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包钢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B: 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C: 中学生是培养健康情操的重要阶段。
D: 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2、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这篇人物小传通过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描写了托尔斯泰的肖像,展示了他独特的外貌特征,揭示了他深邃的精神世界
B: 《海燕》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刻画了英勇善战、搏击风浪的海燕的战士形象,表达了作者渴望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早日到来的强烈愿望
C: 《雪》通过对江南雪景柔美和北方雪景壮美的细致描写,在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的雪的喜爱赞美之情,体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D: 《马说》作者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和伯乐为喻,对在位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
3、

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志愿者赵小亭,在支教的苗岭大山中绽放成一朵永恒的生命之花。
B: 在红十字会的号召下,我市今年有五万多人参与了无偿献血活动。
C: 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让传统阅读方式受到大众的喜爱。
D: 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考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融 博眼球 断章取义 抽丝剥茧
B: 端详 抱佛脚 李代桃疆 首屈一指
C: 营销 元霄节 独树一帜 不可名状
D: 急燥 唱双簧 山清水秀 红妆素裹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丑小鸭》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童话,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B: “丑小鸭”原是一个不知来历、被遗忘在一棵牛蒡底下的天鹅蛋,一只母鸡把它当作一只鸭蛋孵化出来。
C: 童话往往通过想象、夸张、幻想等方法讲故事,还常常采用拟人的手法,给大自然的事物赋予生命,把它们人格化。
D: 丑小鸭因为又大又丑又小气,所以人们谁也不喜欢他,他处处受到排挤,连他的母亲都让他走远。
6、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B: 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 , 长期以来困扰着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C: 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D: 中国经济对全世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7、

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妥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个多么俗不可耐的话题。
B: 他做什么事情都充满信心,自以为是
C: 他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
D: 黄果树瀑布作为一直统治着我的一个早已干瘪的概念顷刻间灰飞烟灭
8、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通宵达旦 孜孜以求 一气呵成
B: 金榜题名 名列前茅 花团锦簇
C: 敬业乐群 恪尽职守 怡然自得
D: 一代天娇 叱咤风云 绽放光芒
9、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家是一份惦念和牵挂。
B: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C: 太诱人了!云台山有奇特的山水,美丽的传说,珍稀的动植物。
D: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10、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浒》中绰号是人物性格或特征最为简明的符号,如不守清规戒律却疾恶如仇的鲁智深叫“花和尚”,景阳冈打死凶猛的老虎而名震天下的武松叫“打虎将”,敢于反抗却脾气火爆的李逵叫“黑旋风”。
B: 《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C: 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D: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李煜《相见欢》一词,完成文后小题。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注】①肱(gōng):胳膊。②义:遵守道义。

( 1 )解释划线词。

①古来谈________

②夕日欲________

③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②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 3 )【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因为书院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传入日本、韩国等国家,并被广为移植和仿建,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窗口和重要象征。传统书院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可以从精神、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汲取其合理成分,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镜鉴和启示。

精神文化层面:传统书院注重价值关怀,有益于当代德育为先理念的坚守。

书院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古代书院为“补官学之弊而兴办”,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明道传道”“发扬学术”的办学宗旨和“德育为本,修身为要;心忧天下,忠勇报国”的教育理念。书院大儒朱熹曾言:“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艾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辞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简言之,书院的精神文化是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的完美统一。

制度文化层面:传统书院强调规范保障,有利于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优化。

书院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管理架构和制度规范,其特点是管理机构精练化、管理原则民主化和管理方式学规化。书院的管理架构主要是“山长负责制”。山长是书院的灵魂和核心,主持教学、引领学术,德行必须“足为多士模范”。书院生徒参与管理比较普遍,很多职务都由学生担任,“斋长”是其中最主要的职务,从生徒中选择品行端正、学业优秀者担任。学规是为古代书院师生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的通称,一般包括揭示、学则、学约等。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规是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内容涵盖阅读目的、进德立品、修身养性、阅读技法等方面,语言严肃而不失婉约书院学规是根据学生的主体需要和内在潜能确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行为文化层面:传统书院倡扬活动实效,助益于当代学校教育实践的优化。

书院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书院的会讲、讲会和游历等活动。讲会指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开展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讲会参与者不分阶级、不问出身,广纳会友,所有人一律平等交流,学生在自习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当面向老师请教可以得到及时解答。公元1167年,理学家朱熹专程从福建崇安来到湖南长沙,去访问主教岳麓书院的张械,开创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之间会讲的先河,留下了千古佳话“朱张会讲”。游历是书院大师提倡的践履活动,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书本,应该走向民间,走近名山大川。书院山长经常带领生徒“绝其尘香,存其道气”,使生徒“聆清幽之胜,踵明贤之迹,兴尚友之思”,以强化其社会责任感。

在千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书院形成的独特文化符合教育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入新时代,弘扬传统书院优秀文化,既可以引领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又可以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时代,在引领思想、规范行为以及促进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弘扬传统书院优秀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B: 书院的精神文化由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两部分组成。
C: 公元1167年,主教岳麓书院的张械专程从福建崇安来到湖南长沙,去访问理学家朱熹,开创中国书院史上不同学派之间会讲的先河。
D: 因为日、韩等国对中国书院进行了大范围的移植和仿建,所以使书院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论证传统书院文化的现实意义时,强调书院文化既可以引领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又可以促进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对每个层面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具体分析。
B: 文章在论证三个文化层面时,引述了与书院大儒、南宋理学家朱熹有关的言论或事例。
C: 文章从精神、制度和行为三个文化层面入手,对传统书院文化丰富的内涵进行了解读。
D: 文章在论证传统书院不同层面的特点时,也提及它们给予当代教育的不同角度的启示。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院的制度文化,其特点是管理机构精练化、管理原则民主化和管理方式学规化。很多职务由学生担任,生徒参与管理较普遍。
B: 学规一般包括揭示、学则、学约等,它作为古代书院的规章制度,应该由师生来共同遵守。
C: 朱熹认为古代圣贤教人为学之意,不在于培养人的阅读、写作能力并借此追求功名利禄。
D: 为了强化生徒的社会责任感,书院大师提倡游历活动,他们认为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书本,应该走向民间,走近名山大川。
阅读《安塞腰鼓》中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②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③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④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

⑤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⑥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⑦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⑨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⑩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 1 )语段④中“他们”指代什么?是谁在“呆呆的”?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2 )语段⑤中抓住了人物的那些表演特点,描写出“安塞腰鼓的宏伟场面”?
( 3 )从语段⑥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 4 )语段⑩中“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三个词语的语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表格中的内容,按要求写一篇演讲稿。








作品形式

演讲稿

作者角色

一位初中学生

听众角色

全班同学

写作背景

下学期开学第一周,班主任准备在班会课上组织一次“书香,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到时在班上作一次演讲。

写作目的

号召同学们走进浩瀚书海,丰富精神生活,成就美好人生。

写作要求

①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②演讲稿题目自拟;③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①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②注意写好开头,吸引听众的关注;③明确表达观点,把思路展现出来;④精心设计结语,提升演讲的效果;⑤着力锤炼语言,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愛你←不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