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枣庄市滕州第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之旅中,随处可见的幸福画面让我们驻足流连:领略北国妖娆而又气势恢宏的风光,我们内心为之喜悦;四本粗的《山海经》,让鲁迅读出了之前一度被忽略的幸福;傅聪在成长道路耻的每一步,都感受到来自父亲傅雷犊之情的幸福;走出心灵的阴,经历重重磨难,丑小鸭脱胎换骨,享受着成功的幸福。

A: náo zhuō tiǎn mái
B: náo zhuó shì lí
C: ráo zhuó tiǎn lí
D: ráo zhuō shì mái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 《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名作,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与伟大的抱负。
D: 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3、

下列选项排序正确的是 (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 ④③②①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③①
D: ④①②③
4、

下面是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B: 后两句诗以“落红”为喻,隐含着诗人对渺茫前途的幽怨。
C: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与个人志向融为一体,通过抒情、叙事、议论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为振兴国家而奉献自己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豪情。
5、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兰不用尚书郎”“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尚书郎、侍中、侍郎、醉翁都是古代的官职名称。
B: “尊君在不?”“君与家君期日中”两句中,“尊”和“家”分别是敬辞和谦辞,“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 “既加冠 , 益慕圣贤之道”“今虽耄老 , 未有所成”中,“加冠”表示年已二十;“耄老”,指年老,八十九十曰耄。
D: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羌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胡琴、琵琶、羌笛、玉笛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6、

对课文《人生》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生动贴切,揭示了人生的总体特征。
B: 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占有欲强,渴望征服,喜欢权力,但他们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热爱生活,顽强勇敢。
C: 挖掘坑道的人是指那些技术工人,发明家,像爱迪生等。
D: 文章写了三大人群,主要是为了赞美那种顽强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
B: 靠贬低别人、吹嘘自己来耍威风、逞能耐,已经成为一些自媒体账号招徕关注的惯用手法。
C: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地探索。
D: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8、

对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

放眼望去金黄的油菜花已经开始在山头侵占一寸寸土地,若是在等几天,满山遍野将成为它的国度。油菜花将是一片的金黄的花海,它是那么灿烂亮丽。试想,若是没有阳光,只是看着这一片花海都有仰天接受阳光的冲动吧。它是那么繁茂,整个天空都为之倾倒;它是那么绚烂,全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A: 文中的“侵占”“亮丽”都是动词。
B: “油菜花将是一片金黄的花海”这个句子中“金黄的”是状语。
C: “它是那么绚烂,全世界都失去了色彩。”一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 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倾倒”改“喝彩”。
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静谧 流淌 惊慌失错
B: 高邈 坍塌 疲倦不堪
C: 莅临 狭隘 喜出忘外
D: 鄙薄 废墟 麻木不人
10、

下列各组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挑沱pánɡ 循规蹈jǔ 弄巧成zhuō
B: 狡xiá 缚fǔ 如重负shì 岿然不动kuī
C: 凌懦qiè 生吞活bō 令人指fà
D: 糟pò 琐xiè 呱坠地ɡū 风破浪chèn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秋凉晚步
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注】①可人:合人意。②蕖:荷花。

( 1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句“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呈现的画面。

( 2 )诗歌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回答1-5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影/布石上
B: 无/丝竹之乱耳
C: 盖竹/柏影也
D: 余/因得遍观群书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隶而者(随从)
B: 余强饮三大而别(白酒)
C: 乃记而去(代词,指这里的情景)
D: 其境过清(因为)
(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①段用“青树翠蔓”,写潭四周树木的色彩,“青”“翠”都有“绿”的意思,有重复啰嗦之嫌。
B: 选文第③段巧妙设喻,写了小石潭源头远、岸势曲折的特点。
C: 选文第④段描绘了小石潭寂静寥落的环境,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也是其遭贬后忧伤心情的流露。
D: 选文在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

( 5 )选文第②段写了什么?请结合本段内容分析它们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

可能导致的死亡率(%)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①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②李××,女,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③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①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②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几率可能更大。
B: 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 运动后,人往往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 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 2 )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图2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 3 )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太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有不够科学的地方,请你帮助陈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六

周日

运动项目

每天步行15分钟

跑步1小时、打羽毛球30分钟

打羽毛球1小时

时间安排

上下班途中

晚饭后40分钟后

早饭前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埃·姆·罗森塔尔

本报波兰布热津卡讯——在布热津卡,不知怎么,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这里,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

