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大连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智扑擎天柱的好汉是( )。
A: 燕青
B: 林冲
C: 武松
D: 刘唐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挑(xìn) 见(piě) 偻(gōu) 拮(jū)
B: 静(mì) 旁(wù) 细(qiān) 薄(fěi)
C: 褓(qiǎng) 佑(pì) 意(qiè) 取(jí)
D: 智(ruì) 哑(yīn) 忑(tǎn) 抽(yī)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社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回延安》一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具有浓郁的陕北特色。
B: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D: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描写了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在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的个人奋斗和自我精神追求。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⑴他平时省吃俭用,把全部 都捐给了希望工程。

⑵你这番话的真实用意是什么?我得好好 一下。

⑶城市绿化必须 ,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A: 结余 捉摸 因势利导
B: 节余 琢磨 因地制宜
C: 结余 琢磨 因势利导
D: 节余 捉摸 因地制宜
5、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原来是( )的弟子。
A: 太上老君
B: 孙悟空
C: 观音菩萨
D: 如来佛主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几年,“汉语热”在全球兴起,外国人说的念的中国词儿变多了!那外国人最常说的、最热的“中国词”到底是啥呢?

①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在国外的接触度、理解度急剧上升

②排名最靠前的还是非中国功夫莫属,“少林”一词高居榜首

③在认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国词中,文化类的词语所占比重最大,像春节、重阳、孔子、阴阳等悉数上榜

④2月17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查报告》


A: ②④③①
B: ②④①③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③②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B: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 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D: 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8、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B: 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
C: 没有传统,等若没有祖先,没有特色,等若没有尊严,世上一切青春的生命,如果变得枯萎,那一定是离开了草原。
D: 至于下星期天到哪里去参观,大家要好好商量一下,作出决定。
9、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sè)  强(wán)  锐不可(dānɡ)
B: 湖(wú) 订(qiān) 摧枯拉(xiǔ)
C: 灭(qiān) 战(dū) 毫无志(dòu)
D: 港(dí) 渡(hènɡ) 风浪静(pínɡ)
10、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
B: 2016年4月10日至13日,第十三届中国·孟连娜允神鱼节在孟连县举行。在这期间的万人捉鱼狂欢活动上,河岸上下人声鼎沸 , 人欢鱼跃。
C: 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西周古道,如今已经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D: 夜深了,小明依然在卧室里废寝忘食地复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诗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________

( 2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了作者被贬滴的地点和时间,突出了经历坎坷。
B: 颁联引用两个典故借以表达物是人非而生出悲凉之情。
C: 颈联采用对偶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
D: 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对生活更加乐观。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齐人有好猎者》完成后面题目。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齐人有猎者 则愧其家室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那一地拾不起的乡愁

唐宝民

①1998年秋天,怀揣着一纸录取通知书,我离开了那个生长了近二十年的小山村,到千里之外的一所大学报到。以后的岁月里,求学、工作、流浪……我离故乡越来越遥远了。在一个明月朗照的夜晚,在遥远的异乡,我再次读到席慕蓉的那首《乡愁》:“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那一刻,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蓦然了悟,无论我走多远、走多久,都永远无法走出故乡的怀抱。

②前些天,电视台报道了一个老年人,17岁时闯关东来到东北,从此再也没回去过。今年他86岁了,得了重病,将不久于人世,他最后的愿望,就是想看一眼小时候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子,但他已经无法行动了。电视台立即与老人故乡的媒体联系,故乡的电视台派记者专程到老人生活过的那个小村子,拍了很多张照片,还为老人准备了一捧家乡的黄土。当记者带着这捧土赶到老人家里,老人泪流满面……几天后,老人无憾地离去了。

③生命中曾有过一段流浪的日子,有漂泊,就会有乡愁。漂泊在外的游子,乡愁的感觉是最为深切的。身在异乡的孤独令人迷茫,迷茫的感受,与苍凉、落寞的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旅况萧瑟的意境,弥漫着浓浓的客愁异乡的况味。那年秋天,我流浪到淮北的一个小镇,黄昏的薄暮轻卷着雁影,经霜的红叶已经开始惜别枝头,雁鸣日暮里,愁起绿波间,“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那一刻,我忽然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那些曾经的年少岁月,以及与故乡有关的所有往事。那天晚上,我在笔记本上抄下了这样的诗句:“瞬息的欢乐也许会成为永久的愁思,过去的追忆只能增加心中的苦涩,黄叶飘零啊,告诉我岁月在流逝,唯对故乡的爱使我感觉到了春的气息。”

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人崔颢的这两句诗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内心的寂寞孤独,家乡在哪里的困惑更牵惹出了客子的千古愁思;“诸般人生况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这一况味,跨国界而越古今,作为一个永远充满魅力的人生悖论而让人品咂不尽。”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中的这段话,从文化的高度上对乡愁的理念进行了解读。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写满了对故园的思念。席慕蓉诗中的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就那么挺立在记忆中,永不老去;而我心目中的乡愁,则是一坛老酒,时间越久远越浓郁。

