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获益匪浅。 B: 这场篮球赛的胜负取决于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C: 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D: 由长沙制造的全国首款“高性能3D激光打印机”,15天销售了大约30台左右。 |
2、 | 下列各组加线字的读音,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B: 莘莘学子/妊娠 刚愎自用/庇护 性格腼腆/暴殄天物 C: 滑稽可笑/嵇康 耀武扬威/擢升 卷帙浩繁/轶事 D: 谆谆教导/淳朴 稗官野史/裨补闕漏 同仇敌忾/气冲斗牛 |
3、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______;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______;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______。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 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 B: 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徽风拂面 C: 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 D: 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 |
4、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 B: 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不被用歪了。 C: 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D: 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春天里每一朵盛开的鲜花又像是一个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 济南城外的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真是巧夺天工。 D: 朱自清笔下的春雨图是一个多么宁静的世界呀,万籁俱寂 , 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
6、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B: 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 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 , 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 D: 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 |
7、 |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象已经荡然无存。 B: 整个科研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 , 把功劳归为己有。 C: 玻璃橱窗里,各式各样的名贵宝石俯拾即是 , 吸引了许多顾客。 D: 环境可测,生产可控,质量可溯——一种新型智能化农业模式崭露头角。 |
8、 | 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 A: 杂剧 B: 诸宫调 C: 传奇 D: 话本 |
9、 |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项是( ) ①这会使草场资源因负荷量过重而表竭,先是产草量下降,继而草场开始退化,接着草原植被日趋稀疏低矮。 ②目前内蒙古草原每头家高所占草场面积不足联合国沙漠化会议规定的临界放牧面积的三分之一。 ③然后地皮硬结破碎,形成众多风蚀破口,在风力作用下导致草场沙漠化。 ④联合国沙漠化会议规定,千早草原每头家畜应占有5 亩草地作为临界放牧面积。 ⑤牧民们普遍反映,羊多了,草少了,风沙大了--这暴露了当地所面临的严重的生态危机。 A: ④②①③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①③⑤④② D: ④⑤②①③ |
10、 | 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河池的特产有哪些?你一定会说出一大串儿:环江香猪啦,天峨珍珠李啦,宜州香肉条啦,南丹丹泉酒啦…… D: 雨果说:“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 |
诗词阅读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________,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截,歌以咏志。 ( 1 )诗中“竦峙”的意思是________( 2 )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 东临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 “水何澹滄”两句,动静相村,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 “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
阅读《获麟解》,回答问题。 获麟解①[唐]韩愈 ①麟②之为灵,昭昭③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②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④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③角者吾知其为牛,鬣⑤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⑥不为不祥也。 ④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注释】①《获麟解》:“解”是一种古代文体,常用于议论解说,题目大意是“对捕获麒麟一事发表看法”。本文的创作时期和《马说》相近,南宋的黄震评价本文“盖以自况,而不直说,遂成文法之妙”。②麟:麒麟,一种古代传说中的动物,状如鹿,牛尾,狼额,马蹄,五彩腹。被视为吉祥的象征。③昭昭:明白。④然则:既然如此。⑤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⑥果:确实,果然。 读注解·疏通释义 ( 1 )解释画线字词的意思。①不恒有于天下________ ②其为形也不类________ ③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________ ( 2 )参照“批注一”,为第3段的画线语句写批注。( 3 )结合文章和下列两则材料,探究韩愈为什么写作本文对“捕获麒麟”一事发表看法? 材料一: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以文学推动中唐的社会运动,革除时弊。后人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材料二: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曹。(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
中国风筝艺术与民俗文化
曹业
①风筝在南方被称为“鹞子”,在北方被称为“纸鸢”。“风筝”最早出现在五代,《询刍录·风筝》中写道:“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争,故名风筝。”关于风筝的起源有根多种说法。有人说因古人崇拜鸟类而发明了风筝,也有人说是因为自然现象的启示使得人类发明了风筝。但无论是哪种说法,它都来源于民间生活。由此可见,中国风筝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劳动人民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民间艺术来源于民族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风筝作为民间艺术的一种,它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风筝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岁时节令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和民间神话民俗等方面。
