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按感情色彩分类,全部是中性的一组是( )
A: 虚荣 重视 不可一世
B: 色彩 不断 舞蹈
C: 尊重 讽刺 张牙舞爪
D: 诚实 满意 神使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老”“昏”“占”“瘦”等字限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了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B: 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通过了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杨花”“子规”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C: “海日生残夜”描绘出太刚初升,大地还基本处于黑暗之中,但黑夜已被撕破,一个“残”字写出了黑夜将要消失。
D: 从表达方式看,《观沧海》是一首叙事诗,记叙了当年曹操登码行山的过程。
3、学好语文,就要多读经典好文,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选出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的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B: 《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简爱举行婚礼时,被中止了,因为梅森证实桑菲尔德庄园中神秘的疯女人就是罗切斯特活着的妻子伯莎。
C: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这段话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父亲的病》。
D: 保尔,出生于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幼年丧父,靠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前进中学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书法进校园”。
B: 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C: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 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5、下列关于《水浒传》人物介绍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明,使一根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
B: 张顺,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
C: 侯建,做一手好裁缝活,飞针走线。人唤“通臂猿”,负责制作旌旗袍袄。
D: 燕青,剌一身遍体花绣纹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三打祝家庄时射落指挥号灯。
6、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名(nì) 禁(kù) 周(jì) 无消息(yǎo)
B: 蛮(hèng) 热(zhì) 酒(sì) 首低眉(hàn)
C: 吹(xū) 农(diàn) 不(xùn) 深痛疾(è)
D: 责(jié) 留(zhì) 和(ǎi) 广无垠(mào)
7、

下面作家作品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及本学期所学的《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以小说及传记文学而著称于世。
C: 《再塑生命》一课出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若给我三天光明》,而《喂——出来》则出自日本著名科幻作家星新一之手。
D: 《马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作者都属于同一个朝代。
8、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学识渊博 , 所以才能厚积薄发,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B: 绽开的花朵由绿叶烘托着,显得更鲜艳。
C: 他在100米赛跑时小心翼翼,跑得飞快,获得了第一名。
D: 发明和发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有些人总是把它们混为一谈
9、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 余挐/一小舟
10、毕业在即,同学们即将分离。假如用两句诗作为临别赠言,既不伤感又能表达与同学深厚情谊,你觉得下面哪一项最恰当?说说你的理由( )
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1 )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 )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亮方食生梅

孙亮方食生梅,使黄门至中藏取蜜渍梅,蜜中有鼠矢;召问藏吏,藏吏叩头。亮问吏曰:“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吏曰:“向求,实不敢与。”黄门不服。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大笑曰:“若矢先在蜜中,中外当俱湿;今外湿里燥,必是黄门所为!”黄门首服,左右莫不惊悚。

【注释】①孙亮:孙权的儿子,很小就做了三国时东昊的皇帝。②黄门:宦官。③中藏:宫中仓库。④渍:浸、蘸。⑤藏吏:管理仓库的官吏。⑥服:认罪。

( 1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外当俱湿
B: 中外/当俱湿
C: 中外当/俱湿
D: 中外当俱/湿
( 2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①实不敢________

②中外俱湿________

( 3 )翻译:黄门尝私从汝求蜜耶?
( 4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孙亮是如何证明老鼠屎是黄门刚放入蜜中的?
( 5 )联系全文你看出黄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名著阅读

①那天下午,因天气不好不能散步。我于是溜进餐室,里面有一个书架,我很快就找了一本书。于是爬上窗台,缩起双脚,盘腿坐下,将波纹窗帘几乎完全拉拢,把自己加倍隐蔽了起来。

②在翻书的间隙,我抬头细看冬日下午的景色。远处,只见一片白茫茫云雾,近处,是湿漉漉的草地和受风雨摧打下的树丛。连绵不断的冷雨,在一阵阵凄厉寒风的驱赶下横扫而过。

③当时,我膝头摊着书,心里乐滋滋的,就怕别人来打扰。但打扰来得很快,餐室的门开了。

④“嘿!苦恼小姐!”约翰·里德叫唤着,随后又打住了,显然发觉房间里空无一人。

⑤“幸亏我拉好了窗帘。”我想。我真希望他发现不了我的藏身之地。约翰·里德自己是发现不了的,可惜伊丽莎从门外一探进头来,就说:“她在窗台上,准没错,杰克。”$来&源:ziyuanku.com

