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吃惊地望着他,这哪里还是刚才那个低眉顺眼的乖孩子,完全是个野蛮小子。 B: 他妹妹生病住院,他父亲又让汽车撞伤了,真是祸不单行啊! C: 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等不文明行为。 D: 这个段子,他早已烂熟于心,表演时栩栩如生。 |
2、 |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 B: 《荷叶·母亲》作者冰心,选自《繁星》。 C: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著有《往事》《春水》等。 D: 泰戈尔,著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 被定为印度国歌 |
3、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B: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C: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D: 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艰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 |
4、 | 下列句子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明的自我介绍很精彩,台下的同学们不可抗拒地鼓起掌来。 B: 运动会上,同学们各得其所。运动健将们参加比赛,啦啦队员们都是文艺活跃分子。 C: 陆新生日那天收到爸爸的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真令他喜出望外。 D: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5、 | 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 C: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我们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选自这本书。 D: 《格列佛游记》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车迟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尖锐地驳斥了为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辩护的一切思想企图。 |
6、 | 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此而荒废学业的例子。B: 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机密的性质而鲜为人知。 C: 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D: 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
7、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 隐曜(yào) 解剖(fǒu) 抑扬顿挫(yì) B: 横柯(kē) 不逊(xùn) 发愣(lèng) 深恶痛疾(è) C: 禁锢(gù) 犀利(xī) 衔觞(shāng) 广袤无垠(mào) D: 彷徨(fáng) 鞭挞(tà) 胆怯(què) 长吁短叹(xū) |
8、 | 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让我们对中国民俗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去掉“让”) B: 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在“挪用”后添加“的现象”) C: 中国在不久前的高调军演,就是向西方乃至世界说明,大陆拥有打击“台独”的足够军事实力。(将“说明”改为“声明”) D: 能否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识字的要求。(去掉“否”) |
9、 |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进入初三,繁冗的作业有时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但如果你心无旁骛、孜孜不倦地学习,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之中,化苦为乐,以气冲斗牛之势“披荆斩棘”,那么你一定能够乘长风,破巨浪,迎来美好绚烂的明天。 A: rǒng wù dǒu jí B: chén máo dòu jì C: chén máo dǒu cì D: rǒng wù dòu cí |
10、 | 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 艾青最真切的诗情大多是献给中国农民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一个地主阶级叛逆的儿子献给中国大地上善良而不幸的普通农妇的颂歌。 B: “忧郁”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征的基本要素之一,渗透了诗人的灵魂,在大多数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C: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太阳的意象表达了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D: 艾青十分注意锤炼诗句的韵律,因此他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着音乐般的节奏。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小 雨 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 1 )一二句中,哪几个词语照应了题目中的“小”?( 2 )简要分析第三句中“妒”字的妙处。 |
阅读答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影布石上(发布) B: 以其境过清(凄清) C: 往来而不绝者(断绝) D: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 2 )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乃记之而去 B: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 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D: 何陋之有(《陋室铭》) ( 3 )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 【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 C: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 【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 4 )把“文言文阅读” 【甲】【乙】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②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
麦黄黄杏黄黄
李翔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
③父亲做过多年的麦客。每次回来,他都会喜形于色地打开挎包,伸手抓出黄亮黄亮的叫人一见就直流口水的杏子分给我们。“咔嚓咔嚓”地嚼着杏子的时刻是多么舒心美妙呀!
④自打父亲离家后,妹妹每隔两天就仰起小脸问母亲:“爸爸啥时回家呀?”母亲摸着妹妹的羊角辫说:“去地里看看,啥时麦子黄了,你爸爸就回来喽!”我和妹妹便飞跑到山顶的地里去看麦子。可那一片片的麦地跟周围茂密的灌木丛一个颜色……
⑤下过一场透雨,接着又暴晒了好多天,麦子真的熟了。村里出去做麦客的人相继回了家,可父亲一点消息都没有。母亲急了。
⑥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我家的麦子能搭镰了,若再等下去……母亲心焦似火。第二天一早,母亲带领我们上了地。整整折腾了三天,才勉强割了三亩来地。母亲心焦了。
⑦第四天天快黑时,跟在身后拾麦穗的妹妹突然举起小手喊道:“快看呀,爸爸回来啦有杏子吃啦!”我赶快抬起头看,不见人影,却忽然发现身后未割的麦子一阵潮水般涌动,有人在麦浪里伏腰挥镰。“哦!是爸爸,爸爸回来啦!”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叫出了声。母亲两眼霎时湿润了。父亲很快赶了过来,在他身后排着一列士兵般的麦捆子,一件件扎得结结实实、整整齐齐的。父亲对我们苦涩地笑一笑,淡淡地说:“路上耽搁了,回来晚了……”
⑧我骤然觉得父亲陌生了许多,才二十来天工夫好像隔开了好多年,蓬乱的长发上蒙着厚厚一层尘土,颧骨山崖般凸出来,脸颊水坑一样陷进去,暗淡无光的眼珠一下子掉进了又深又大的井口似的眼眶中;裤腿裂开一道大口子,一尺来长的灰布条有气无力地耷拉在膝盖上。妹妹兴奋地一把抓住挎包翻了个底朝天,见什么也没有,“哇”的一声哭了。父亲擦把汗,手笨拙地伸进瘪瘪的裤兜,费力地摸索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他提起袋子一角小心翼翼地往手心里倒,骨碌一下滚出一个黄澄澄的大杏子。父亲用手掌托着这颗孤独的杏子,仿佛托着一座巍峨的大山,手微微有些颤动,好大一会才嗫嚅着说:“活难寻……没挣下钱……生了病……买了一颗……好赖尝一点……”说着父亲把杏子给了妹妹。妹妹反倒不好意思起来,用婆娑的泪眼看看手里的杏子,走到母亲跟前举着杏子说:“妈,你吃吧。”母亲把杏子凑到唇边轻轻沾了沾,然后塞给了我。我紧紧地攥住这颗温热的杏子,望着父亲那张瘦削、苍凉又略显惭愧的脸,悲切地说:“爸爸,还是你吃吧,我吃杏仁。”父亲接过杏子在牙上碰了碰,说:“多好的杏,真甜哩。”父亲说着把杏子随手给了哥哥。哥哥小心地用门牙微微咬破一点皮,舔舔舌尖,咂吧咂吧嘴,又塞给了妹妹。
⑨原来,那年渭河沿岸有了不少收割机,雇麦客的人少了,父亲没找到活。正要回家,遇到一个孤单无助的老婆婆。父亲二话没说,一口气帮老婆婆收割、拉运、碾打完毕,没收一分钱。返回的路上淋了雨,发烧了。父亲用仅剩的一分钱买了这颗杏子揣在兜里,赶了两天两夜的路,才回到二百多里外的家。
⑩那颗杏子在妹妹手心里宝贝似的攥着,到第二天晚上才吃完。第二年春天,我家门前的院子里长出了一棵小小的杏树苗。至今,那棵杏树还长在我家的院子边上,长在我的记忆里。
(文章有改动)
( 1 )第⑦段中,“父亲”为什么“苦涩地笑”,又“淡淡地说”?《回忆我的母亲》(片断)
朱德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A ,这种B ,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C 。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 1 )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句子(用文中语句回答)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 3 )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我真的很不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马丁·路德·金自传》
要求:
①请先选题,然后再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字数不少于600 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