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才通人(仅,只) 乃不知有汉(竟然) 便扶向路(旧的,从前) B: 卷石底以出(翻卷) 俶尔远逝(忽然) 崔氏二小生(年轻人) C: 如有所语(说话) 矫首昂视(举) 钩画了了(清楚明白) D: 寤寐求之(睡觉) 辗转反侧(翻身) 白露未已(尽、完) |
2、 | 某语文老师为党的九十一华诞献礼,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蛟龙入海长民族志气”。请选出能够作为下联的语句( ) A: 神舟飞天扬国家声威B: 天宫对接显民族风范 C: 嫦娥奔月展神州风采 D: 航母漂洋彰中国威力 |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默契 震悚 镶嵌 苛绢杂税 B: 深宵 荒僻 愧怍 至死不懈 C: 灌输 烦燥 气魄 迥乎不同 D: 小楷 惶恐 报歉 慷慨淋漓 |
4、 | 为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1 )卑劣 ( ) A: liè B: lüè ( 2 )蔑视 ( ) A: miě B: miè ( 3 )鲜血 ( ) A: xuě B: xuè ( 4 )卑鄙 ( ) A: bì B: bǐ |
5、 |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就属于新闻特写。 B: 《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C: 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有着浓厚的文学色彩,李鸣生带着强烈的感情来表现长征中的“人”,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很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 D: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所撰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6、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旺相(Xiàng) 家醅(péi) 冗杂(rǒng) 挑衅(xìn) B: 翕忽(xī) 反诘(jié) 荧屏(yíng) 好逑(hào) C: 夙愿(sù) 穹顶(qióng) 巉峻(chán) 黧黑(lí) D: 蠕动(yú) 砾石(lì) 寒噤(jìn) 钟磬(qìng) |
7、 | 下面对文学名著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了当时英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和罪恶。B: 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三大名人分别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 C: 《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猪八戒,路经高老庄收沙僧为徒。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 《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
8、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翘首(qiáo)诘责(jié)杳无消息(chá) B: 滞留(zhì)炽热(chì)器宇轩昂(xuān) C: 踌躇(chóu)遒劲(jìn)惟妙惟肖(xiào) D: 洗涤(tiáo)记载(zǎi)坦荡如砥(dǐ) |
9、 | 关于课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对于像盲孩子一样孤单的人,我们应该关爱他们,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C: 在盲孩子获得光明的同时,“影子”也获得了生命,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孩子,这说明,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 D: 作者让“影子”跟盲孩子讲话、牵手,最后还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美丽的孩子,这些想像都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是胡乱编造出来哄骗小孩子的。 |
10、 | 下列对本课两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人格魅力。 B: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语调亲切委婉,热诚坦率,让人觉得似乎诗人就在眼前与自己交谈。 C: 《未选择的路》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指的是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比喻手法。 D: 《未选择的路》一文中“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说明选择其中一条路意味着对另一条路的放弃,选择时应当慎之又慎。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
阅读 匡衡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及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②。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③。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屐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⑤”。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选自《西京杂记》。有改编) [注释]①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②大学:很有学问的人。③解人颐(yí):让人欢笑。④屐(jī)有齿或无齿的木底鞋。⑤更理前论:再把前面说的梳理一番。 ( 1 )古时没有标点符号,称文辞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3处)( 2 )文中两处写到他人佩服匡衡的具体行为:“时人”的行为是“为之语”,“邑人”的行为是“________”他们的行为侧面衬托了匡衡的________。 |
阅读《一个走运的人》,完成下列各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23期,有改动)
( 1 )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 2 )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 )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划线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①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 4 )“香樟树下”也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文本一)
①网络文学的成就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由此,网络文学在作品的文化意蕴、虚拟世界的想象力、人物形象的精气神、作品的类型风格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立场和审美风范。那些优秀网络作家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中华文化的精髓融于精彩的故事中,以艺术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网络小说是以主角为故事中心的。这些主角往往具有传统文化的人格,热爱自由、自立自强、勇往直前、积极有为,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例如《琅琊榜》(海宴)表达家国大义,讲述正义复仇、步步为营的谋略智慧故事。近年来,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不断扩大,一些深受海外读者欢迎的小说,展现出积极向上、崇尚和平、勇于担当、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③网络小说的内容很多都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其内容更为丰厚、意蕴更绵长。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古典文化作品就深受一些主流网络作家的追捧,当年明月自孩童时起七年读了十一遍《上下五千年》,在上中学时熟读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古文观止》等书籍。蔡智恒最喜欢的作品是《三国演义》。……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常常能够见到作者向这些经典古典文化作品致敬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包含刺绣、相声、曲艺、美食、中医等元素,网络小说近年来涌现出科举文、美食文、医术文、行业文。这些类型的小说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富有民间烟火气的故事中,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使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小说这个新时代文坛舞台的主场上大放异彩。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网络作家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即以现代观念重新观照传统文化。如《木兰无长兄》(祈祷君)向《木兰诗》致敬,以现代女性观念重新讲述这个女扮男装的故事,木兰不只是一个代父出征的女子,而且是一个自立自强的有丰富情感世界的女性。《将夜》中的夫子及其弟子,类似现代的知识分子,保持着精神的独立,又有强烈的家国责任意识。
⑤同时,网络作家也需要认清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要激浊扬清。我们看到,网络小说中不乏后宫争宠、厚黑学、封建迷信等文化糟粕。例如某些网络小说中所蕴含的“生命如同蝼蚁”观念、弘扬“丛林法则”等,招来许多批评,这样的创作动向值得警惕,并亟待及时纠偏,走到正途上来。
(节选自《网络文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有删改)
(文本二)
中国网络文学,不是对“传统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时代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发展。这里既有媒介转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也有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性。中国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也需要辨析和理性认识。这里说的“文学传统”,并非仅为“古典文学”,而是广义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文学传统”。具体来说,就是以儒道释体系为思维特征的中国古典传统文学,既包含唐诗宋词与优秀的古文传统,也包含上古神话、民俗学等古典传统;还有就是通俗文学传统,主要指起源于明清时期及清末民初之后大盛的言情、武侠、侦探等类型文学;另外还有发轫于五四,目前成为主流的“新文学”主潮。
(节选自《网络文学是文学传统的延续与新变》,有删改)
( 1 )下列针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同一件事,有时我觉得有趣,有时则感到乏味;某个时候我什么都能做,换另一个时候又什么都不想……
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2)不得抄袭、套作;(3)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