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 ④③①⑤②B: ③②⑤①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④⑤①③②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那是一个寒风料峭的严冬日子,那间屋子冷若冰窖,我们身体上穿着大衣,还冷得头皮发麻。B: 电影《无极》上映以后,郭敬明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C: 一个人在学习与生活中是否浮躁,关键在于他的使命感、理想志趣及品格修养强不强。 D: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
3、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B: 一食(shí)或尽粟一石 然后能自强(qiǎng)也 C: 屋舍俨(yǎn)然 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D: 佁(yǐ)然不动 凄神寒骨,悄怆(cāng)幽邃 |
4、 | 下面加横线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冶(zhì) 伶仃(dīng) 瑟(shè)缩 苦心孤诣 (yì)B: 辍(chuò)学 蹒(pán)跚 浩瀚 (hàn) 猝(cù)不及防 C: 绚(xùn)丽 冗(rǒng)长 哽咽(yàn) 乳臭(xiù)未干 D: 嘈(záo)杂 诽(fěi)谤 水浒 ( xǔ) 如醉如痴(chī) |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B: 在鲁迅的笔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百草园有优美的景色,童年的趣事;三味书屋则有严厉的老师,繁重的学习。两种环境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对三味书屋的厌弃。 C: 《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高度概括了莲花的品质,点明了文章的题旨。 D: 科普说明文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中学生,所以一般采用生动说明的方式,而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只要扣住建筑物的特征,按空间方位顺序作平实说明,不须作生动说明。 |
6、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应该主动向老师请教,不耻下问。B: 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 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D: 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难道能不使我们感动得淌下眼泪吗?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喧嚷 重蹈覆辙 亵犊 断章取义 B: 朦胧 脑怒成羞 零驾 润如油膏 C: 襁褓 肃然起敬 禁锢 媚上欺下 D: 憧憬 登峰造极 咀咒 气吞斗牛 |
8、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面面厮觑 红装素裹 一代天骄 顶礼膜拜 B: 鳞次栉比 郑重其是 略输文彩 通宵达旦 C: 原弛蜡象 拈弓搭箭 以章其咎 万贯家私 D: 中流砥柱 轻而义举 恃才放犷 谈笑风声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发酵(jiào) 潜行(qián) 决别(jué) 转弯抹角(mǒ) B: 琐屑(xuè) 两栖(qī) 胆怯(qiè) 应接不瑕(xiá) C: 倔强(jué) 拮据(jū) 颓唐(tuí) 一代天骄(jiāo) D: 取缔(tì) 哺育(bǔ) 烦躁(zào) 暗然失色(àn) |
10、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B: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C: 老师耐心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D: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宋)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 1 )“红稀香少”一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变化,进一步点染了深秋的景观。( 2 )“水光山色与人亲”一句采用了古诗中常见的一种手法,下面选项中没有采用这种手法的是( ) A: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3 )上阙中写到“水光山色与人亲”,下阕又说“似也恨、人归早”,一“亲”一“恨”矛盾吗?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①妾妇之道________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 ③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 ④无违夫子________ ( 2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 ( 3 )孟子否定景春的话的理由是什么?( 4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 ( 5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 6 )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夜半钟声怎么到客船
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这些优美的古诗句都描写了深夜从远处传来的声音,这些诗人为什么都写半夜钟声或乐声,却几乎没有人写正午的妙音呢?这正体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科学现象。
②声音在凉爽的夜晚传得尤其远。夜深人静没有噪音是一个原因,但却并非主要原因。
③光是一种波,声音也是一种波,光会反射和折射,声音同样会反射和折射。当声音发出后,如果在空气中向四面八方的传播速度相同,那么声音就会像膨胀的球一样向外传播,但是,不同位置空气的温度和密度是不同的,而且地面等固体还会反射声波。因此,地面附近的声音不可能像膨胀的球一样四处扩散。
④秋冬季节,夜间的地面和水面较冷,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很低,在一定范围内,越高处的空气温度则越高。而声音的传播与空气的温度有关,空气温度越高,传播声音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声音在从气温较低、传播速度较慢的气层进入气温较高、传播速度较快的气层时,不但会发生折射、反射,还会像光一样发生全反射。大气层中,温度不同的气层有很多,那么,声音向高处的传播就不断遇到阻碍(被反射和全反射)。于是,就像光很容易局限在玻璃光纤中传播一样,声音也很容易局限在冷空气层中传播,很少会透出去到达高空。声音的能量损失就很少,可以贴着地面或江面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声音的强度却没有多少衰减。于是,那悠扬的夜半钟声可以从山上传到客船,可以从此岸传到彼岸,其实在寒冷的天气里,如果湖面或江面结了冰,即使在比较喧闹的白天,人们也可以清晰听到平时听不到的彼岸的声音。
