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 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B: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乞求宝藏。
C: 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D: 重庆的吊脚楼因地制宜 , 依山而建,每根木柱每片青瓦都闪烁着山城文明的光芒。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墨(dí) 卑(bì) 脊髓(jǐ suí) 蚁(lóu)
B: 深(suì) 喻(bì) 舴艋(zé měng) 由自取(jiū)
C: 蓬(hāo) 妒(jí) 拙劣(zhuō liè) 移默化(qián)
D: 机(sì) 带(qì) 狡黠(jiǎo xiá) 熠生辉(yè)
3、梁山最后排坐位序,前四位分别是宋江,( ),吴用和公孙胜
A: 卢俊义
B: 林冲
C: 杨志
D: 时迁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阳光照射在上面,折射出千万种光芒。

②而花的细微处被冰凌放大,清亮又朦胧。冰的千种,花的千种,构成一个美妙而神奇的童话世界。

③我以为,江南的雪景最美丽的,要算那冰凌了。

④最是那红梅腊梅,满树的梅花开放,忽然悉数冻在冰凌中,就如水晶中的花了。

⑤雪后一场小雨,那积雪的枝头会忽然挂起无数冰凌,如水晶般透明剔亮。


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①④⑤②
C: ②⑤④①③
D: ②③⑤①④
5、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静(mì) 仿(shàn) 力不暇(gòng)
B: 发(jì) 啬(lìn) 莽莽榛(zhēn)
C: 竦(zhì) 女(guō) 缥不断(miǎo)
D: 分(qí) 骨(hái) 参不齐(cī)
6、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等。
B: 《水浒传》中杨志因杀死泼皮牛二,被打入死囚牢,后刺配充军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因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C: 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一种特殊的游戏:人们在离地高绳上跳舞,皇帝依据表演的好坏,按名次奖给表演者蓝色、红色、绿色丝线。
D: 《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记录了呼兰河的四时风俗,以及小城里各式各样琐屑平凡的人世悲欢,表达了对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7、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师表》——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
B: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 《空城计》——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D: 《采薇》——《乐府诗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8、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油光可(当镜子照) 坦荡如(磨刀石) 义愤填(胸)
B: 莫其妙(说出) 受益浅(通“非”,不) 不之地(毛发)
C: 学而不(满足) 开有益(书本、书卷) 物致知(推究)
D: 吹毛求(小毛病) 前(倒下) 不言而(明白)
9、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班长走上讲台,连珠炮似地发了一通脾气,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B: 这个扫街的老奶奶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 有些人对骑车带人之类的事情是不以为然的,他们认为,这样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D: 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10、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王宇璇明白了事情真相以后,就一直被浓浓的暖意包裹着,促使她不断反思着自己的错误。
B: 《范进中举》中有个市井人物胡屠户,此人在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C: 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D: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这首词所写的时令是“晚春”,从词中哪个语句看出的:________(可用词中原句回答)
( 2 )你认为这首词中写得最好的句子是哪两句?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狄青出奇兵
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出战。虏望旗,易之,全军径①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②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③;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④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梦溪笔谈》沈括)
【注释】①径:一直。 ②预:事先。 ③阳却:装着退却。④遽:突然。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未战阵 ( ) ②以寡当众 ( )
必以奇胜( ) ④士卒皆其教( )

( 2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使出战具答(《桃花源记》)
B: 尝寡当众尽吾齿(《捕蛇者说》)
C: 虏望真不知马也(《马说》)
D: 再声则严阵阳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爱莲说》)
(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狄天使勇?”
②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③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

( 4 )文章在塑造狄青出兵之奇时为何反复写到虏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题记

①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②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③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④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⑤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⑥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⑦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⑧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⑩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⑪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⑫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⑬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⑭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⑮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1 )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 2 )下面这句话划线词语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品析。

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 3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请你结合文章第⑨段和第⑯段的内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至少答两点)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苏州园林的花窗
①游览苏州园林,走在蜿蜒迂曲的回廊上,或歇息在厅阁亭榭内,没有人不被那些设计精美、做工考究、形态各异的花窗吸引。透过这些花窗,墙外的景致若隐若现,亦真亦幻,别有意趣。
②苏州园林的花窗式样之多,号称世界之最。光窗框就有多边形、圆形、月芽形、宝瓶形、如意形等多种形状;窗芯更是样式无穷,变化多端,常见的有菱花、书条、套方、鱼鳞、钱纹等等,各种图纹层层相套、交错穿插,衍生出无尽的缤纷意态。花窗犹如墙之眉眼,以其多变的造型、精美的纹饰使之顾盼有姿。它既可使平直的墙面一扫沉闷、单调之感,又可因不同的光影搭配,而在白粉墙上“绘就”一幅幅水墨画,美不胜收。
③苏州园林的花窗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图案中有许多象征文人风雅的符号,如植物中的松、柏、竹、兰花、菊花、荷花、梅花,还有表示高洁的冰纹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得中国“书画同源”之助,苏州窗饰图案中还有用文字塑成、连缀成诗句的“诗窗”,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如退思园“九曲回廊”,廊壁上开辟了九孔图案雅致的花窗,分别砌上李白《襄阳歌》中的名句“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九字,诗被物化了,景被诗化了,诗境、园景融成一体。
④苏州园林的花窗还是裁剪风景的取景框,它丰富着景致的层次和色调,使人置身于咫尺之地,而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透过一个又一个花窗,看园中竹树摇曳,楼阁隐现,顿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更有旭日夕晖、春华秋实,替换着窗中的色彩和形态,使整个园林充满诗情画意。
⑤历代造园家匠心独运,把苏州园林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建造得非常精细,即使是那些花窗,也都是一件件艺术品,经得起把玩,耐得住寻味。(选自《瞭望新闻周刊》,有改动)

( 1 )第②段中为什么说苏州园林的花窗“犹如墙之眉眼”?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它印证了文中的哪一个说明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
狮子林小方厅北面的天井后墙上,有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一字儿排开,分别塑有古琴、棋盘、书籍、画卷的象形图案,表示琴、棋、书、画的“四雅”含意,并在这些图案周围用梅花、石榴、荷莲及藤蔓维系。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鲁迅先生从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山海经》中受到了长妈妈真挚的爱,朱自清先生从父亲平常的背影感受到了父亲深切的爱。我们呢?我们也无时无刻不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请自拟题目,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有你更精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