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gù) 诘责(jí) 文绉绉(zhōu) 长吁短叹(xū)B: 胡髭(zì) 黝黑(yǒu) 一绺绺(lǚ) 睥睨一切(bì) C: 解剖(pōu) 畸形(qí) 诱惑(yòu) 光耀门楣(méi) D: 滞留(zhì) 粲然(càn) 庶祖母(shù) 万象更新(gēng) |
2、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或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句话形容名著阅读感受,可以这样表述:“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读《简爱》有感”“我也可以旧事重提——读《朝花夕拾》有感”“见字如面 墨短情长——读《傅雷家书》有感”。 B: 艾青常用“土地”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柯察金身上也能体现这种追求。 C: 敬辞是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对师长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老”“足下”“鄙”“愚”等。 D: 序,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作者情况的文体,也可以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赠序是古人专为送亲别友而写的文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朱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
3、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母师长无时无刻都在关心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B: 阳春三月,游览园林固有情趣;可穿行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目不窥园 , 亦别有风味。 C: 一到活动课,操场上就人声鼎沸,气冲斗牛 , 显示出青春的活力。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 , 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
4、 | 下面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张老师眼睛一瞪,教室里立刻万籁俱寂 , 谁也不说话,等着听他的批评。 B: 魔术师的表演往往是故弄玄虚 , 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揭秘后不要有被骗的感觉。 C: 无论狡猾的嫌疑犯如何据理力争 , 公正的审判员始终不为所动。 D: 吕剧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无华、优美流利,娓娓动听。 |
5、 |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句话的准确译文是( ) A: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乐在其中。 B: 人们知道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太守快乐的原因。 C: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心中)自有他的乐趣。 D: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大喜欢太守的乐趣。 |
6、 | 赏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 颔联中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C: 颈联“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 |
7、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发怵(shù) 淳朴(chún) 鞭挞(dà) 城隍(huánɡ)B: 囿于(yòu) 家醅(pēi) 挑衅(xìn) 瞥见(biē) C: 牟取(móu) 凤哕(huì) 招徕(lái) 门槛(kǎn) D: 沏茶(qiē) 哂笑(shěn) 繁衍(yǎn) 手腕(wǎn) |
8、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激动万分”“土地的誓言”“纪念白求恩”的短语结构类型分别是补充短语、偏正短语和动宾短语。 B: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一句中,加点的“而”在这里是连词。 C: “台阶”“我们”“美好”“已经”分别是名词、代词、形容词、介词。 D: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9、 | 为划线字选择正确解释: ( 1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A: 照顾 B: 亲自 C: 拜访 D: 看望 ( 2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 A: 感恩 B: 感谢 C: 感到高兴 D: 感动奋发 ( 3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A: 留给 B: 赋予 C: 具备 D: 给予 ( 4 )则久已病矣( ) A: 疾病 B: 困苦不堪 C: 狼狈不堪 D: 心情沮丧 ( 5 )乡邻之生日蹙( ) A: 生活一天天地 B: 生活日子 C: 出生的日子或每年同岁那天 D: 生活 |
10、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C: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次北固山下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 ②追者反曰________ ③委而去之________ ④亲戚畔之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夫以老者之智 D: 属予作文以记之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5 )乙文中“________ ”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 |
每一个善意都值得尊重
①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皮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要命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②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举着寻物牌,来回走动。写着“一万元悬赏丢失票据”的牌子像巨大的聚光镜,把游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她急三火四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可包里却空空如也。像迎头被浇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③捡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而脏乱,神情漠然。
