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小黄去医院探望生病的阿姨,他安慰阿姨说:“您这点病死不了,安心养病吧!” B: 公交车站上,一位行动不便的大爷正要上车,司机却催促说:“快点,别耽误大家的时间!” C: 你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获得长跑第一名,你的同桌对你说:“你的表现棒极了!” D: 明天就要考试了,同学邀请你今晚参加他的生日聚会,你回答说:“不去,我没时间。” |
2、 | 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项( ) A: ①名词 ②助词 ③形容词 ④动词 ⑤代词 ⑥代词 B: ①名词 ②助词 ③副词 ④形容词 ⑤代词 ⑥名词 C: ①代词 ②助词 ③介词 ④动词 ⑤助词 ⑥名词 D: ①代词 ②动词 ③副词 ④形容词 ⑤助词 ⑥名词 |
3、 | 选出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徘徊(huái) 挑衅(bàn) 归宿(sù) B: 媲美(pì) 橘红(jú) 歧途(qí) C: 苔鲜(xiǎn) 收敛(liǎn) 迁徙(xí) D: 啮齿(niè) 迷惘(mǎng) 逃窜(cuàn)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蓦然 拮据(jié) 与日俱增 栩栩如生(xǔ)B: 愧怍 秀颀(qí) 鸦雀无声 眼花缭乱(liáo) C: 浮燥 尴尬(gān) 莫明其妙 屏气凝神(pǐng) D: 匮乏 濡染(rú) 众目睽睽 稍纵即逝(shì) |
5、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多么美丽啊,瘦西湖!B: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C: 到了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 D: 他告诉我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是怎样变成今天的繁华世界。 |
6、 | 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江﹣﹣私放晁盖(《水浒传》)B: 华子良﹣﹣狱中装疯(《红岩》) C: 诸葛亮﹣﹣火烧连营(《三国演义》) D: 鲁滨逊﹣﹣荒岛造船(《鲁滨逊漂流记》)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馈赠 茏罩 眼花瞭乱 锲而不舍B: 烦燥 怅然 通霄达旦 芸芸众生 C: 静穆 亢奋 叱咤风云 大彻大悟 D: 寂莫 辐射 遮天蔽日 相得益彰 |
8、 | 选出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璀(cuī)璨 不逊(xùn) 宽恕(shù) 禁锢(gù)B: 觅(mì)食 畸(jī)形 轩(xuān)昂 犀(xī)利 C: 迁徙(xǐ) 蜿(wǎn)蜒 尴(gān)尬 虐(nüè)待 D: 繁衍(yǎn) 诘(jié)责 镶嵌(qiàn) 睥睨(ní) |
9、 |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 整个地球是由板块构成的。B: 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 C: 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 D: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等。 |
10、 | 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明末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多躁者,必无 之识;多畏者,必无 之见;多欲者,必无 之节;多言者,必无 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言近旨远,值得玩味。 B: 慷慨 沉潜 笃实 卓越 C: 笃实 慷慨 卓越 沉潜 D: 沉潜 卓越 慷慨 笃实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1 )描绘“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画面。( 2 )请简要谈谈你对“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含义的理解。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不食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日:“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日:“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日:“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人名。②袂(mèi):袖子。③屦(jù):麻鞋。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①以待饿者而食之________ ②从而谢焉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黔敖左拳食,右执饮。 ( 3 )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
入住红尘
秦羽墨
①两年我一直住在红尘深处。我说的不是你理解的红尘,而是红尘路33号。
②搬进红尘路是四月末的一天。天气晴朗,春天还很有春天的祥子,阳光还不让人心生敬畏,这个城市春天实在太短了,短得令人猝不及防,我不得不奋力抓住它的尾巴。老艾略特说,四月是无望的季节。对此,我不敢苟同。至少,在这里,四月是美好的,我对它的好感皆停留在春天。街头的悬铃木,叶子阔大,最初的白已变成真正的绿,小巷深处遍植樟树,绿荫遮天,两旁的野蔷薇青翠欲滴,姹紫嫣红开遍,恍如走在山道中,让人内心熨帖。而其他季节,夏天太热,秋、冬太冷,它更像别人的城市,使人感到遥远。
③工作三年,这已经是第四次搬家,我是一个典型的住在别处的人。
④巷子太窄,又被各种商贩摊子挤压,路面只剩下一条缝,不得不提前下了的士。穿街过巷,一趟趟来回搬东西,像一个在壕沟里运输弹药的游击队员。
