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公共交通费涨价和银行征收最低存款服务费影响层面广,中下层阶级人士首当其冲。 B: 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 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C: 随着微博热搜的兴起,每天各种娱乐八卦消息纷至沓来 , 让人应接不暇。 D: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吃喝玩乐花样很多,但有时我们仍觉得自己的生活味同嚼蜡 , 这是为什么呢? |
2、 |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狼藉 嶙峋 锐不可挡 摩肩接踵 B: 锁屑 洗涤 殚精竭虑 无动于忠 C: 跋涉 凋谢 巧妙绝轮 连绵不断 D: 蔓延 消逝 自出心裁 重峦叠嶂 |
3、 | 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感激那个素未谋面的好心人。 B: 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 , 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 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D: 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情趣。 |
4、 |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312 C: 321 D: 231 |
5、 |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藻荇交横(xìng) 属引凄异(shǔ) 沿溯阻绝(sù) 水皆缥碧(piāo) B: 素湍绿潭(chuǎn) 飞漱其间(sù) 与其奇者(yù) 东皋(gāo) C: 泠泠作响(líng) 鸢飞戾天(lì) 牧人驱犊返(dú) 徙倚(xǐ yǐ) D: 千转不穷(zhuàn) 略无阙处(quē) 乘奔御风(yú) 绝巘(yǎn) |
6、 | 选出下列划线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 ) A: 取缔(tì) 冲耳不闻(chōng) 吊以轻心(diào) 寒喧(xuān) B: 酷肖(xiào) 念念有辞(cí) 迫不及待(jí) 仓桑(cāng) C: 黝黑(yǒu) 浑身解数(xiè) 义愤填膺(yīng) 涣散(huàn) D: 恫吓(xià) 眼花瞭乱(liáo) 谈笑风声(shēng) 视查(chá) |
7、 | 选出下列句中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 选聘(pìn) 迭起(dié) 澎湃(bài) 义愤填膺(yīng) B: 彷徨(páng) 花圃(pǔ) 深邃(suì) 迥乎不同(jiǒng) C: 字帖(tiě) 胡骑(jì) 徘徊(huái) 烟雾缭绕(rào) D: 校注(xiào) 弄堂(nóng) 倔强(jué) 潜移默化(qián) |
8、 | 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张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B: 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科研小组通宵达旦工作到凌晨一点 C: 虽然你拥有珍贵的树木,这大自然无价的财富,然而你沉默寡言 , 与世无争 D: 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宜彰 |
9、 | 下列对《出师表》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 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 文章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 作者在文中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 |
10、 | 孙悟空在________的帮助下,降伏了牛魔王,拿到了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 A: 观音菩萨 B: 文殊菩萨 C: 太白金星 D: 哪吒 |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浣溪沙①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 1 )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2 )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
自护其短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③,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雪涛小说》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仕:做官; ③菱: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①仕于南方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2 )翻译句子: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3 )我们可以从《自护其短》中获得什么启示?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下面小题