⑤声音在白天传播得特别高。白天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升高,而且越靠近地面,空气温度越高,那么贴地传播的声音速度会大于高空的。当地面附近发出声音时,向地面传播的声波会被地面向上反射,而向上传播的声波能大部分会通过折射进入高空。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人在高空就会格外清晰地听到来自地面的声音,如果唐朝诗人曾坐在热气球里旅行,或许会给我们留下“晌午钟声到云霄”的诗句。也正是由于大部分声波折射向高空,所以白天的声音一般很难听到中午的钟声,不会有感而发了。
⑥奇妙的是,由于声音的折射和反射,白天在适当的地方,还会出现静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人们就发现了奇怪的现象:一门大炮在不断发炮,当有人驱车从数百千米外的远方驶向大炮时,起初还能听到炮声隆隆,但距离大炮近一些的时候,有一段路程里却听不到炮声;再靠近一些,就又听到了炮声。究其原因,很远处听到的炮声是高空大气反射到地面的炮声,近一些的地方既没有高空大气反射的声波,又没有大炮直接传来的声波,所以就形成了静区。再靠近时,大炮的声波直接传来,人又可以听到了。当然这就是声音传播的奇妙之处了。
⑦“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诗句,一语道出了声音喜欢向较凉爽的地方传播的科学事实,真实体现了文学的美感和科学的美妙。
(选自2011年第4期《大科技》,有改动)
秋冬季节,夜间的地面和水面较冷,贴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很低,在一定范围内 , 越高处的空气温度则越高。
( 3 )第⑥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 )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客船上的人一般只能听到夜晚的钟声,而很难听到中午的钟声。【甲】也说“佛系青年”
刘念
①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
②“油腻大叔”还没走远,“佛系青年”又刷屏了。您别误会,跟宗教没有任何关系,就是借这个符号,讲一种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约车,司机到门口也行,自己走两步也行;“双11”,抢着也行抢不到也行;饿了,有啥吃啥,凑合就行;干活,说我好也行,说不好也行……
③无可无不可的“佛系”一夜风行,其实是击中了现代社会的一个痛点:累。一看这文章,心里激灵一下。哪怕扭过头,扒拉两口饭又改文案去了,活不成这样,但也想给它点个赞,转发一下。
④朋友圈中,有一个干媒体的哥们的转发打动了我:工作之外,真想这么干!——请注意,他也向往,但加了一个前提。
⑤这让我想起了乔布斯。同款牛仔裤、T恤衫,可能得有十几条不止。脏了随手一换就得,不在这方面花心思。可是,在工作上,一个细节不满意,能把自己和下属都折腾个半死。金庸笔下的张三丰也这样,一件青道袍污秽不堪,人称邋遢道人,但是大节大义不含糊。
⑥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⑦有所坚持之后的“佛系生活”,本质是断舍离,是极简主义,是聚焦。是心系做实验把怀表搁锅里煮,是撞上大树还道歉,不拘小节,不理细务,是所求者大,是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到一点上,好求一针捅破天。
⑧自然界中,也有“佛系动物”。比如老鹰和老虎,鹰立如睡,虎行似病,瞧着可随意了,可是一旦锁定目标,咔嚓一下,闪电一击,也不睡了,也不病了,往往一下毙命。本质上也是抓大放小。如果真是啥也不用心,那是肯定通不过自然选择的大剪刀的。脖子上挂饼不知道转,只能饿死嘛。
⑨除了坚持与随意的辩证法,还有一层分寸感的道理。不从容,人生太急;太从容,生命浪费,其要在度。终日碌碌不是美好生活,但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美好生活肯定也实现不了。
⑩有人戏言,“佛系”也行,愿做一个“斗战胜佛系”青年。西行路上,那悟空会玩耍、敢担当、勇打拼,做下偌大事业,此真有志者言。
(选自2017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乙】“佛系青年”只是自我调侃
辛省志
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总是风水轮流转。上个月的爆款是手捧保温杯的油腻中年男。这个月就轮到了90后,一大批《第一批90后已经xxx》的文章出炉。尤其是《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刷屏,让“佛系青年”成为网络热词。
当然不是真的出家,而是说青年们对生活、工作的态度,怎么都行,不走心,看淡一切,已经修炼到了佛祖的境界,做到了无欲无求,不喜不悲,心如止水。
生活中无所谓:“中午吃什么?这个行不行?”“行。”“要不那个吧?”“也可以。”工作中无所谓:“你觉得这两个方案哪个更好些?”“都可以吧。”
“佛系”一词最早出现在2014年,日本媒体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但2017年底在中国火爆网络的“佛系”,显然含义更广。
“佛系青年”火爆网络,自然是因为年轻人觉得说的就是他们自己,“扎心”。90后们刚刚从学校走进社会,工作和生活的压力突然大增,佛系生活方式成为他们应对压力的选择之一。此前曾火爆的丧文化,其实和佛系是一脉相承的。面对生活的压力,年轻人选择退回到自我,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享受内心的平静,不与别人争短长。
佛系的生活态度,似乎符合古圣先哲无欲无求、顺其自然的教导。不过,如果所有人都这样生活,社会的进步可能要慢下来了。因为进步,总是因为渴望更好生活的欲望引起的,如果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了动力。
不过,“长者们”也不必为90后太过担忧,所谓“佛系”,也只是他们的一种宣泄而已,打开这篇热文,点个赞,回头还是该奋斗的时候奋斗,该精致的时候精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尽管上一代总是觉得下一代是“堕落”的一代,但是年轻人总会取代上一代,成为社会的中坚。
(选自2017年12月21日《南方周末》)
( 1 )2017年的年末,“佛系青年”成为网络热词。对“佛系”现象,社会评价不一。请仔细阅读上面甲、乙两篇文章,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观点。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①一个孩子,因为有了期盼,就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一只丑小鸭,因为有了期盼,就蜕变成一只白天鹅,绽放出生命的美丽;一场春雨,因为有了期盼,就化作春的使者,满怀深情的祝福儿童……
请以“因为有了期盼”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②爱是爱心,爱是美好的语言,爱是无私的奉献,爱会带给你无限温暖,爱会带给你快乐和健康……(改自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主题曲)
请你以“爱是 ”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