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平煤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静(mì) 躬(jū) 顶礼拜(mó)
B: 丰(shuò) 默(qì) 养精锐(chù)
C: 干(kū) 智(ruì) 藏污纳(ɡòu)
D: 酝(yànɡ) 能(chěnɡ) 张皇失(cuò)
2、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B: 三个月前,我看过电影《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C: 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男同学,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D: 在学生的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 , 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3、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二帝也。 痛恨:憎恨。
B: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可以。
C: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六七:十六或十七。
D: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置。
4、

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

A: 主人日再食 再:第二次
B: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何许:什么,怎样的
C: 无以致书以观 致:借
D: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旧絮
5、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谷(bǐ) 高(miǎo) 酝(niàng) 池(qí)
B: 吝(sè) 悴(qiáo) 笑(lì) 告(dǎo)
C: 时(shà) 分(qí) 徊(huái) 确(záo)
D: (hàn)萏 整宿(sù) 妹(zǐ) 斜(qī)
6、

句子中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 ),像消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 )淡青色。
4.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着西北风。

A: 映入 屹立 露出 抵抗
B: 扑入 耸立 泛出 对抗
C: 进入 矗立 显出 抵御
D: 闯入 直立 现出 抗拒
7、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本布衣”与“往来无白丁”中的“布衣”与“白丁”都是指平民,只不过前者指的是没有学问的人,后者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人
B: 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
C: 《五柳先生传》《出师表》《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表”“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D: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人,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琐(wěi) 负(gū) 修(qì) 为人知(xiān)
B: 妥(tiě) 步(lǚ) 溅(bìng) 锋芒毕(lù)
C: 热(chì) 冽(lǐn) 红(yīn) 人不倦(huǐ)
D: 弱(léi) 游(áo) 俯(kàn) 白雪皑(ái)
9、文文准备参加“爱国”书法作品大赛,他选的上联是“爱国丹心昭日月”,但不确定下联是哪一句,请你帮助他选择。( )
A: 正气浩然贯古今
B: 争光爱国健儿志
C: 广召志士共兴华
D: 兴邦壮志赛风雷
10、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法治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无论科技怎样进步,社会如何发展,法

律、规则都是“基础设施”。卫法律尊严,守护规则文明,你我的权益才可能得到保

护。纪守法,行胜于言,与其高谈阔论,不如严于律己、自觉行。


A: ①捍 ②遵 ③践
B: ①捍 ②尊 ③践
C: ①悍 ②尊 ③饯
D: ①悍 ②遵 ③饯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1 )“惊”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项籍弃书捐剑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释)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③略:大概。

( 1 )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涉猎 ________

②见往事________

③不学 ________

④剑,一人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3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

( 4 )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出门看火车

①下午,我和狗子、保家、爱军四个人一起悄悄地溜出村子,然后一路小跑,直到我们经过另外一个村子霍家坪,才放慢脚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不能让村子里的人发现,不能让任何一个同伴发现,因为这个下午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应该载入史册的一天,当我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弯曲的山路之后,我们在三阳川的渭南镇看到了我们向往以久的火车。

②第一次知道火车,是在一个深夜。那夜,我恰巧和祖母住在一起。可能是半夜两点多吧,叔父背着一个背篓回来了。祖母急忙下炕,给叔父收拾吃的去了。而我,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也被惊醒了。我一看久别两个月的叔父风尘仆仆地坐在炕沿边,就再睡不着了。叔父给我讲了出门的一些经历,其中让我最觉新鲜的,就是叔父花了三毛钱,从很远的地方坐着火车到了山脚下的渭南镇。从此,火车就像一个魔术师的手,弄得我心神不宁,其实我并没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车,只要能看看它奔跑的样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是啊,看一看火车,是我一个乡下少年对远方的向往。从生在杨家岘这个小村庄开始,我就没出过远门。最远的一次,也就是去了一次三阳川,一个比我的村子略微好一些的地方。于是,我就把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告诉给了我的三个好朋友。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秘密出村的那个下午,当我们到了渭南车站,好像是下午四点多。

③小心翼翼地进了火车站,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来,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才有一趟货车驶来了,好像是拉煤的,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一路的灰尘跟着火车在飘飞。可以说,这无异于渴望已久的漂亮姑娘居然以很丑的样子出现在眼前,让人备感失落。我也就在那个下午突然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到达内心之前,其实都要走上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从而产生一种极为美丽的等待之苦。比如我们期待驶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列火车。但我们没有罢休,并且下了决心,宁可不回家也要看一趟坐人的火车,看一看究竟是穿什么衣服的人坐着火车来来去去地经过祖国的南北大地。