这真像是一场恶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津卡,本来不该有太阳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假若在布热津卡,从来就见不到阳光,青草枯萎凋残,那才合乎情理,因为这里是一个无法形容的恐怖地方。

但是,每天都有许多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津卡,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人们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儿,有的是想看一看这里的情况是否像传说中所描绘的那样,有的是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悲剧,有的是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意。布热津卡同南面更加著名的城市奥斯威辛只相隔几公里。奥斯威辛大约有12000居民,距华沙约17l公里,坐落在莫拉维亚关卡东端的一片沼泽地上。

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共同构成了一座周密组织起来的大型杀人工厂的一部分,被纳粹称为奥斯威辛集中营。

从最后一批战俘脱光了衣服在狗和卫兵的驱赶下走进毒气室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四年,奥斯威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许多次了。在集中营呆过的一些人曾写过许多回忆录,回忆录中提到的事是一般正常的人难以想象的。集中营总监鲁道夫·弗朗茨·弗迪南德·豪斯在被处死前曾写下一部回忆录,叙述了大规模杀人以及在活人身上作试验的情况。据波兰人说,有400万人死在这里。

这样,奥斯威辛就没有什么新闻好报道了。但是,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你提起笔来。

这种压力来自无法抑制的某种感情。专程到奥斯威辛来,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写,这对于这儿的受难者来说,实在是一种不友好、十分令人痛心的行为。

布热津卡和奥斯威辛如今已是十分宁静的地方,再也听不到刺耳的尖叫声。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的脑海中浮现出牢房、毒气室、地牢和刑房时,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导游也不必多费唇舌,因为只要他用手一指,就一清二楚了。

对于每个参观者来说,都有某些他认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特别恐怖之处。有的人在奥斯威辛感受最深的是重新修复的毒气室,据说这还是“小的”。而对另一些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布热津卡,德国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已长满了雏菊。

许多参观者目瞪口呆地盯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因为他们觉得这一切都不可思议。当他们看到玻璃窗后堆积得像小山似的头发,看到一堆堆婴孩的小鞋,看到一排排堆放着被窒息而死的人的尸体的砖房时,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一位参观者突然张开大口,差不多叫出声来。他看到好多木箱,一排排地放在女牢房里。每只木箱都有三层,宽6英尺,高3英尺。每只箱子晚上都要塞进5至10名女囚,她们就在里面过夜。导游很快地穿过牢房。那里没有别的东西。

有一座用砖砌成的建筑物,在这里,德国人曾在女囚身上作绝育试验。导游推了推门,门上锁了。记者实在感激,不必入内了,但马上臊红了脸。

一条长廊,一排排面孔从墙上死盯着你。成千上万张照片,囚徒的照片。他们都离开人世了。这些曾经站在照相机前的男人和女人都清楚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目光呆滞。但是,中间一排有一张照片却使记者回顾良久,思绪万千。一个年轻姑娘,大约只有22岁,丰满可爱,满头金发。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想起了什么甜蜜美妙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念头在这个姑娘的脑海中闪过呢?她的形象在奥斯威辛挂满死难者照片的墙上留下的纪念又意味着什么呢?

记者被带进地下窒息室呆了一会儿,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划十字。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

参观者恳求似地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报道。这里天气晴朗,树木青青,门前还有儿童在打闹、嬉戏。

( 1 )为什么文章开头“本报讯”中把“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些常人看来很愉快的事说成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
( 2 )“导游也不必多费唇舌,因为只要他用手一指,就一清二楚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 3 )为什么“废墟”上长满雏菊给一些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4 )文章的最后一节是何含义?
( 5 )为什么作者说“布热津卡”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旅游中心?
( 6 )你如何理解“在奥斯威辛,没有地方可以祈祷”?
( 7 )中国也曾遭受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你知道在历史上它被称为什么吗?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只要有梦想,自卑的丑小鸭不懈奋斗, 终于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只要有梦想,“神九”载人飞船
叩问天宫,我们的太空强 国梦在飞舞。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努力的方向,就会有前行的力量,就会有奋斗的勇气。只要有梦想,就会有美丽中国,幸福生活,美好人生,生命奇迹……
请以“只要有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宇;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死守着我爱的那个男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