⑤任何漂泊在外的人,对故乡都怀有很深的感情,那是不可磨灭的记忆。然而很多人,又不愿回到故乡,因为故乡的变化,让他们感到陌生。身在故乡,他们却觉得自己仿佛又是个过客,驻足片刻后,便赶紧逃离。可出来后,又想着它,结果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乡愁是挥不去的思念,是记忆中一首古老的歌谣,是想家时扑簌而下的泪滴……故乡,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能让我找到一种灵魂的皈依感,在我的生命中,故乡不仅仅意味着空间地域的存在,它还是我永恒的精神家园。

⑥故乡伸手可触又遥不可及。

( 1 )第①段写“我”读席慕蓉的《乡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 )根据第②段中“一个老年人”最后的愿望,你认为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 3 )第③段抒写了“我”怎样的愁绪?
( 4 )第④⑤段画线句中的“时间”“空间”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5 )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回答问题。

余光中: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

余光中所说的“乡愁”和本文中的“乡愁”有什么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辆拼命奔跑的自行车

江东旭

①当他蹬着自行车爬上一个陡坡时,望望脚下这条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山路,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阿西西!”(甲)他想着,旋即猛然一蹬,胯下的自行车好似一匹回过神来的战马,顿时疾驰如风。

②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意大利城市佛罗伦萨。两天前的一个深夜,一个人秘密找到他,恳切地说:“先生,我们需要您的帮助……”

③听了他的话,他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自从佛罗伦萨沦陷后,生活在这里的犹太人就遭到了无情的追捕和屠杀。在那些正义而善良的意大利人的掩护下,一部分犹太人幸存下来,眼下,他们急需一份假身份证明以逃过搜查。在阿西西,有一个民间抵抗组织的地下印刷厂可以制作假身份证,但需要有人把这些犹太人的照片带过去,再将制作好的假证件带回来。两地之间正好处在环意大利自行车赛的赛道上。他曾在这条路上夺得过“山地之王”的桂冠,身份特殊,速度快,是往来其间担当“信使”的不二人选。他很清楚,倘若接受这个任务,一旦被查获后意味着什么。不过,想到可以拯救许多犹太人,他在沉默片刻之后,还是坚定地点了点头。

④人们在他的自行车上“做手脚”,将照片和文件藏在车框架里。第三天,迎着初升的旭日,他带着秘密使命出发了。骑上熟悉的赛道时,他全身似乎迸发出无穷的力量。风在耳边呼呼地吹,他一路狂踩。(乙)抵达目的地时,他竟累得像跟自行车长在了一起,直挺挺地倒在地上。很多次,他以训练的名义来往驰骋,没有人怀疑他。半路上要经过一个火车中转站,那里有纳粹军警盘查乘客和行人。他便经常选择在火车进站、人群拥挤时进入车站。许多乘客看见他,兴奋地围拢过来拥抱他,索要签名,使得盘查他的人难以近身。一旦离开纳粹的视线,他立即踩着自行车一路狂奔,挑战自己的速度极限。

⑤危险随时都会降临。他曾目睹过一个意大利人因藏匿犹太人而被枪决的场面。那个视死如归的意大利人脸上的表情是那么平静,使他的内心受到很大的震撼。他想,正义的事情凭着良知去做就是了。

⑥在玩命“训练”的日子里,有人挖苦他:“瞧吧,战争打到家门口了,这家伙还想再捞几个冠军牌哩。”他没有做任何辩解,只是在每次踏上征程时,都会在心里说:“加油,你必须骑得比过去更快,才能救下更多人!”

⑦就这样,他悄然搭救了800多名犹太人。战争结束后,他守口如瓶,直到他去世10年之后的2010年,这段尘封往事才得以揭开。他就是曾获得过环意环法双料冠军,被誉为“体坛辛德勒”的自行车手基诺·巴特利。他的儿子在纪念活动上,讲述了父亲告诫其保守秘密的原因:“好事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说的。”“一个人,决不能利用他人的苦难为自己博取名声!”

(选自2019年20期《意林·作文素材》)

( 1 )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 2 )请结合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从(甲)(乙)两句中任选一题作答)

(甲)他想着,旋即猛然一蹬,胯下的自行车好似一匹回过神来的战马,顿时疾驰如风。

(乙)抵达目的地时,他竟累得像跟自行车长在了一起,直挺挺地倒在地上。

( 3 )选文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第⑤段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 4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末句子“好事是用来做的,不是用来说的。”“一个人,决不能利用他人的苦难为自己博取名声!”的含义。
( 5 )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为什么人们要将基诺·巴特利称为“体坛辛德勒”。

链接材料:

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1908年4月28日~1974年10月9日),德国商人、间谍、纳粹党成员。他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德国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同时保护了1200名左右犹太人的生命,占波兰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1/4左右。

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去世,被以天主教方式安葬在家乡的兹维塔齐尔山上,每年都有许多许多幸存的犹太人及其后代来祭奠他。

著名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就是以他的事迹拍出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每一个生命都充满了无限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其实,你也可以…

请以“我也可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表达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明明很温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