④终于,不到十分钟,来了一趟火车,确实如我们所愿的是一列客车。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它居然就停在我们的眼前,停在西北大地上这个小小的车站上。这也就是我后来所知道的列车在单行道上的会车。火车一停下来,我们就欢呼起来。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怕,躲得远远地,我看见车里的人来回走动着,有喝水打牌的,有抽烟睡觉的。至今我还记得,那趟火车某个窗口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我知道他是笑我们的傻。傻,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我现在真希望有人笑我傻,然而没有了。还得补充一句,火车启动时他打开窗户,朝我们挥了手。

⑤随着一声鸣笛,火车慢慢启动了,在我们内心的挽留下驶向了远方。热闹了几分钟的站台沉寂了下来。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我不知道火车最终要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沿途会有什么样的景色,但我可以相信,一路走去,肯定很美,肯定要比我所生长的这个小村子美得多。

⑥后来,在我的百般纠缠下——八岁的我被叔父带着坐了一次火车,但远远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美好。是啊,少年时代美好的秘密,如果要想一直保留它天真的面孔,就永远也不要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

(选自《读者》2019.2)

( 1 )阅读选文②-⑤段,把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变化补充完整。

①事情发展过程:未见火车——________——看到心目中的火车——火车离去

②人物内心变化:A.向往、不安——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 2 )“我”萌生“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的原因是什么?
( 3 )品味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赏析下面句子。

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

②说说你对“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一句中“笑”的理解。

( 4 )文章以“看火车”为题的作用是什么?
( 5 )文章的题目是“看火车”,可是结尾为什么还要写“我”坐火车这件事?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松堂游记

①去年夏天,我们和S君夫妇在松堂住了三日。难得这三日的闲,我们约好了什么事不管,只玩儿,也带了两本书,却只是预备闲得真没办法时消消遣的。

②出发的前夜,忽然雷雨大作。枕上颇为怅怅,难道天公这么不做美吗!第二天清早,一看却是个大晴天。上了车,一路树木带着宿雨,绿得发亮,地下只有一些水塘,没有一点尘土,行人也不多。又静,又干净。

③想着到还早呢,过了红山头不远,车却停下了。两扇大红门紧闭着,门额是国立清华大学西山牧场。拍了一会门,没人出来,我们正在没奈何,一个过路的孩子说这门上了锁,得走旁门。旁门上挂着牌子,“内有恶犬”。小时候最怕狗,有点趑趄。门里有人出来,保护着进去,一面吆喝着汪汪的群犬,一面只是说,“不碍不碍”。

④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⑤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石桌,石凳之类。可是外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⑥可惜我们来的还不是时候,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月亮老不上,我们什么都谈,又赌背诗词,有时也沉默一会儿。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但是这么看的话,松堂的院子还差得远,白皮松也太秀气,我想起郭沫若君《夜步十里松原》那首诗,那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可是想,若是一个秋夜,刮点西风也好。虽不是真松树,但那奔腾澎湃的“涛”声也该得听吧。

⑦西风自然是不会来的。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怯怯的焰子让大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作者:朱自清 原载1935年5月15日《清华周刊》第43卷第1期)

【注释】[1]松堂在北京西山,乃一牧场,作者于1934年6月30日与石荪夫妇(即文中S君夫妇)同往。[2]趑趄(zī jū):想前进又不敢前进的样子。

( 1 )阅读文章,补全思维导图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2 )阅读散文要体味个性化的语言表达,针对第4段描写“松”和“堂”的划线语句,有同学提出下面两个疑问,请你帮助解答。

①写白皮松,既说“多得好”,又说“疏得好”,到底好在哪里呢?

②用“白、滑、冷”三个字来写大理石柱和大理石栏杆,有何妙处?

( 3 )本文记游没有平铺直叙,读后有一波三折之感,请举一处波折进行分析。
( 4 )读了此文,有人认为朱自清游松堂是闲适愉悦的。也有人认为是带着淡淡惆怅的。你赞同哪一个说法?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一)题目:有种记忆叫温暖

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有一个奇怪的男子,他的鞋子总是比脚大好多。有一次,一位老人忍不住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穿这么大的鞋?”他说:“大鞋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花同样多的钱,我为什么要买小的呢?”老人问:“你的脚应该穿多大的鞋?”男子吐吐舌头说:“很久没穿过合脚的鞋,不知道脚的尺码。”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很多时候,人们昂首追求的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找到合脚的鞋,才能把人生之路走好;鞋太大,反而会妨碍自己前进。”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向阳花丶我旳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