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京市八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成为仁人志士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C: 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这三个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操心中甚疑,
B: 面对“生物入侵者”每年造成的两千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C: 何满子也真是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爱听故事,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D: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
3、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质典:当守厮:互相
B: 领悟:了解交卸:装卸
C: 面掩:遮盖笑讪:讥讽
D: 屑琐:细小物格:推究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做到真和忍:真者,真诚相待,不虚情假意。忍者,宽容忍让,不针锋相对。
B: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 只有八、九岁光景。
5、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兰翎从小就有自命不凡的理想。
B: 振兴教育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实现,任重道远
C: 《我的兄弟叫顺溜》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人物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 那场生命科学的报告太精彩了,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6、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刻(juān) 臣(nìnɡ) 户(yǐ) 移默化(qiǎn)
B: 杂(cáo) 粗(cāo) 请(pìn) 咬文字(jiáo)
C: 挑(tì) 围(fèn) 身(jī) 不屈不(náo)
D: 依(wèi) 吞(niè) 潺(chán) 茅顿开(sè)
7、下列各组词语中的书写或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应(hè) 咄逼人(duó) 伫蓄
B: 托(hōng) 翻来复去 决别
C: 落(zhuó) 为一谈(hùn) 取决
D: 临(lì) 捷然不同 云宵
8、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茸毛 堕落 诉讼 各得奇所
B: 戎机 停泊 怜悯 憨态可掬
C: 取谛 蔚然 塑造 磕磕绊绊
D: 恻隐 凌乱 娴熟 责无旁袋
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奥秘 分水岭 高瞻远瞩 步步为赢
B: 颠簸 逻辑学 循规蹈距 千钧一发
C: 震憾 管弦乐 老生长谈 枕戈待旦
D: 裁缝 四合院 两全其美 食不果腹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B: 野发而幽香 芳:芳香
C: 山肴野 蔌:菜蔬
D: 者胜 弈:下棋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释】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②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③参差:不齐的样子。

( 1 )诗中写实的诗句是( )

A: 律回岁晚冰霜少
B: 春到人间草木知
C: 便觉眼前生意满
D: 东风吹水绿参差
( 2 )下面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紧紧把握住立春这一节气,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 从“草木知”到“生意满”,诗人在作品中富有层次地再现了大自然的这一变化过程.
C: “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 此诗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liè)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①介:披上战甲。②鬣(liè):颈上的长毛. ③褫(chǐ):解除。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只于奴隶人之手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真不知马也 ④故常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 3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只标一处。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 4 )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5 )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际都是在议论如何对待人才的。这两段文字表达了怎样的人才观?

( 6 )“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试举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的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朵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不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了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地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 1 )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

( 2 )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 4 )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5 )最后一段文字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文章这样结尾有何深刻含义。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8年8月23日出版的《柳叶刀》杂志,该期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酒精饮料与健康关系的重磅论文,作者是一个由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牵头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小姐,该小组调阅了来自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的694个酒类消费数据库,从庞大的数据库中检索到592篇相关论文,然后将这些论文的数据整合到一起,用最新的统计方法重新进行研究,

研究显示,酒精饮料是全世界15~49岁年龄段人群最大的致死因子,这个年龄段的人有1/5的死亡原因可以归结为饮酒。如果把所有年龄段的人都算上的话,那么饮酒在所有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七住。仅以2016年为例,全世界就有280万人死于酒精引发的各种事故,包括车祸、疾病和自残行为等,而且,这篇论文颠覆了此前的看法,认为酒精饮料并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少量饮酒虽然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有更多的坏处,比如致癌。研究表明,酒精是明确的致癌物。大于50岁的人群当中,27.1%的女性癌症和18.9%的男性癌症都是喝酒引起的,仅此一项带来的坏处就大过好处了。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健康长寿的话,那么他最好滴酒不沾。

