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的五部分中,标题、主体、结语三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B: 消息和通讯都要求用事实说话,但通讯的内容比消息详尽、具体、形象,时效性不如消息。
C: 新闻,从广义上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上讲,专指消息。
D: 一份报纸,占主要地位的是消息、通讯、评论。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宋散文八大家:唐:韩愈欧阳修。宋:曾巩、王安石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
B: 律诗要求全诗同押一个韵,大多限平声韵,比如:《钱塘湖春行》中的“低”“泥”“蹄”“堤”就是押的同一韵,且是平声韵。
C: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西行漫记》,小说从多个方面展示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D: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①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②各种机遇从眼前滑过 ③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④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


A: ④①③②
B: ④②①③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4、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妖(ráo) 然(mǎng) (yú)词 味同蜡(jiáo)
B: (qiáng)褓 (xiè)渎 据(jié) 气吞(dǒu)牛
C: 哑(yīn) 睢(zì) 狡(xiá) 廓然无(lěi)
D: 穿(chuō) 发(jiǒng) 异(chà) 吹毛求(zī)
5、下列各组划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追/迷迷离 细/迫/人所难
B: 新/为人知 职/然/夜
C: 帚/肆无忌/狼 邻/
D: 取/根深媚/动/相以沫
6、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 )
A: 我们去市场买了白菜、西红柿、芹菜和很多蔬菜。(修改:将“和”改成“等”)
B: 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修改:去掉“富强”或将“强国”改为“国家”)
C: 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修改:去掉“砍伐”或“毁坏”)
D: 加强食品监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修改:去掉“人民”)
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C: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D: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8、下列各项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职(xùn) 薄(bǐ) 有介事(shà) 众目睽(kuī)
B: 达(liū) 水(qú) 见异思(qiān) 不之地(máo)
C: 感(kuì) 战(nì) 怪不经(dàn) 神采奕(yì)
D: 头(xián) 港(wāng) 人忧天(qǐ) 人听闻(hài)
9、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市即将开展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旨在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氛围。(把“提高”改成“营造”)
B: 我们在实现和追求个人幸福与成功的同时,就已经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贡献。(将“成功”和“幸福”互换位置)
C: 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使人感到非常自豪。(删除“使人”)
D: 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将“获胜”改为“胜负”)
10、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人生产、设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B: 这套教科书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一种资源,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
C: 由于出现了充满大爱的勇敢“逆行者”们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D: 清明时节,各地各校纷纷举行“云祭奠”主题教育活动,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观沧海》,回答下列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1 )这首诗以“________”字总领,全诗借景抒表,表达了诗人________。

( 2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小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①杂然而前

________

者胜

________

③游人去而禽鸟乐

________

④不知太守之其乐

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3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至 于负 者 歌 于 途

②人 知 从 太 守 游 而 乐

( 4 )原文填空。

①第①段中描写山间秋冬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

( 5 )第②段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简要概括。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奶奶的粽子

①“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的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 1 )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围绕这个线索,作者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的精心准备、奶奶包粽子的灵活、煮粽子时间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________。
( 2 )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 3 )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 4 )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可为什么 “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榕树下的瘦女人

沈祖连

长长的新兴路,延伸到桥头,形成个“丁”字。丁字路口处,有棵大榕树,说不清它有多大的年纪,只知道父亲乃至祖父他们也是小时候就有的了。逢着夏天,这里是纳凉以及人们娱乐的天地。现在秋凉了,并且是一天比一天冷下来了,人们便都转入了屋里去了,这里便现出了它的荒凉,阵阵秋风吹得人们的心都发了毛,谁还到这里来呢?

不过也有。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像是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终日在这里,有时坐着,有时站着。总之是坐累了站,站累了坐。秋风拂起那发了黄的发丝,飘飘悠悠的,一双呆滞的眼睛犹如两眼枯井,时而看着桥头,时而看着路,时而看着行人,有时什么也不看。

我早上去上班,路过桥头便看见了她,她的瘦以及她的黄发丝,都让人无缘无故地要产生一种怜悯。我便是无缘无故地走近了她。

“阿姨,你在等什么?”

她慢慢地反映过来:“先生,是问我么?这么说,你看见过一个后生仔么?”

她没有正面看我,我用左手在她的面前比划了一下,她的眼动了动,便又停下了。我猜她是眼睛不好,至少是看不清面前的人和物。

“阿姨,你要等的后生是什么样子,告诉我,我可以帮你找。”

“那太好了,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刚才有个姑娘也说要帮我找。后生高高的,说话声音不大,跟你差不多,说话很好听。”

“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等他做什么呢,他是你的什么人?”

“不,他什么也不是,他只欠我的钱,那天买我的手镯,他说等会儿给我钱,便走了。”

“阿嫂,想你是上当了,怎么不给钱就让他走了?现在啊,可不同以前了,不抢你就好了,你能告诉我多少钱么?”

“我们说好了的,他回头给我三百元,那可是真玉的阿。是我妈给我的嫁妆,他看见了直说是好玉。我见他识货,便解下给他看,他说阿姨你的手太瘦太小了,不合适戴,便缠住要我卖的。”

又是一起诈骗案。

中午我回来,经过桥头,她还在等。

第二天,她还在等。看她那可怜巴巴的,直让人心疼。我在心里一百次地骂,是哪个没良心的小子,有本事不去诈骗大亨,而来骗这些可怜的老百姓,该是断子绝孙的。

第三天,她还在等,不知怎么,看到她那黄黄的发丝及深深的枯井,便有一种本能涌上了心田,就好像是我天生地要帮助她,而帮不了她,就是我的一大过错。于是我便又走近了她:“阿姨,对不起了,我这两天有急事,我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让你久等了。”

她慢慢地转过面来,捉住了我的双手,她的瘦手在哆嗦着,那枯井一样的双眼分明渗出泪:“你可回来了啊,你可知道我要钱干什么吗?”

“知道,阿姨,是我耽误了你,你打我骂我吧。”我把三百元钱塞到她的手上,并做好了挨骂或挨打的准备。

“好了,你回来就好了,阿姨怎么舍得打你骂你?到底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前天那先生还说你是个骗子呢。”

瘦女人心满意足地走了。又是一阵秋风掠过,榕树叶子簌簌的落了下来,我的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哀……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7)

( 1 )以“我”的角度,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情节。(不超过20字)
( 2 )“我”一连三天看到瘦女人在等,情感上有何变化?结合原文语句加以分析。
( 3 )小说开头结尾划线地方都写到“秋风”,各有什么作用?
( 4 )划线句“刚才有个姑娘也说要帮我找”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5 )小说中的瘦女人执着地等待着一个不可能兑现的承诺。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单纯的人,结尾“我”编了一个谎言,替那失信男子(骗子)付了钱,有人认为这让瘦女人失去了认识社会的经验,对瘦女人而言反而是不幸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圣诞名曲《铃儿响叮当》中说“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快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歌唱。马儿铃声响叮当,令人心情多欢畅……”这首歌已被世人广为传唱,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旋律。同学们,来到初三,你一定没有放弃心中那美好的希望吧?也从未因失败改变过那令人憧憬的梦想吧?愿这歌声永远萦绕在充满风雪的人生旅途上,愿我们用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去面对人生更大的风雨。

请以《一路风雨,一路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ヽ诱惑是无言的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