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语出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战国策》 D: 《墨子》 |
2、 | 下列画线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摩肩接踵(zhǒng) 喧嚣(xiāo) 缥碧(piǎo) 不逊(xùn) B: 嶙峋(lín xún) 濒临(bīn) 坦荡如砥(dǐ) 禁锢(gù) C: 秀颀(qí) 踌躇(chóu chú) 翘首(qiáo) 络绎不绝(yì) D: 轩榭(xiè) 惟妙惟肖(xiāo) 狼藉(jí) 鸢飞戾天(lì) |
3、 | 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B: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述,也有自述生平的自传,要求真实、准确。《美丽的颜色》就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为她写的传记。 C: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均出自这本散文集。 D: 《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 春蚕》等。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刘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教学园地中默默耕耘,呕心沥血,从无怨言。B: 在华东街发生的那起事故中,使多辆汽车报废。 C: 电影《爸爸去哪儿》的热映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热潮。 D: 当代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英才。 |
5、 | 填入横线处最准确的一项是( ) B: 宣传 传播 提高 C: 宣称 传染 升高 D: 部署 延续 上升 |
6、 |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进入初三,繁冗的作业有时会让我们喘不过气来。但如果你心无旁骛、孜孜不倦地学习,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之中,化苦为乐,以气冲斗牛之势“披荆斩棘”,那么你一定能够乘长风,破巨浪,迎来美好绚烂的明天。 A: rǒng wù dǒu jí B: chén máo dòu jì C: chén máo dǒu cì D: rǒng wù dòu cí |
7、 | 下面各组词语中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恳切 竹蔑 吞噬(shí) 晌午(shǎng) B: 拖沓 契约 炽热(zhì) 嗥鸣(háo) C: 累赘 迸溅 侮辱(wǔ) 粗拙(zhuō) D: 修葺 忏悔 俯瞰(kàn) 祈祷(qǐ) |
8、 | 下列知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奥运圣火传递手金晶用她柔弱之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这—句子的主语是“奥运圣火”。B: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这一句子的主干是“人类权利”。 C: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是中国的展示,而是世界的融通。”这一句子是转折复句。 D: “因为青春是美妙的,所以,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这一句子是因果复句。 |
9、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学习上只要我们心无旁骛 , 刻苦努力,就一定能有所进步。 B: 读文章不能断章取义 , 必须联系上下文、背景、作者等多方面因素来看待文章。 C: 我国近代大学者闻一多先生就是一个言行相顾的典范。 D: 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有很多,其中,端正学习态度是最关键的。 |
10、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天的人民公园,花红柳绿,满眼的珠光宝气 , 游客们无不感到繁华和欢悦。 B: 围绕反对“四风”,重点整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不主动、不贴心、纪律性不强、“为官不为”、上推下卸、殚精竭虑、办事效率低等问题。 C: 读书的确是个不折不挠的过程,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历练,你才能脱胎换骨 , 取得一片新天地。 D: 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 , 引人注目。 |
读《游山西村》,完成下列各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1 )全诗紧扣一个“________”字,按________推移展开叙述。( 2 )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3 )“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4 )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5 )“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①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②“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①国险而民附________ ②此用武之国________ ③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________ ( 2 )在诸葛亮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3 )请写出诸葛亮建议刘备针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不同策略。 ( 4 )从上文可以看出,诸葛亮给刘备提出战略方针的最终目标是________。(用文中的6个字来概括) ( 5 )刘备为求贤而________(填一成语),由此看来,刘备认为英雄不问出处。这让我们进一步想到了舜发于________,傅说举于________,还有“举于海”的孙叔敖,“举于市”的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怀鲁迅
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鲁迅的死。
发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二十二日上午八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了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的、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晨钟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进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 1 )对第⑹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表达了作者因鲁迅之死而产生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①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午饭过后,我戴着口罩走进村子。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
②一天进村好几趟呢!一位当地干部说,这个时候,群众看见我们的身影,听见我们的声音,心里才安生。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正在村中走着,突然发现,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
③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见到我们,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
④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⑤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
⑥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⑦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⑧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⑨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⑩见我没做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⑪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⑫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⑬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
⑭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⑮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
⑯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
⑰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
⑱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⑲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念叨,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是为国家添把力不是?等春暖花开,疫情过去,我和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我得跟她说说,你在医院忙活的那段日子,大家 伙儿和我们一样,在医院外面给你们加油鼓劲呢。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
⑳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
(选自《人民日报 》,2020年2月 )
情节 | 故事内容 |
开端 | “我”和村干部进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遇见“老菜农”。 |
发展 | ①________ |
高潮 | ②________ |
结局 | “我”被“老菜农”感动并帮忙装菜。 |
①(老菜农)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
②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 4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第十一筐青菜”的理解。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一:倾听自己的心跳
作文二:阅读美国作家乌尔曼的短文《年轻》,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年轻,并非人生旅途中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识,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感情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清新。
年轻,意味着甘愿放弃温馨浪漫的爱情去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胆怯和欲望的胆识与气质。而六十岁的男人可能比二十岁的小伙子更多的拥有这种胆识与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有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老人。
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在灵魂上刻上一丝痕迹。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与时间的尘埃中。
无论是六十岁还是十六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他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空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
一旦这无线电台坍塌,你的心便被玩世不恭和悲观绝望的寒冰酷雪所覆盖,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二十岁;但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你的心中,捕捉着每一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死于年轻的八十岁。
作文要求:⑴选择你最擅长的内容,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⑶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⑷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