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北昌黎汇文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汉字的字形不完全同类的一项是( )
A: 疫 庄 房 雁
B: 品 磊 森 垒
C: 日 月 田 木
D: 城 程 虹 供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金色的秋季,麦子全成熟了,密匝匝的穗子垂到了地面。
B: 连绵不断的雨下了一场又一场,此时的昆明,潮湿.阴冷。
C: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反映百姓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体现人文主义的情味
D: 一声巨响之后,在场的每个人都一副毛骨悚然的样子,弄不清楚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3、选出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雾(ǎi) 山(lù) 迁(xǐ) (xuān)嚷
B: (dàn)去 (mí)漫 腐(shí) 沟(hé)
C: (jiǎn)默 (zhǎo)泽 砂(lì) (jūn)裂
D: (diāo)零 (wéi)幕 (shǒu)猎 (hōng)烤
4、下列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 , 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B: 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 , 共同繁荣。
C: 《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D: 开学第一周检查作业,姚琪未完成作业,在微信群里被批评。接下来她歇斯底里地补做完了作业。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破坏自己的家园——地球,是人类的

②中考前连续不断的考试,令同学们身心________。

③现在有些国家仍然处在战火中,那些地方的人民每天都在死亡线上 。


A: 悲哀 疲劳 挣扎
B: 悲哀 疲惫 挣扎
C: 悲痛 疲劳 挣脱
D: 悲痛 疲惫 挣脱
6、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方便患者,提高效率,我院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详情请见告示。
B: 本次摄影展展示出的这些照片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全国道德模范的平凡生活。
C: 为了惩戒失信行为,市文明办、市法院今年第四次联合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D: 本次电视问政,将现场公布“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单位的年终考评总成绩。
7、不负民族气节,在苏门答腊被害的现代著名作家是( )
A: 沈从文
B: 郁达夫
C: 徐志摩
D: 柔石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人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B: 美国2010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 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D: 中国人口多,就业需求大,推迟退休年龄固然可以缓解养老金发放的压力,但势必将要导致年轻人就业难。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
B: 由于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C: 中国国家馆以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带给参观者新颖刺激的多维体验。
D: 作为一项绿色、低碳的户外活动,坚持骑自行车强化了塑身效果是有效的。
10、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殇(shāng) 摇(Iǔ) 诡(jué) 众取宠(huá)
B: 尚(jìn) 收(lǎn) 徘(huái) 脚手铐(Iiáo)
C: 立(zhS) 睥睨(pì nì) 哮(páo) 浩浩荡(dàng)
D: 利(xī) 首(qǐ) 驰(chěng) 鞳(tāng tà)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

卖 炭 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1 )作者在叙述卖炭翁的故事时,自始至终贯穿一个“苦”字,请你结合故事情节,说说卖炭翁的“苦”中包含哪几方面的意思?
( 2 )观察下面两幅画面,简要说明哪一幅可以表现画线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 3 )这首诗以“雪”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在我国的诗词中,也有许多描写 “雪”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每句诗中允许有一字不会写用拼音代替)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曋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 1 )《黄生借书说》作者是________朝的袁枚,该文选自《________》。
( 2 )解释划线字。

①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________

②其如是________

( 3 )翻译下面句子。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 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天子之书”“富贵家之书”为例,从反面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论点。
B: 将“强假”和“为吾所有”两种情况放在一起,对比了不同的心情。
C: 将“余幼时”与“通籍后”的读书情形作对比,以此突出少时借书来读的专心。
D: 作者的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以此来勉励黄生,希望他能多借书来读。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现代文阅读。

我的老师

魏巍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在假日里,她把我们带到她的家里和女朋友的家里,在她的女朋友的园子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

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并且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 1 )文中写了关于蔡老师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赏析下列句子,并指出加横线词的表达作用。

①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②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

( 3 )文中为什么用较大的篇幅引用蔡老师教“我们”的这些诗句?

( 4 )有人认为,文章着重塑造了蔡老师的形象,也有人认为,文章着重表现了作者难忘师恩,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明理由。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差一分钱

①父亲一定有心事。

②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

③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憋得像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

⑤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⑥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佛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

⑦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⑧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QQ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

⑨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真是土得掉渣。

⑩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里,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馄饨担的敲梆声。

⑪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

⑫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

⑬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

⑭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30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19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

⑮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孩子嘛,难免。

⑯那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

⑰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

⑱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⑳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很寂静。

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

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

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

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

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

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30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亲无数次膜拜。

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

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

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

解铃还得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或许,其中有一个老人就是当年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她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

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的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

( 1 )第4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2 )从全文看,14-24自然段记叙了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3 )第19段写道:“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他为什么要长长地吁口气?

( 4 )27自然段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 5 )文中父亲“悬着的心结”具体指什么?为了解开这个心结父亲做了哪些努力,请简要地概括出来。

( 6 )本文人物形象塑造非常成功,感人至深。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你以“那一次我真的很棒”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幼稚、诠释了我们的青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