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景山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diàn)污 (páo)制      抽(dì)    文绉(zhōu)
B: (shàn)笑 奔(sànɡ)    别(shù)  鸟(tún)目
C: (shǔn)吸 (yàn)气 (jī)角 水门(tīnɡ)
D: (lǚ)着     气(fēn) 门(méi) (kuài)子手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漫步田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

②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③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④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地不曾消逝。

A: ④②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③④②①
D: ②①④③
3、下列句子表达规范、意思清楚的一项是( )
A: 不可以不否认,只想得到不想给予,只知索取不思回报,并非个别现象。
B: 非常时期,重罚治陋习,已经把“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上升至政府行为。
C: 只有燕子在空中飞得很高,看上去很小很小,那就会有好天气。
D: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9年4月15日,法国的巴黎圣母院起火,无情的大火给这座数百年历史的古迹带来了严重的损毁。即使大量文物得以抢救,但是教堂顶部基本上已被焚毁,标志性的塔尖更是已经倒塌。(“即使”和“但是”搭配不当,将“即使”改为“虽然”)
B: 近期,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终维权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达成换车补偿等。(在句末加上“和解协议”)
C: 人们都知道,在飞机翱翔蓝天之前要经过复杂的研制过程。一架新机的诞生必须经过试飞、设计、论证和试制阶段,飞行试验是其中周期最长、环节最多、风险最大的阶段。(“试飞、设计、论证和试制”改为“试制、试飞、设计和论证”)
D: 繁忙的城市,需要适度的“睡眠”。我们在追求城市繁华的同时,也要减轻不必要的喧嚣,避免片面追求“不夜城”而忽视“宁静”对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减轻”和“喧嚣”搭配不当,“减轻”改为“减少”)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B: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自从见不到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C: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D: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寻找张怀民。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躁热 灸烤 禁锢 坦荡如砥
B: 诘问 荣膺 隧道 老骥伏枥
C: 桅杆 慷概 追溯 簌簌落下
D: 辐射 燎原 震悚 一愁莫展
7、

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璧,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
B: 这时他只想休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
C: 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D: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偿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8、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B: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 在斯诺眼中周恩来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
D: 斯诺眼中的朱德愉快爱笑,率直爽朗,才智过人,爱惜部下,大公无私,乐观豁达。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 位于张家界大峡谷的世界首座斜拉式高山峡谷玻璃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高的全透明玻璃桥之一。
C: 会议提出,要提高三四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
D: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10、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排比)
C: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D: 在灾难面前,我们能对受灾的同胞置之不理吗?不能。(设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曲中“古道西风瘦马。”句中“瘦”表现了游子的________神情。
( 2 )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 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C: “天净沙”是这首曲的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 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已】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 1 )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 蒙辞军中多务 或钱币乞之
B: 若 孰毒之乎
C: 过 及鲁肃寻阳 人恒 , 然后能改
D: 见往事耳 有时
( 2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过:________ ②诣:________ ③就:________ ④悉:________

( 3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于 是 又 为 择 师 使 辅 导 之 其 操 心 率 如 此

( 4 )句子翻译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 5 )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

( 6 )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 7 )通过两篇文章的了解,你觉得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坚持不必到底

李愚

①一只蚂蚁沿着光溜溜的瓷砖墙往上爬。一次又一次,它摔了下来;一次又一次,它又执著地努力向上爬去。一个人看到这一幕后感慨道:“多么坚强勇敢的蚂蚁,失败了毫不气馁,继续向目标努力。”另一个人看到后则感叹道:“多么愚蠢可怜的蚂蚁,简直太盲目了,假如它改变一下方式,也许很快就能到达目的地。”

②面对生命里不期而遇的挫折,我们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沿着既定的路继续走下去,不屈不挠;一是当道路堵塞时,换一个方向实现生命的突围。对前者,我们曾奉献过太多的掌声;对后者,我们常冷嘲热讽,说这样的人是懦夫,他们只知道投机取巧。然而,生活一次又一次用铁的事实嘲笑了我们的偏执与无知——它一次次地让后者品尝成功的甘甜

③十八世纪,天花这个可怕的瘟疫在整个欧洲蔓延,还被勘探者、探险家和殖民者传播到了美洲,人们因为天花难以遏制的传染而惶恐。英国著名医生爱德华·琴纳忙于解决天花这个难题,他研究了许多病例,仍未找到可行的治疗办法。后来,他把思路放到了那些未染上天花的人身上,最后终于从挤奶女工手上提取微量牛痘疫苗,接种到一位八岁男童的胳膊上。一个月以后的试验结果证明,他找到了抵御天花的武器。琴纳由此而成为“天花疫苗接种的先驱”、“免疫学之父”。

④其实,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当我们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时为何不换一种思路呢?一条道走到黑往往不是明智之举,“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换一个方向,拐一个弯儿,你就能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困境往往意味着一个潜在的机遇,关键就看你有没有发现机遇的那双慧眼

⑤生活要求我们学会争取,也要求我们学会放弃;要求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坚持,也要求我们在另一些事情上退让。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最终什么也不会得到。

⑥坚持不必到底,我们既要坚持该坚持的,又要放弃该放弃的。坚持该坚持的是执著,坚持不该坚持的是无知;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懦弱,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愚蠢。

(有删改)

( 1 )本文第③④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有( )
A: 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B: 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C: 对比论证、事实论证
D: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 2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画线句的意思是:面对不期而遇的挫折,我们如能适宜地调整方向就会一次次地取得成功。
B: 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往往”一词删掉后不影响整个句子意思的表达。
C: 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文章第①段提出问题,引出中心论点。②③④段分析问题,论述了论点。第⑤⑥段解决问题,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台风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严重千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这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泙衡。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髙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岀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江海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往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选自2012年9月下半月《百科知识》,有删改)

( 1 )下列有关“台风”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它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其带来的狂风暴雨常给人类造成重大损失。
B: 台风带来的降水占东南亚各国和美国等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是这些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而且台风降水量占降水总量的比重还将不断增大。
C: 台风造成的海水上翻,将江海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卷上来,使鱼饵增多,有利于鱼群生长。
D: 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许多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
(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如果没有了台风,人类就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B: 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
C: 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增强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D: 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持续的时间在数小时到一两天不等,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 3 )结合文段内容,简要概括台风为人类带来的功劳和益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_________,谢谢你
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都会得到许多关心、帮助,我们要感谢的也许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也许是一件事、一个物……让我们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学会感谢那些给我们生命以帮助的人、事、物吧!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从生活中选材,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标点使用规范,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繁华落尽花落执何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