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福州,每到晚上和空闲时间,约上几个好友到乒乓球馆或羽毛球馆挥上几拍,成了时尚。
B: “三坊七巷”自晋、唐代形成。于清至民国走向繁荣,见证了闽都福州城市。
C: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和培养。
D: 福州市的许多中小学生积极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玉树灾区的重建。
2、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护生活


A: ②④③①
B: ①④③②
C: ②①④③
D: ③②④①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十一黄金周,天南海北的游客齐聚北京,故宫景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B: 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 , 就会有不法分子投机钻营,可能对用户构成伤害。
C: 我们坚信教育是一件美好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所有急功近利的做法都会违背教育的原则。
D: 国庆节期间,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的人们,无不赞叹国旗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4、下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分道扬镳 大相径庭 矢志不移 劫后余生
B: 潸然泪下 脍炙人口 按部就班 梦寐以求
C: 了如趾掌 无动于衷 联锁反应 危言耸听
D: 不假思考 约定俗成 一劳永逸 悲天悯人
5、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录毕,送之 走:跑
B: 从乡之先达执经问 叩:敲门
C: 媵人持沃灌 汤:热水
D: 同舍生皆绮绣。 被:通“披”,穿
6、

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 。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行星, 。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赠予我一次祝福。 ,我的眼睛湿润了。
①天幕上几颗明星我抬头便可以望见
②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几颗明星
③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④它们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像一个人的眼睛
⑤无数蓝空里眼瞳似的闪烁着的星子被我望着
⑥望着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无数星子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B: 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C: 魔术师将人悬浮空中的表演,看得观众张目结舌
D: 曹禺的《雷雨》,以其独具匠心的构思展示了周家由盛而衰的悲剧,具有撼人心魄的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晓之者亦然大喜《杞人忧天》 过中不至,太丘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 可以师矣《论语·为政》 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C: 逝者斯夫《论语·子罕》 两狼之并驱故《狼》
D: 求之若此《穿井得一人》 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东汉列“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结成的作品集。《五猖会》、《藤野先生》、《二十四孝图》均出自此集。
C: 鲁达是一个豪侠义士,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夜走蜈蚣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浒传》)
D: (《海底两万里》)讲述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通过在各拉丹冬的生活遭遇及所见所感,表达出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景仰和崇拜之情。
C: 《登勃朗峰》通过记述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抒发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 《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以第二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热爱丽江的情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野 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弯曲的地方。

( 1 )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不负心

俞绘,滑州人,少负意气。为父兄服里正役,输粮入海。时有闽寇,充民兵,有斩艾功,不自叙。为诸生举于乡赴京过沛沛令冯乡人也,贷十金。既下第,谒得歙县训导,冯已死矣,遗金还其子珏。珏以无券弗受,绘日:“贷金无券,信我也,若遂弗偿,非负汝父,负心也。汝父复生,其谓我何?”为文告其墓,固与,珏乃受。

广西尝聘典乡试,有以金赂取者,赋诗慰遣之,其人愧谢去.任惠州,过赣,按察佥事陈公壮以卒送之,道经南康,卒谓尹日:“过乃陈姻家也.一尹信之,厚致赆,辞日:“吾非陈姻,卒绐矣。”宪庙时,罗伦章懋以言被谪,方在歙,抗疏请以己官赎伦等罪,天下壮之。

(选自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之十一)

【注】①斩艾:砍伐,斩杀。②珏:jué,人名。③按察佥事:官职名。④尹:yǐn,官名,此指南康县令。⑤赆:jìn,财物。⑥绐:dài,欺骗,欺诈。

( 1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金还其子珏 道不拾
B: 尹之,厚致赆 口雌黄
C: 与,珏乃受 根深蒂
D: 在歙 血气
( 2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为诸生举于乡赴京过沛沛令冯乡人也.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若遂弗偿,非负汝父,负心也。

( 4 )俞绘一直被后人称道,为什么?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经营好你的人生

①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如何经营好你的人生,即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对于实现自身价值至关重要。

②贝尔纳是法国的著名作家,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有奖智力竞赛,有道题是:“如果卢浮宫发生火灾,情况紧急,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成千上万份答案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了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③不难看出,这个最佳答案的确精妙。有的同志喜欢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过大,因为不切实际,非但实现不了,反而带来不少副作用。明明自己只能挑八十斤的担子,却偏要挑两百斤,结果可想而知。殊不知,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④确立好人生目标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⑤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正像生意场上有的人总想“空手套白狼”一样,对待人生也想不劳而获,也许还曾侥幸得逞过,但是在长长的一生中,若是抱定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是必然要吃苦头的。“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人生犹如一座天平,你可以把你想要的任何东西放在天平的一端,但是在另一端,必须放上相等的重量。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成功秘诀”时说:“我没什么才气……我写小说基本上是个力气活,不信你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二十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当有人问研制出世界首创掌上产品的中山名人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是哪个院校毕业的,他笑着说:是社会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苦难系拼命专业,课本就是汽车大王艾柯卡的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⑥在当今社会,不劳而获无异于痴人说梦,守株待兔只会遭人耻笑,踏实努力才能获得成功。试想连鲁迅都要“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何况我等这样的普通人!所以,如果你还没有获得你所期望的收益,那么就试着让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变得更重吧。

⑦人世间,很多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唯有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因此,多一点经济头脑,多一点经营意识,使你的人生趋利避害,良好经营,赢得丰厚的收益,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门经济学课程。

( 1 )第②段中写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赢得智力竞赛,其作用是什么?

