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重庆市复旦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 《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
D: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是曲牌名。
2、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贵州赤水是千瀑之乡,那里的中洞瀑布是典型的帘状瀑布,


A: 平直下坠,垂挂谷中,晶莹剔透,十分美丽,当地人称它为“美人梳”
B: 平直下坠,垂挂谷中,晶莹剔透,十分美丽,被当地人誉为“美人梳”。
C: 晶莹剔透,十分美丽,平直下坠,垂挂谷中,被当地人誉为“美人梳”
D: 晶莹剔透,十分美丽,平直下坠,垂挂谷中,当地人称它为“美人梳”。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B: 《红星照耀中国》是加拿大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革命根据地,切实了解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获得第一手资料后写成的。曾易名《西行漫记》。
C: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笔带锋芒,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增强说服力,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D: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用三十年时间写成的科普巨著。书中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的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同时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先生曾把《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B: 今天卫生值日的是七、八小组的同学。
C: 我一听,心里一动,立刻说:“我们那边最喜欢唱的台湾歌曲是‘高山青’。”
D: 我已经不记得2015年的最后一天,是在家追着《芈月传》,还是去影院看了场电影?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年级我们一共学习了四首外国诗歌,有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叶赛宁的《夜》、莱蒙托夫的《祖国》和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其中济慈和莱蒙托夫是俄国诗人
B: 《格列佛游记》通过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慧铟国等地的遭遇和见闻,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
C: 《热爱生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细腻、清新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生动地展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坚强
D: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初中课本中我们学习过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是其中名篇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青春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把青春融入生活,你才能领会青春的① 。青春并不是② 的外衣,青春的笑容也常和眼泪融在一起。几次挫折便是生活的全部吗?并不是所有的失落都意味着不再拥有。当你③ 夕阳西下的时候,朝阳正从你的背后开起。


A: ①真理②华丽③感慨
B: ①真谛②华丽③感叹
C: ①真理②壮丽③感慨
D: ①真谛②壮丽③感叹
7、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
B: 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C: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 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8、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气势磅礴、场面宏大的国庆阅兵仪式虽早已落下维幕,每当想起仍令人热血沸腾、感概万分。
B: 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工作契而不舍地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消声匿迹多年的桃花水母频频重现浙江各地。
C: 少数年轻人通霄达旦地玩电子游戏,这样既荒费学业,又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D: 这部小说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9、下列词语中的“书”与“大书特书”中的“书”词义相近的一项是( )
A: 藏书万卷
B: 一封家书
C: 挥毫疾书
D: 楷书行书
10、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传唤来的同乡集资把他保了出来,问他事由,他只是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_________阴影。

②2015年“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们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_________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_________,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A: 蒙受 弘扬 妄自菲薄
B: 蒙受 宣扬 妄自尊大
C: 承受 弘扬 妄自尊大
D: 承受 宣扬 妄自菲薄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两首古诗,完成表格。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相同点

两首诗描写的时令都是晚春时节。

不同点

景象不同

①______、杨榆翻飞

野草茁长、燕子不归、②______

情感不同

本诗通过描写草树知道春天将归去,想留住春天的脚步,就连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③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列各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第②段对曹刿语言、行动的描写,表现了曹刿( )

A: 忠君报国的思想
B: 勇于牺牲的决心
C: 急切取胜的心理
D: 卓越的指挥才能
( 2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庄公在见曹刿之前对迎战齐国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B: 曹刿主动参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C: 鲁国取胜的原因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 鲁庄公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并与他一起指挥战斗。
( 3 )选文详写战前、战后论战,略写战争过程,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突出战争前准备的重要性。
B: 强调战争取胜的原因。
C: 突出曹刿的深谋远虑。
D: 强调战争过程很短。
( 4 )强大的齐国将攻打弱小的鲁国,下面诗句可表现鲁国当时岌岌可危形势的一项是( )

A: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B: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C: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读校园小事,悟人生哲理。
栀子花笑了
①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噪音在微风里滑过一个圈子之后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夕阳带着对大地的一丝留念披着一条红色的披风在天际中翩翩起舞。一阵风吹过来,树叶摇了摇身子,落叶在树枝与地面间飞舞着,用生命最后的余光照亮了秋日的寂静。不甘寂寞的栀子花也出来助兴,将整个校园弥漫上一层浓浓的香气。
②这一衣带水的校园通道上的这一头一男一女的景象跟整个气氛很巧妙地溶合在一起,而另一头缓缓走来的校长却像鸟儿一样点破了这和谐的安宁。走过来了,尽管栀子花依旧很香,可这中间还是夹着一些火药味儿。
③男孩坐在自行车上,侧着身跟女孩说话,女孩站在男孩的右手旁,手里拿着一个大的讲义夹和一封粉红色的信,校长站在女孩的对面。三个人站着像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总是很不稳定的,就像三个小孩总比两个小孩来得容易吵架一样,这跟数学并没有矛盾。
④这么晚还不回家啊。”校长首先打破了寂静,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这两个学生。现在的中学生真的不像话了,还小小年纪,唉,想当年我们这个年纪男女连互看一眼都不敢……校长浮光掠影了他当时年轻的时候,顿时来了精神。“是的,校长,因为有点事儿。”女孩安静而从容地回答。身边的男孩羞涩地低下了头。
⑤风似乎有些大了,树叶开始沙沙作响着,栀子花的花香像是被稀释了一样,香味顿时减少了很多。
⑥“哪个年级的?”校长问。“高三,校长。”女孩回答道。都高三了还有这心思,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不懂事。唉,校长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突然看到了女孩手上的信。
⑦“这封信是给他的?”校长指着男孩问着女孩。“是的,校长。”仍旧是女孩从容的回答。“信,嗯,让我看一下。”校长有点不自然说道。女孩刚伸出手,像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于是手就停在半空中了。“校长,就我所知,即便是警察。不能随便看别人的东西。”女孩笑了笑说。“这……”校长突然有点尴尬了。
⑧好像真的要下雨了,夕阳承受不住黑暗的诱惑消失在天际了,栀子花也是没有精神了。将暮未暮的天空里,穿越云层的阳光几乎是一种奢侈,然而在黑暗到来之前它依然顽强的存在——这一切看了都使人感动……
⑨男孩的脸色似乎有些苍白,他拉了拉女孩的衣角说,“给校长看吧!”校长看了看男孩,眼神之中掠过一些的感激,但随即笑了,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了。女孩把信给了校长。
⑩配合得多好了啊。校长来不及多想,忙打开信:放心,好好治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学习不用怕落下,全班同学都会帮你的。大家都在等着你回来呢!这些笔记是同学们帮你做的,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因为不只是你一个人,你还有大家呢!接下来,是同学一大串的祝语。校长的表情突然僵硬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⑪校长信看完了吗?我们到时间晚自习了。校长,其实这世上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一种更深更真更值得让人珍藏的感情,那就是友谊,您说是吗?校长。”女孩仍旧笑着说。
⑫是啊!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自己竟忽视了这种真挚的感情,还差点扼杀掉了它。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童话!是啊!不是童话。校长突然笑了。
⑬这笑像一个屏风把风和将要下的雨都隔绝了。天空仍像先前一样静谧、和谐,树叶被风温柔的拥抱得安静而羞涩了,空气中溢满了香气,栀子花笑得有点“花枝招展”了。