③风筝作为飞行器物被发明之后,它能够飞上天空的实际效果符合早已存在的人神沟通的巫术观念的需要。风筝自然而然地与民间迷信思想相结合,它作为人们向天倾诉情感,表达愿望的工具,反映着民间信仰观念。风筝与巫术迷信相结合本身就已经体现出远古的信仰习俗对风筝的影响。王建吾、金铁盒在《风筝谱》中得出结论:尽管各地在放风筝的具体仪式上有所差别,但风筝艺术的信仰习俗不外乎就是“敬之如神”和“嫉之如仇”两个方面。“敬之如神”是指人们认为风筝可以带来福气,风筝顺利放飞而不断线就是吉兆,“嫉之如仇”是指把风筝看作不祥的东西,放风筝就是“放晦气”“放灾”或者是“放病根”。人们把自己的苦恼和灾难都写在风筝上,放飞风筝后把风筝线剪断让它自行飘走,代表把不好的东西放走。
④风筝有它独特的季节性,适宜春秋两季,因而岁时节令是风筝艺术最显著的民俗文化。清明节和重阳节就成了与风筝关系最密切的时节,从唐代开始,寒食节和清明节二者合二为一,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节日,它既有祭扫新坟生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唐代诗人罗隐在《寒食日早出城东》中描写了他寒食日拂晓出城春游时的所见所感:“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在清明时节,放风筝已经和扫墓、踏青、禁火、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条等活动一样成为一种风俗。
⑤和清明节相比,重阳节本身就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古时人们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为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古人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很多,如登高远眺、出游赏景、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遍插茱萸等。而关于重阳节放风筝习俗的记载出现得晚些,在清代的《广西通志》卷十五中有记载:“登高岭在县西一里,九月九日邑人登岭放风筝为乐。”
⑥风筝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风筝图案的一个重要题材,如鲤鱼跳龙门、哪吒闹海、牛郎织女、麻姑献寿、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等。这些风筝图案有的取材于民间祖灵信仰中的神灵,有的取材于与祖灵信仰有联系的神话,还有的取村于民间传说故事。这些图案无一不和信仰民俗有关。风筝与神话结缘并非偶然。二者有某些共同特质,从某种程度上说,风筝和神话都融合了天与地。神话故事使风筝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它在增加风筝文化底蕴的同时,还使风筝艺术蒙上了一层奇幻色彩,一只只风筝也仿佛在用舞动的身躯yǎn yì__________着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神话故事。
(有删改)
( 1 )在第⑥段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yǎn yì________(相关链接)
最早的风筝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以鸟为形,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
( 3 )下列诗句放入第⑤段,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确的顺序为( )
A. ⑥④⑤③
B.④⑤③⑥
C.④⑤⑥③
D.④③⑤⑥
②请简述理由: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类的火星梦
①遨游宇宙空间,是人类的梦想。进入航天时代以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天文观察和探索外星生命,而是开始有计划地了解外星生存空间,为人类开辟新的疆土。
②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谈到火星,人们最关注的就是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天文学家们对火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30多年来,多种空间探测器对火星展开逼近、环绕和着陆探测,初步揭开了火星的一些秘密。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据显示火星现在或过去存在生命,但也没有找到任何证明生命不存在的东西。这说明未来将有可能实现人类的火星梦,到火星上去生活。尽管火星比月球远得多,但随着对火星的不断了解,人们对未来定居火星的期望越来越高。
③火星、水星、金星、土星与地球一样,同处离太阳较近的温暖地带,且都主要由适合人类居住的岩石类物质构成。但它们之中,水星太冷,金星和土星太热,只有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水。这样一来,这几颗行星就被科学家们“打入冷宫”。与月球相比,火星大得多,足够人类立足,而且,月球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氢、氮、碳这三种生命元素。
④火星也有冰霜覆盖的南极和北极,由二氧化碳气体冻结而成。火星的土壤表面覆盖着氧化铁,因而火星看上去是红色的。火星也有稀薄的大气,大气的95%是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氢气、氧气等生命元素。尽管火星比地球寒冷,经常狂风肆虐,而且看上去无限荒凉,但它包含所有元素,因此是与地球生存环境最相像的太阳系行星。
⑤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在研究火星的同时,已经提出了把这个荒芜的星球变为适于人类居住的各种设想。火星的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60度左右,如果在火星轨道上放置一些太阳反射镜,就可以使火星表面温度增高。在火星上建一些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和臭氧的工厂,它的周围就会罩上一层厚厚的、温暖的二氧化碳,它们是培植简单生命体的必要因素。
⑥完成这些任务后,火星并非马上就能产生生命体,因为它们生长所必需的氧气和水还需要我们去“制造”。在人类登上火星后,可以携带一些细菌到火星上,使它们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产生绿色植物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氧气,一步步创造出复杂生命能够生存的环境。据此,科学家计划着在火星上种草、种树。不过即使真能实现这个设想,火星上首先出现的绿色植物也不会是草和树木,可能仅仅是一些藻类、苔藓,然后是极地冻原。
⑦尽管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它的热心支持者们似乎已经把火星当成了人类的第二家园,但不少有识之士却为火星探险找到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理由:了解了火星就应该更好地建设地球。移居火星并不是人类的必然命运,因为这不能让人类逃避人口过剩和生态恶化。看一看火星的荒凉、寒冷、狂风和稀薄大气,让还在不停破坏地球生态的人们早日醒悟吧!与其花巨资跑到一个生存环境被破坏殆尽的地方,为什么不把钱用来改善依然肥沃的地球生态呢?
作文:
一粒种子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忍不屈、生机勃勃的力量;以为老师投来的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力量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时,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里的一声问候……
请以“力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拟。600左右。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