( 2 )“经营好你的人生”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 3 )第⑤自然段是怎样论证“想不劳而获的人可一时得逞,但终究是要吃苦头的”?请简要分析。

( 4 )除了文中所讲的“踏实努力”这一“砝码”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可以充当人生天平另一端的“砝码”呢?请联系生活,试举一例谈谈你的看法。(开放性试题,联系生活实际,符合题意即可。)

拓展阅读

老家的柿子树

杨德胜

初夏到来,柿子树就开出一朵朵如鞋眼扣样的黄瓣白蕊花,一阵挟带闪电余光的风吹过,无数的柿子花如天女散花浇洒一地。苕田里、树根座上,堆砌出厚厚的绒。不细看,还以为是老天爷错了季节,在初夏下起雪来了。我就与小伙伴们将柿子花拾起,用棉线穿成一串串。有许多女生,将那串串柿子花当成项链挂在颈项上,更显秀气乖巧。在操场上、教室里、放学路上,弥漫着柿子花的淡淡清香,给孩子们的补丁衣衫添加了几分暖色,给清贫的生活增加几分谐趣。

柿花落下,一个浪漫的季节过去。柿子树上调换频道,长出一颗颗嫩绿的青春豆来。盛夏中,火辣太阳的烘烤,给青涩的柿子灌注阳气。频繁的雨水,给柿子洗着淋浴,把上天的营养传递到柿子的内核。等柿子如小鸡蛋般大小,父亲就会打下一箩筐,用锤子砸破,放进一个缸里,加少量清水,然后,将几副麻线渔网放进去,浸润半个月时间。这是要用青柿子油,浸染麻线网,等于是用柿子青春的血浆,给麻线网上油。据老辈人讲,青柿子油不仅使麻线网沥水不腐,而且色泽紫润、油光发亮,麻线坚韧柔绵,不会轻易被激流中的杂草石头挂断,可以大大提高渔网的使用寿命。

时到中秋,柿子红了。它轻抿初霜,由表入里,零星地在某一个枝丫上,探出一个红头来。这个季节里,我每天会守在柿子树下,仰望树冠行注目礼,指望天上掉下红柿子来。每天早上,总是早早起床,到柿树下的苕藤中搜索。心里想着,一夜到亮,就没有哪阵风儿将熟透的柿子吹落?我们还备起了十多米长的细竹竿,专门用来敲红柿子。

到了深秋时节,柿树上绽放万只灯笼,大人们就爬上柿子树,每个枝丫上可以承载一人。柿子树上一下子爬上去七八个人,他们如猴一样,蹲在枝丫上,边吃着柿子,不时向树下扔几个,照顾树下几十张馋嘴。记得有一天,全生产队男女老少齐聚柿子树下,开成了一百多号人的柿子宴。经过一天的折腾,高大的柿子树残叶横飞、柿核遍野,纽扣一样的蒂儿一地狼藉,粗壮的柿树抽空了真气,疲惫得如一位苍老的父亲,在秋风中颤抖着身骨。村里人咂巴着甜腻的嘴巴,酣然入梦。

之后,外出求学或工作,回家时,远隔三五里,就可以看见老屋旁的柿子树。这,就是我回家的路标。在我温暖而潮湿的眼中,柿树幻化成父亲的身影,在向我挥手。清风抖动叶片,在欢迎我回家。

1987年10月,清江隔河岩水库蓄水,老屋旁的柿子树产下了一千多斤柿子。据老辈相传,这是它两百年来产柿子最多的一年,也成了它生命的最后一次彩排。因无法迁移,父辈们将它砍倒,锯成5户移民新居堂屋的门槛和门额,把它的魂灵迁到山上,嵌在新宇,福荫着一代一代移民。只有那粗壮盘虬如龙的根,存盘着两百年世事沧桑,永远植在180米水位下,成为老柿树安放在龙宫的化石……

( 1 )请以时间为线索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时间

主要内容(温馨提示:写清主要人物和事件。)

初夏到来

________

盛夏中

________

时到中秋

________

深秋时节

________


( 2 )品味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部分。

①给孩子们的补丁衣衫添加了几分暖色 , 给清贫的生活增加几分谐趣。(温馨提示:透过字面意思,结合语境分析事物特点。)

②粗壮的柿树抽空了真气,疲惫得如一位苍老的父亲,在秋风中颤抖着身骨。(温馨提示: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事物特点。)

( 3 )说说最后一段交代柿子树产下一千多斤柿子的作用。(温馨提示:从表达效果、事物特点、主题等角度来思考其作用。)
( 4 )结合文章说说老家的柿子树象征着什么。(温馨提示:文中两次将柿子树比作父亲,思考柿子树和父亲有哪些相同品质。)
( 5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对柿子树的情感。(温馨提示:按行文顺序梳理作者的感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因为疏忽,因为不坚持,生活中,我们有时会丢失一些东西,如丢失钥匙,丢失钱包。丢失学具……甚至丢失我们的原则、自信、人格与尊严;因为努力,因为坚持,我们又会找回这些东西。请你回望自己的初中生活,按要求作文。

题目:找回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涉及个人信息的文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獨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