④民警悄悄告诉她,这男孩整天在广场拾破烂,上次,他捡到了皮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说,就是他在自己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儿皮包就不翼而飞了,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结果那失主不但没有给赏金,还揍了他一顿。民警看了看那男孩又说,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⑤她忙摇摇头,她不愿意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测他这次的诚心,曲解他的好意。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分辩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她走上前去,缓缓地蹲下身子,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姐姐相信你,即便你只是送来了空提包,姐也谢谢你。”
⑥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突然,身后蹿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消失在幽暗的小巷里。等她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竟是那些让她忧心如焚、想用一万元悬赏的票据。袋子里还多了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我把拾到的包交给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所以,当今天下午我又捡到包时,我就先交上空包,倘若你也诬赖我,我就干脆让那些单据从你眼前消失。但你却相信了我,你已经给了我比任何金钱都要贵重的奖赏,那就是尊重和信任。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⑦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泪流满面,为那个受了委屈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困境中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男孩。其实,爱原本就是无求的付出,对每一个卑微的善举都应该心怀感恩。每一个善意都应该得到尊重,容不得一丝龌龊的猜疑。
( 1 )以“她”为陈述对象,补全内容。________ →举牌寻票,只得空包→ ________→得到票据,感恩善意
( 2 )联系上下文,细读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句子 |
心理活动 |
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皮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 |
①________ |
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
②________ |
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可包里却空空如也 |
失望 |
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 |
③________ |
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泪流满面 |
④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鹦鹉流浪汉
①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
②室内的暖气烧得很热,我开了阳台的门透气。过了一会儿,我想去把门关上。就在我把门往回带的那会儿,我的手碰到了一个软沓沓的东西,把我吓了一大跳。那东西黑糊糊凉飕飕的,就蹲在外面的窗台上,不停地颤抖。看仔细了,却是一只小鸟,好像是冻僵了。壮壮胆伸出手一把抓住它。它温顺乖巧,绝无反抗之意。用掌托着,举在灯下,才看清是一只绿颈黄翅的虎皮鹦鹉,身子小小的,半死不活地耷拉着脑袋,微微有一丝气息。两只脚爪,一个只剩下两枚脚趾,另一个,一枚爪子也没有,只留一坨光秃秃的脚掌,立在桌上,站都站不稳。
③不知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这样一个北风呼啸的黑夜里。它必是已经筋疲力尽了,为着寻找一个温暖的栖息地。而它居然能在黑暗中用最后一点儿气力,奔向一扇透出热气的门缝,可见它是一只生存力顽强的鹦鹉。
④阳台没有封闭,只好先把“鸟笼子”挂在厨房里。垫上接鸟粪的纸板,拴上仿树枝的竹筷,系好米盅和水杯,为收留这位气息奄奄的入侵者。
⑤这小家伙实在是饿坏了。吃相像个饿死鬼。
⑥第二天一大清早便被它喳喳的叫声吵醒。又喂它米和水。它扑过来,吃得贪婪而疯狂,犹如风卷残云,顷刻间一扫而光。
⑦大吃大喝了几日,它变得身子浑圆,羽毛锃亮。常用那两根脚趾,金鸡独立,牢牢地攀在筷子上,走钢丝一般,小眼睛警觉而锐利地洞察四方。叫声一日比一日地高亢嘹亮,虽然音律音调全无,一片聒噪之声而已,它却自我感觉极佳,傲慢得像只老鹰。
⑧吃也容忍了,叫也容忍了。想着外面世界的无奈,只希望它从此在我的笼子里安分守己。可它却几乎一刻不停地在笼子里跳上跳下,尖尖的小嘴急促而猛烈地啄着笼边的钢丝以及笼子里一切可以啄出响声的东西,试图诉说它某种未竟的愿望。胸脯上白色的细绒毛,一片片飘落下来,在空气里浮荡着,如同一份份难以阐释的宣言或是传单。有时它就在笼子里长时间地兜着圈圈,像是一只失控的钟表。
⑨丈夫被它吵得坐不住,说它一定是想晒晒太阳了,它本来就是天上树上的东西。
⑩就把笼子挂在阳台的钩子上。阳光洒在它翠绿的羽毛上,它昂起小脑袋仰望着蓝天,忽然停止了连日不断的哀鸣,变得非常非常安静。眼睛里闪烁着一种温柔的光泽。
⑪如果那时我能感到,在它这短暂的宁静中,一个天赐的逃跑机会正在临近———我会加固那只笼子吗?我不知道。
⑫那天,就在中午时分,我偶然走近阳台,一抬头,发现它已撞开了笼子顶端的盖板,身子悬在笼子的出口。正挣扎着想从笼子里拱出来。我叫一声不好,忙拉开门冲到阳台上去———却已晚了一步。就在我接近笼子的那一刻,它猛地钻出了笼子,拼命地扇动着翅膀,嘟的一声,像粒子弹似的,往天空射去。
⑬它走得义无反顾。连头也不回。顷刻间就没了影儿。
⑭废弃的笼子在风中摇晃着。我不知它如今在哪里?也许它早已被冻死在野外了。但重要的是,它宁可被冻死,也不愿囚于一室一檐之下。于是,寻找和回归自然,就成为它一生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摘自《张抗抗散文集》)
( 1 )本文的题目该如何理解?对文章有什么作用?( 2 )第②段加线句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作者要表现什么?描写中暗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3 )第⑧段加线句“某种未竟的愿望”指的是什么?这个愿望是如何实现的?( 4 )第⑫段加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 )文中的鹦鹉是一个什么形象?作者借它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题目一:
近期大火的青春校园电影《老师好》中的一句台词打动了很多观众——不是我在最美的时光遇见你们,而是遇见你们,才是我最美的时光。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将“遇见 ,才是我最美的初中时光”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有人预言,未来将发明一种芯片技术,可以让全人类大脑一秒知识共享,
请你畅想一下知识共享芯片发明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