美。如果有微风,那满地的树影便轻轻地动了起来,感觉整张锦绣便飘了起来,飘了起来,像老电影。多么美好而富有梦幻气息!我久久地陶醉其中。那时,还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可看的,似乎只有电影,老的黑白的电影,可是电影放映队一年来不了几次。但有一地的树影,也好。我满足地看着一地的树影,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童话。虫鸣声,从小院的各个角落里冒出来,此起彼伏。满地的树影是我的老黑白电影,虫鸣的合奏是老电影的配音,我的梦想在上演……
⑪后来,我们家又盖了大的敞亮的房屋,有了更大的院子,院子里也有了更多的树,枣树、梧桐树、香椿树、苹果树……只是没有了老椿树。老椿树守着老屋,我们住在新屋。
⑫后来,老椿树没有成为我的嫁妆。但她还是被伐掉了,被卖给了木材商人。卖掉老椿树所得的那一小叠纸币,凑足了我去外地上学的学费。我亲爱的老椿树,还是因为我而倒下了。
⑬再后来,老屋也没有了,小院也没有了。
⑭老椿树、老屋、小院,都只能被我,一一地安放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⑮哦,我亲爱的老椿树!(作者雨兰,有删改)

( 1 )作者从小与老椿树相伴,老椿树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童年记忆,带给她丰富的内心感受。阅读文章④-⑫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和老椿树相关的记忆“我”的内心感受
美好、亲密
我在老椿树陪伴下度过整个童年生活
我爱在月下看老椿树的一地树影
遗憾、感伤

( 2 ) 结合⑦-⑨段内容,回答两处“抱住”写出了什么?

( 3 )结合第⑩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把“小院里一地的椿树树影”写得生动可感的?(不超过15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骄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彁:舉卋冇雙”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