⑥我立即走了出来,因为一想到要被这个杰克硬拖出去,身子便直打哆嗦。

⑦“什么事呀?”我问。既尴尬又不安。

⑧“你到这里来。”约翰·里德说。他在扶手椅上坐下,打了个手势,示意我走过去站到他面前。

⑨约翰·里德是个十四岁的学生,比我大四岁。他长得又大又胖,但肤色灰暗,一副病态。

⑩这阵子,他本该呆在学校里,可是他妈妈把他领了回来,住上—两个月,说是因为“身体虚弱”。但他老师却断言,要是家里少送些糕点糖果去,他会什么都很好的,做母亲的却认为约翰是过于用功,或许还因为想家,才弄得那么面色蜡黄的。约翰对母亲和姐妹们没有多少感情,而对我则总是欺负。他经常欺侮我,虐待我。弄得我每根神经都怕他。面对他的恐吓和欺侮,我无处哭诉。佣人们不愿站在我一边去得罪他们的少爷,而里德太太则装聋作哑,儿子打我骂我,她熟视无睹,尽管他动不动当着她的面这样做,而背着她的时候不用说就更多了。

⑪我向来对约翰逆来顺受,因此便走到他椅子跟前。他拼命向我伸出舌头。我明白他会马上下手,一面担心挨打,一面凝视着这人那副令人厌恶的嘴脸。突然他二话没说,狠狠给了我一拳。我一个踉跄,从他椅子跟前倒退了一两步才站稳身子。“这是对你的教训,”他说,“谁叫你鬼鬼祟祟躲到窗帘后面,谁叫你两分钟之前眼光里露出那副鬼样子,你这耗子! ”我已经习惯了约翰·里德的谩骂,从来不愿去理睬,一心只想着如何去忍受辱骂之后必然而来的毒打。

⑫“你躲在窗帘后面干什么?”他问。“在看书。”我答道。“把书拿来。”他又说。我走回窗前把书取来。

⑬“你没有资格动我们的书。你靠别人养活你,你没有钱,你爸爸什么也没留给你,你应当去讨饭,而不该同像我们这样体面人家的孩子一起过日子,不该同我们吃一样的饭,穿妈妈掏钱给买的衣服。现在我要教训你。这些书都是我的,连整座房子都是,要不过几年就归我了。滚,站到门边去,离镜子和窗子远些。”

⑭我照他的话做了,起初并不知道他的用意。但是 他把书举起,拿稳当了,立起身来摆出要扔过来的架势时,我本能地往旁边一闪,可是晚了,那本书已经扔过来,打中了我,我应声倒下,脑袋撞在门上,碰出了血来,疼痛难忍。我的恐惧心理已经越过了极限,另外的心 理紧接着占了上风。

⑮“你是个恶毒残暴的孩子!”我说,“你像个杀人犯……你像罗马暴君!”“什么!什么!”他大叫大嚷,“那是她说的吗?伊丽莎、乔治亚娜,我还能不去告诉妈妈吗?不过我先要……”他向我直冲过来,我只觉得他揪住了我的头发和肩膀,我已经跟他肉搏,我发现他真是个暴君,是个杀人犯。我觉得一两滴血从头上顺着脖子淌下来,感到一阵热辣辣的剧痛。这些感觉一时占了上风,我不再畏惧,发疯似地同他对打起来。伊丽莎和乔治亚娜早已跑出去讨救兵,里德太太来到现场,后面跟随着贝茜和女佣艾博特。我们给拉开了,我只听见她们说:“哎呀!这样撒泼,竟敢打约翰少爷来。”

⑯里德太太又补充说:“把她拖到红房子里去关起来。”于是马上就有两双手按住了我,把我拖上楼去。

【注】杰克:即约翰·里德 伊丽莎、乔治亚娜:约翰·里德的姐妹

( 1 )那天下午,“我”有哪些不幸的遭遇?请分4点概括。

( 2 )根据选文情节,分析并概括“我”的性格。

( 3 )舅妈一家为什么不喜欢“我”?