⑤城中村。房子多是当地人自己修的,年代久远,某些角落还留有菜地。房子临街的一面缀满爬山虎,像长了络腮胡的老头,年岁虽然大了,却虎虎生威,此时,它们正攒劲往上爬。就是因为这一墙爬山虎我才看中它的。三楼层的民房,墙体颜色上下深浅对比明显,大约先前只有两层,之后又加盖了一层。城中村都是这个搞法,很多房子不断增高,为了赚取出租费,哪怕成为危房,也在所不惜。
⑥院门开着,一台废弃的压水机进入视线。孤零零的断柄满是铁锈,被风刮得当当作响,像一只苍老的求助的手臂。看到那台压水机,我觉得自己没走错地方,抬头,见门牌上面写着“红尘路33号”,就是这里了。
⑦“你终于来了,以为你不住了,交了押金这么久。差点租给别人。”
⑧房东姓聂,五十开外,五短身材,罗圈腿,这让他走路时看起来总是憋着一股劲,他说是当兵时留下的后遗症,这一点跟父亲很像。房东爱抽烟,嗓门很大,跟谁说话都显得很活套熟络的样子,这一点跟父亲也很像。
⑨一楼、二楼是主人自己的家眷房,租客在三楼。房东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都成家了,至于添有几个孙子,就搞不清了,总之,很大一家子。
⑩先整理书,再安置零碎的生活用品。小小的屋子,书摆出来,占据了大半。很难说我是为自己找房子,还是在给书找一个住处。这些年一直与书相依为命,饥寒落魄中互相取暖,它们跟着我四处流浪,居无定所,不是呆在暗无天日的角落,就是蹲在潮湿的地下室,很多书页上布满了虫洞和霉斑,像我一样一副穷酸相,真是受尽了委屈。此刻,它们一定是高兴的,我打开房门,让阳光斜照进来。长久以来,它们从未如此光彩照人,我觉得,那光似是从书中射出来的,箭芒一样的色调,那么熟悉——无数夜晚,内心暗淡、怀揣乌云的时刻,是它们洞穿黑暗,微弱而锋利的光为我照亮前路,像灵魂的拐杖,支撑我踉踉跄跄走到现在。最孤独的时候,我甚至相信,哪怕身边谁也没有,光靠书也能度此一生。
⑪走廊的木头布满霉斑,外沿甚至长出了一丛丛小木耳,夕阳下,木耳们黝黑发亮。打理好一切,已近黄昏,夕阳将坠,阳光有如薄刃,在脸上轻轻刮着。春天就是好,再过半个月,那刀刃便能划破肌肤,刀刀见血了。
( 1 )红尘路33号的居住条件怎样?请结合文章语句进行概括。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
莫砺锋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需要好好继承发扬。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汗牛充栋,应该从何入手呢?作为在大学中文系任教40年的老教师,首先推荐中国古典诗歌,也即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中国古典诗歌。
②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沦肌浃髓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③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④当然,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且举李、杜、苏、辛为例。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精神力量。与李白齐名的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生动的历史画卷。杜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晚唐以来词专写艳情的局限,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使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转变,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高昂雄壮的因素。到了南宋,时代动荡引起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主题变成当时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
⑤总的来说,李、杜、苏、辛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具有提升读者人格境界的熏陶作用。阅读唐诗宋词的典范作品,可以在审美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人格境界的感染,这个过程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自己就是在当知青的时候,在江南农村茅檐底下“结识”李、杜、苏、辛等杰出人物,他们与我朝夕相伴,在冥冥之中引导我成为专攻古典文学的教师。而今我年臻70,决心把余生精力贡献给古典文学的研究与普及,来报答那些异代知己对我的恩情。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流传至今的意义并不是专供学者研究,它更应该是供大众阅读欣赏,给予精神滋养。严肃深奥的学术论著只在学术圈产生影响,生动灵活的讲解或注释解说却能将古典名篇引入千家万户。如果说唐诗宋词是一座气象万千的名山,我愿意当一位站在山口的导游,来为游客们指点进山路径与景点分布。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7日,有删减)
( 1 )作者为什么认为唐诗宋词是我们领会传统文化精神的首选阅读对象?“宅”最初的意思是“住所、住宅”,后来网络上流行的热词“宅”是指“长期足不出户”。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对“宅”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请你以“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
一个色彩鲜艳的饮料瓶从备受欢迎的商品变成了废品。如果它被投放进可回收的垃圾箱,会开启怎样的人生?如果它被错误地投放进别的垃圾箱,它又将经历什么呢?请你选择一种可能,发挥想象,以“一个饮料瓶的‘旅行’”为题,写一篇故事。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③字数在600-800之间。
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