( 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主题

( 2 )本文对“栀子花”的形态、香气进行了多次的描写,请分析第一段划线句的作用。

( 3 )文中第⑨和⑫两段都写了校长的“笑”,你能说说校长这两次“笑”所表达的意思吗?

( 4 )请你试着谈谈“栀子花笑了”的含义和它在文中的作用。

( 5 )异性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友谊是男女之间的纯真友情。你觉得应如何对待异性之间的友情?面对父母、师长的误会时,你会如何处理?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个湖,柔波荡漾,给四周陡峭的山岭带来一股温润之气。湖边,有一棵小树,长在一堆灌木丛中,毫不起眼。
②在小树的眼里,A湖是那么的深厚广博,深绿色的湖面像厚重的翡翠,让树看不到底;然而湖坦坦荡荡的,天地万物无不映在湖的心中,任周围万物风云变幻,湖依旧是湖,永远安详宁静。
③远远的,小树看到湖里不时溅起快乐的水花,那是调皮的鱼儿在水里跳跃嬉戏;当湖面衍生出一朵朵小圆圈,小树知道那是细细的雨丝落进湖里留下的快乐的小脚印。树想,如果自己是鱼儿或者雨丝多好,就可以触摸到湖水,与湖亲近了。树看到蓝天、白云在湖中美丽的倒影,树很困惑,为什么看不到湖心里的自己的影子呢?是不是湖看不到我呀,小树便想与湖说话,它将身上最绿的叶子摘下丢进湖里作为礼物,可是叶子太小太轻,在半空中就被风吹落,掉在了灌木丛里。树不知道,湖边的杂草灌木遮住了矮小的树,湖的心里是一片模糊的绿的倒影。
树很委屈,想离开湖,可是离不开,树无法挪动一步。
⑤树在湖边,树的根在湖边。湖水给了树根源源不断的丰厚的养分,树一天天地长大,根也越扎越深。渐渐地,树的身躯粗壮,枝干纵横,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郁郁葱葱的绿色引得鸟儿成群地飞来,清脆的鸟鸣使湖边充满了生机。树长高了,眼界开阔了,它看见远处绵延起伏的山岭,岭下奔跑的小鹿和羚羊。树低下头,在湖水中终于看到了自己挺拔的倒影。树心中欢喜无限,风吹过,树挥动枝叶快乐地舞蹈,树叶哗哗作响,似乎在大声地叫道:我看到我自己啦!湖水也轻轻荡起涟漪,点头微笑。
⑥看到湖面泛起的笑容,树突然间明白了,湖的心里一直就有树的存在,只有自己站到了一定的高度,才看得清楚,这一切,源于自己不懈的努力,更得益于湖水的珍贵赐予。
⑦不只是树,还有湖边的一草一木,它们都在湖无私的滋润下,一天天茁壮,然后变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⑧B湖继续默默地滋润着身边的植物,默默的鼓励着那些生命,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怨言。
⑨树对湖充满了感激,它更加努力地生长,身体尽可能地弯曲着,逐渐倾向湖水,年复一年,树与地面形成了近45度角距,浓密的绿荫如大伞盖般,为湖遮挡烈日、风雨,撑起一片清凉宁静的天空。
⑩树决定,即使有一天倒下了,它也要倒进湖里,报答湖的一片深情厚意。
⑪谁说大自然中没有爱,没有真诚的奉献与回馈呢?默默地付出,不求任何回报;滴水之恩,却报以涌泉。这是纯净无私的湖与感恩的树给我们留下的无声启示。

( 1 )结合选文内容,为文章起一个标题。

( 2 )为什么一开始树“很委屈,想离开湖”,后来却变得“欢喜无限”呢?

( 3 )从文中A、B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 4 )文章的结尾说,这是它们留下的“无声启示”,阅读了全文后,你能说说,这启示到底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礼物,可以传达情感;可以奖赏成功;可以纪念物事;也可以表达特殊的意味……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收到或送出礼物,并在其中体会到各种人生滋味。

请以
“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②请写成记叙文;③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在你说分手前、我甩了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