( 4 )原著故事情节主要发生地除了舅妈家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地方。

( 5 )选出与本文作者属同一国家的作者( )m

A. 安徒生 B.雨果 C.莎士比亚 D.契诃夫

( 6 )除选文外,简述原著中你记忆深刻的一个情节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扁豆
苏雪林
①“多少时候,没有到菜圃里去了,我们种的扁豆,应当成熟了罢?”康立在凉台的栏边,眼望那络满了荒青老翠的菜畦,有意无意地说着。
②谁也不曾想到暑假前随意种的扁豆了,经康一提,我恍然记起,“我们去看看,如果熟了,便采撷些来煮吃,好吗?”康点头,我便到厨房里拿了一只小竹篮,和康走下石阶,一直到园的北头。
③因无人治理的缘故,菜圃里长满了杂草,有些还是带刺的蒺藜,扁豆牵藤时我们曾替它搭了柴枝做的架子,后来藤蔓重了,将架压倒,它便在乱草和蒺藜里开花,并且结满了离离的豆荚。
④折下一枝豆荚,细细赏玩,造物者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呵!他不但对于鲜红的苹果,娇艳的樱桃,绛衣冰肌的荔枝,着意渲染,便是这小小一片豆荚,也不肯掉以轻心的。你看这豆荚的颜色,是怎样的可爱,寻常只知豆荚的颜色是绿的,谁知这绿色也大有深浅,荚之上端是浓绿,渐融化为淡青,更抹三层薄紫,便觉润泽如玉,鲜明如宝石。
⑤我们一面采撷,一面谈笑,愉快非常,不是为今天晚上有扁豆吃而愉快,只是这采撷的事实可愉快罢了。我想这或是蛮性遗留的一种,我们的祖先——猿猴——寻到了成熟的榛栗,呼朋唤类的去采集,预备过冬,在他们是最快活的,到现在虽然进化为文明人了,这性情仍然存在。无论大人或孩子,——自然孩子更甚,逢到收获果蔬,总是感到特别兴趣的,有时候,拿一根竹竿,偷打邻家的枣儿,吃着时,似乎比叫仆人在街上买回的鲜果还要香甜呢。
⑥我所禀受的蛮性或者比较的深,而且从小在乡大,对于田家风味,分外系恋,我爱于听见母鸡阁阁叫时,赶去拾她的卵!我爱从沙土里拔起一个一个的大萝卜,到清水溪中洗净,兜着回家;我爱亲手掘起肥大的白菜,放在瓦钵里煮。虽然不会挤牛乳,但喜欢农妇当着我的面挤,并非怕她背后搀水,只是爱听那迸射在冰铁桶的嗤嗤声,觉得比雨打枯荷,更清爽可耳。
⑦康说他故乡有几亩田,我每每劝他回去躬耕,今天摘着扁豆,又提起这话。他说:“我何尝不想回去呢。但时局这样的不安宁,乡下更时常闹土匪,闹兵灾,你不怕么?”我听了想起我太平故乡两次被土匪溃兵所蹂躏的情形,不觉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 1 )“扁豆”在行文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 2 )第⑤自然段猿猴“呼朋唤类”采榛栗的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

( 3 )鲁迅在《社戏》里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苏雪林也说“有时候,拿一根竹竿,偷打邻家的枣儿,吃着时,似乎比叫仆人在街上买回的鲜果还要香甜呢”,是什么原因让鲁迅与苏雪林分别有类似的感受?

( 4 )概括第⑥段划线句子所写内容,并说说此段文字有何作用?

( 5 )行文结束时,作者为什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由此可推断,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一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请找寻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

以“ 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中心明确;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和校名;④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美观。达到此项要求可奖1—3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黄昏之后黎明之前”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