在草木中
滴水的声音贯穿生命。那些在风中奔走的事物来不及倾听。它们的脚步匆匆,若闪电,似雷鸣。
植物有着明亮的眼眸,虔诚的凡心,匍匐在我的文字里,静静聆听生命中的滴水之音。
一阵雨,敲响天籁,草木复苏,侧身;一缕光,点亮原野,草木葳蕤。我在草木中,哪一片都沾满了我的爱怜,哪一丝风中都潜藏着我内心的秘密。
我的秘密盛大、恢弘,在我的血液中奔突,常令我头晕目眩。带着它们,我寻找着一个安放的巢穴,让阴影、悲泣和眼泪入土,让明亮发芽,和快乐产生光合作用,开出幸福的花朵。
草木茂盛。鱼儿在天空飞来飞去,小鸟在枝头倾心交谈,兔子在草木中尽情舞蹈。
我从一片天空到另一片天空,从一座庭院到另一座庭院,从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沉寂。似微尘。
草木凋敝。万物都慢了下来。空旷的打谷场,荒凉的麦田,稻草人的梦想比天空要高远。退下来,退回到植物的根须,退回到大地的叶脉。侧耳倾听水滴的声音,美妙的仙乐。
这声音,润泽、温暖、执著。有时是一段月光,有时是一缕魅影。而有时,就是我。
我在草木中。我就是一株草、一棵树,一粒尘,一根藤----“叶叶心心,翻卷有余情”。草籽被大风裹挟着,草籽上下浮沉。渐渐远离故土。正如背井离乡的我,常在月亮的光华里泪光闪闪。那些咻咻鸣叫的小兽。躲在深林山涧,一生都在追寻着自己的家园。
月亮啊,月月圆缺,生命择境而生。草籽是水质的,生命流动,曲折委婉,有着叮咚的鸣响;草籽是剑,有着尖锐而坚强的命运,探进石缝深处,也会劈开春天的神话。
草籽是火种,被牛羊的蹄声点燃,照亮整个草原。火光渐暗,灰烬深入泥土。
谁的身影在虔诚膜拜?十二颗佛珠在掌心里摩娑,一颗有一颗的尘缘,一珠有一珠的圆润通透。褐色的绳带,串起一句句偈语,在时光里口观鼻,鼻观心,静静打坐。
草籽,比动物更自由,走到哪里,哪里就可以成为故乡。
风继续吹,月继续圆缺。你看,草籽随风,浪迹:在河流中安身立命,在山岳上安营扎寨。在天空是飞翔的鹰。猎获大片大片的云朵,以雨的方式坠落,用灿烂的绝色喂饱大地。
日光中,月色里,草籽不寂寞,不孤单。
动荡的尘世,喧嚣的欲望,草籽有着绿色的理想,唱着绿色的歌谣,开着绿色的花朵。
( 1 )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赏析下面的句子,草籽是剑,有着尖锐而坚强的命运,探进石缝深处,也会劈开春天的神话。
( 2 )作者笔下的“草籽”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3 )选文结尾说“草籽有着绿色的理想,唱着绿色的歌谣,开着绿色的花朵”,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草籽”的“理想”“歌谣”“花朵”都是绿色的。( 4 )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谈谈你从中得到的人生感悟。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山居岁月
①我在山中,有一座房子。
②一次朋友来了,带来了一株芭蕉苗。我植在窗前,竟长成了茂盛的一窗绿意。没想到,就是这几株葱绿的芭蕉,让后面有了故事。
③那一年,山中干旱,溪水干涸。在满山的枯黄面前,这几株芭蕉,便有抢眼的绿。一个午后,我在窗前写东西时,发现一只野鹿在芭蕉前来来地转悠,很疲乏的样子。我想,大约是渴急了,以为绿芭蕉前有水呢。于是放下笔,一手拿叉,一手拎着小半桶水出去。我当然怕它伤害我,人世间多的是农夫和蛇的故事。它见了我,向树丛里退,看着芭蕉,又停了停。我用手捧了一捧水,洒在地上,示意它,然后退到窗前。它走近,喝了两口,大约不放心,停下看我,见我依然待在远处,复又低下头,一口气喝干,然后离去。有趣的是,第二天的午后,它又来了,张望着,却不再转悠,而是定定地站着,朝着我的窗子。我又拎出小半桶水,彼此默契,各自站着,只是我的手里不再捏一柄钢叉。如此反复,直到山间普降了一场暴雨。
④暴风雨吹坏了门窗,我的房子需要翻修。因为山中多蛇,而我又怕蛇。我觉得,蛇是极其阴险可怖的,就如同我时时躲避并防备的那些不动声色、冷不防暗里咬你一口的人。我想央山下的山民帮着修,又赶上正农忙,于是自己在窗户上暂糊上几张白纸。
⑤一天夜里,屋里看书,蜡烛昏黄的光色里,竟看见窗外来来去去晃动着淡墨样的影子。依我有限的经验判断:这是一只野兽,它借我的烛光看见了我,并且要袭击我。想到这风暴之下已不甚牢固的窗,我不由得一声惊叫,于是满屋子寻钢叉。这时,从窗外传来一声野兽的嘶鸣,然后声音杂了些,仿佛有一群动物在交战,芭蕉叶扑啦啦地响,间杂着发狠似的嘶咬声。约莫两个钟头,窗外安静下来了。我胆战心惊,一夜无眠。
⑥第二天早晨,我透过破损的窗户,看见一只尖嘴的灰狼躺在屋前,已不动弹。那只我喂过水的花鹿,身上沾满了血,站在窗前,像一位英雄的哨兵,看上去疲惫而兴奋。它的身后,有十来只大小不等的鹿。我忽然明白了,昨夜,是这只野鹿以及它身后的鹿群救了我!我感动并震惊,却无以回报,只是再次拎来满满一桶水,放在芭蕉叶下。尽管我知道山中多水,鹿们不渴。但是领头的那只鹿俯下头去,喝了一口,然后,它身后的那些同伴,一个接一个,走近桶边,喝完了我桶里的水。我眼含热泪,默默看着,像是在高台上亲临一场远古部落里的神圣庄严的结盟仪式。然后目送它们缓缓向深山走去,直到鹿群在视线里消失,直到深山那边遥遥传来暴雨般呼啸丛林间的蹄声。
⑦这之后,我狠狠弃了我原先的生活态度,回到了山外的家,回到人群里。我愿意相信,只要我一次又一次地付出,我能够收获爱和信任,收获一个丰饶的人生。
⑧临走,我将房顶的水塔改建在地面上,让它喂养山间的每一个生灵,并且告诉我身边每一个人:在山中,我有一座房子,有一个家。
②我眼含热泪,默默看着,像是在高台上亲临一场远古部落里的神圣庄严的结盟仪式。
要 求: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与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