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旅人前行的路) B: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到达,登上) C: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 D: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这里指婴儿出生) |
2、 |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端详 醋栗 通霄达旦 周道如砥B: 沉湎 糟塌 黎明百姓 天伦之乐 C: 芳馨 竹篙 一泄千里 随声附和 D: 潮汛 告罄 断壁残垣 骇人听闻 |
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 《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顶峰之作《红楼梦》,作者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 C: 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力吗》和《孔乙己》都选自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 D: 《变色龙》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契诃夫和莫泊桑,他们都是短篇小说巨匠。 |
4、 | 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 (甲)句号 (乙)句号 B: (甲)句号 (乙)分号 C: (甲)冒号 (乙)句号 D: (甲)冒号 (乙)分号 |
5、 | 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D: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6、 |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奠基 澎湃 咳嗽 妇嬬皆知 B: 狂澜 攀谈 呜咽 酣然入梦 C: 亘古 斑澜 粗拙 大庭广众 D: 修葺 炽热 闲瑕 怏怏不乐 |
7、 | [词语擂台]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南雅女足多次在中学生运动会上夺冠,真是骇人听闻啊! B: 他们兄弟俩一个开朗大方,一个沉默内向,性格大相径庭。 C: 在班级工作中我们要积极主动,勇于承担,不能拈轻怕重。 D: 杨善洲老人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大亮山,将不毛之地变为一片绿洲。 |
8、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删去“从……中”) B: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删去“的生产量”) C: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 D: 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把“制止”改为“阻止”) |
9、 |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B: 人民解放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敌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C: 面对失败,无论是自怨自艾 , 还是怨天尤人,都是不可取的。 D: 他不仅在国内是第一等专家,即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人材。 |
10、 | 对下面古诗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 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 B: 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 C: 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D: 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这篇作品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本诗艺术上的动人处。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 1 )发挥想象,请以黄莺为第一人称,写一写黄莺想对诗人说的话。( 2 )结合全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含作庐江郡①,贪浊狼藉②。王敦护其兄,故与众坐③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④,充晏然神意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②狼藉:散乱不整饬的样子。此指行为不检点,名声极坏。③众坐:大庭广众。④反侧:不安。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①王敦护其兄________ ②庐江人士咸称之________ ③庐江人士咸称之________ ④曾不盈寸________ ( 2 )选出划线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色:在坐正色曰 普颜色不变《赵普》 B: 之:庐江人士咸称之 更造崩山之音《列子》一则 C: 其:王敦护其兄 普又以其人奏《赵普》 D: 为:时何充为敦主簿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列子》一则) ②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赵普》) ③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 ( 4 )读了本段文字,你认为文中的何充是一个怎样的人? |
火车上的故事
尤今
①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了四人同室的软卧票。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②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淺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铁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③攀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④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颔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予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⑥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不会有问题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眷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竟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⑧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⑨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⑩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选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
( 1 )老编辑的情感、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着。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故事情节 | 老编辑的情感、态度 |
中年妇女走进车厢 | 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 |
①________ | 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 脸色更难看了 |
中年妇女忘带身份证 | 毫不客气地提出投诉 |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 |
①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概括评价文中的中年妇女。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海光
①海上过夜的人们,常有机会欣赏绚丽的海光。海光,是海洋生物发出光亮的自然现象。有趣的是,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从细菌到鱼类,从小虾到乌贼,都有这种发光的代表。
②细菌小得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面貌,可是它却出人意外地利用呼吸氧气的机会,借助这一生理反应,放散出蓝绿色的光彩。科学家把发光细菌收集在一个瓶子里,挂到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的光学大厅里,把整个大厅照得通亮!这一奇特的“细菌灯”使参加博览会的人们目瞪口呆。
③比较高级的发光生物,采用细胞外发光。它们有特殊的发光器官,能够产生发光物质。发光时,将这些东西排泄到海水里,把海水“染成”浅蓝色的“发光水”。小虾中的磷虾,身上有十来个发光器,可以受它自己的指挥,随意发光,可向不同的方向照射。试想,一尾磷虾点十盏灯,几百几千尾磷虾的灯火齐明,那不正如银河里的繁星在闪耀着异彩吗!
④海洋生物发光,有的是它们呼吸时产生能量释放的现象,如细菌;有的是为了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如小磷虾、糠虾等,个子小,体力弱,没抵敌武器,只好突然发光把敌人照得“眼花缭乱”,自己抓住良机逃之天夭。
⑤有的生物发光,是为了给自己照明,寻找食物,同时也引诱喜欢光亮的生物游拢过来,捕而食之。比如,生活在海底的安康鱼,头大似钟,口大如斗。头顶上有一根由背鳍的鳍条演化而成的“钓竿”,伸到头部前面来。“钓竿”末端是发光器,能发出诱惑力很强的光芒。附近的鱼儿经不起这种引诱,满以为是“一盘美餐”,便不顾一切地冲上前来,只见安康将“钓竿”往嘴边一抽,倒霉的鱼儿便身不由己地被卷吸进去。
⑥还有一些生物把发光作为引诱异性的信号。如发光多毛类动物中的裂虫等,在性成熟时,每逢风和气暖,月儿当空,雌的先破门而出,从海底缓缓升上水面,一路施放火球。雄的早就睁大眼睛窥视着上面水层,一见火球升起,知道是伴侣在召唤,便争先恐后冲上去,举行“灯光婚礼”。
⑦海洋生物发出的光,热量消耗少,发光效率高。日光灯、霓虹灯、高压水银灯、电视机的荧光屏、手表上的荧光字码盘等等,都是受到海洋生物发光的启示研制出来的。
(选文有改动)
( 1 )选文②﹣③段介绍海洋生物发光的两种方式,一是________ , 二是________。( 2 )请简要概括海洋生物发光的原因。当今人们常常在微信、QQ聊天时用“表情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常常在朋友圈里用照片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有人认为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有人则对此表达了忧虑。
上述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600至800字;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