②适量饮酒可防中风

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喝一两杯酒的人患局部缺血中风的可能性可降低4.5%,但那些每天喝7杯以上的人患中风的可能性将提高3倍,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该研究对组约从1993年到1997年患过局部缺血中风的677人进行了调查——这种中风是由脑动脉血块引起的,研究人员把这些患者与接受随机电话调查的1139人进行了比较。

这份出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内科外科学院的报告说:“在对心胜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身体质量指数和教育等因素进行调查后发现,适量饮酒——即每天最多两杯,对局部缺血中风的预防作用非常明显。

一项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20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提示适量饮酒对脑卒中(中风)有保护作用。

③生活离不开酒

白酒几乎伴随了中国人一生的成长。家里小孩出生要喝满月酒,孩子周岁也要喝酒,孩子出去赶考的时候、大婚的时候……这一生要喝多少次酒?一生如此,一年亦是如此。春节到来的时候要喝酒,阳春、清明时也会喝酒,端午节要喝雄黄洒,中秋节要喝桂花酒……一年一生,中国人是离不开酒的。

④酒能激发灵感

酒是点燃诗情的引子。从当年的曹盂德“横梨赋诗”,“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杯酒就摆在我们千古的梦想和诗情里。我们都曾经跟着陶渊明去喝他田园里淡薄的酒,“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这是一种回归了恬淡的酒,他在洒中怡然自若。我们也曾经跟着李太白喝他豪迈的酒。他说他自己无非是“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李太白邀约千古明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到了苏东坡,他曾经“一杯还醉江月”去感慨历史的沧桑。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佳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绿素求书,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史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⑤酒的历史和文化精髓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数千年来,中国的酿酒事业,在历史的变迁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酸造出了许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礼酒俗,无不构造出一个博大的渊深的名酒古国。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 1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柳叶刀》杂志认为,酒精饮料并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少量饮酒虽然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有更多的坏处,比如致癌。
B: 解放军总医院通过对2000多名老年人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每天最多两杯,对脑卒中(中风)有保护作用。
C: 从文中可知,酒能激发灵感,那些喜欢喝酒的人都成为了著名诗人和名垂青史的书画家。
D: 中西方的酒文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中国酒精神追求的绝对自由和尼采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其实是非常相似的。
( 2 )小华看到这一组文章后,想推荐给因贪杯经常醉酒的爸爸,但是他觉得这几篇文章的排列顺序还不足以引起爸爸重视,请你帮他将这几篇文章重新排序,并为第一篇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重新挂列的顺序:________

小标题:________

( 3 )爸爸看了文章后,说:“看来喝酒确实不太好,嗯,我考虑一下。”可是,这时电视里很不合时宜地传来了一句广告词“常饮仰韶酒,能活九十九”,爸爸一听,说:“你看,电视里都说了,经常喝酒能长寿,这酒还是不要戒了。”小华很着急,但却不知道怎么劝说。请你联系本文内容,试着帮小华劝说他的爸爸。
( 4 )听了小华的劝说,爸爸若有所思。小华觉得应该乘胜追击,他想到爸爸每次喝醉酒之后都会胡言乱语,被人笑话。于是想从名著中找一个因醉酒误事的人物事例来说服爸爸,请你帮助小华分析下列名著中三个人物酒后误事的行为 , 选择一个最适合的人物。

A.样子《骆驼祥子》

B.孙悟空《西游记》

C.宋江《水浒传》

( 5 )爸爸觉得小华说得很有道理,于是答应戒酒。并向小华建议:“我们单位很多跟我差不多大年纪的人都有喝酒的习惯,不如你写一份倡议书,我明天带到单位去,让他们也加入戒酒的行列。你看怎么样?”

小华很开心。请你结合本文和莫言的《我与酒》,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小华的名义向那些爱喝酒的爸爸们拟一份关于戒酒的倡议书,150字左右。

【温馨提示:要注意倡议书的格式,并要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从小到大,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的内心有所触动,或让你感动,或让你钦佩,或让你无法忘怀,请以《他(她),让我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在清醒中选择的偏执、”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