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林州市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出自哪部古典名著。( )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红楼梦》
D: 《西游记》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________,我们的国家发生了________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________的奋斗史诗。


A: 天翻地覆 砥砺奋进 感天动地
B: 感天动地 砥砺奋进 天翻地覆
C: 感天动地 天翻地覆 砥砺奋进
D: 砥砺奋进 天翻地覆 感天动地
3、

请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 他好喝酒,脾气大,爱打抱不平,为朋友敢两肋插刀 , 所以在哪一个地主家都呆不长。
B: 各学习小组热情分享着自己的读书心得,大家口若悬河,吹毛求疵 , 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C: 广深沿江高速不仅周道如砥 , 畅通无阻,一路上更是能看到壮阔海景,风景如画。
D: 夜幕降临,星临万户 , 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祥和、安宁的气氛。
4、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知识的追求这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B: 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
C: 还有一期的时间,有些同学一反既往 , 开始了勤奋之路。
D: 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 , 关系密切如一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 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大事。
D: 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国宝的“前世今生”。
6、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骗(kuānɡ) 阴(huì) (jié)据 而不舍(qì)
B: 粗(zhuō) 空(lòu) 热(zhì) 面面相(qù)
C: 旁(wù) (xiè)渎 防(dī) (shì)才放旷
D: 职(chèn) 狡(jié) 愿(sù) 根深(dì)固
7、选择正确读音

逐齐师( )

A: suì
B: suí
8、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耀xuàn 头晕目xuàn 野kuàng 恃才放kuàng
B: 冰báo 越俎代páo 拨liáo 穷愁倒liáo
C: 栏shān 姗来迟shān 酝niàng 踉跄跄liàng
D: 门kǎn 粗制造 làn 蒿péng 天衣无féng
9、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从石架上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来。
B: 我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自己走着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C: 王安石的小儿子从小口齿伶俐,智慧超凡,常常以惊人的妙语博得四座叫绝。
D: 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关键在于良好的学习态度。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zháo)落 (léng)镜 (dū)志 (duō)咄逼人
B: (lì)临 (chù)蓄 菜(qí) 人迹(hàn)至
C: (qiáo)悴 (shà)时 (qī)斜 淅淅沥(lì)
D: (nì)笑 菡(dàn) 收(liǎn) (hún)为一谈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断肠”的意思是________。
( 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展现的萧索景象,与游子的悲凉心境吻合。
B: “夕阳西下”照应首句中的“昏”字,点名了时间。
C: 这首小令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远行图。
D: 这首小令表达了游子热爱秋景的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论语》十二章)

( 1 )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吾日三吾身 省:________

②思而不学则 殆:________

( 2 )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
( 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两千多年来,孔子为学者推崇,受世人景仰。结合文段中的孔子语录,说说世人景仰孔子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小题。

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刘可翔

大千世界,滚滚红尘,潮涨潮落,生生不息。面对名与利,面对个人与集体,寂寞与热闹,失败与成功,现实与未来,有的人为自己留一道缝隙,举重若轻,收获丰盈的人生,而有的人却不堪挤压和重负,羁绊于生命之重。学会留一道缝隙,这是生命的大哲学。

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心如澄澈秋水,心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权势于庄子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真正吸引他的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于是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一句话,便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将许多人甚至愿意用生命来求取的相位扔进了濮水。庄子守护着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他的灵魂也成为一个神话,于是也就有了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苏轼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彷徨过,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心灵敞开了一道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倜傥洒脱的华彩乐章。

福楼拜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一个世纪以前,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着青灯的木屋里,大文豪福楼拜每天拼命地工作,他不接受采访,不看报纸,但他给自己留出一道缝隙——每天看日出。福楼拜每天看日出,伴着刚刚苏醒的树木和玻璃般翠绿的青草,呼吸着泥土的芳香和果蔬的甘甜。于是,他每天都拥有了温馨和朝气,能够宁静、快乐,充满活力地工作着。留一道缝隙,清晨看日出,福楼拜在为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礼!

学会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

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乌江之畔,血染长空。这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身陷四面楚歌之境,他思想的空间被遗憾、羞辱和绝望占满,已没有可供回旋的缝隙。在衣袂飘飘,长袖舞动中,心爱的人儿香消玉殒。面对着如泣如诉的滔滔江水,悲叹着“无颜见江东父老”,一抹寒光闪过,一个悲壮的瞬间便定格于历史的江河。于是,滚滚江水千百年来一直呜咽地诉说一个悲戚的故事。

川端康成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他的生命最终在不堪忍受的拥挤中凋谢了。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曾无助地叹息:“太拥塞了!”“我希望从所有名誉中摆脱出来,让我自由。”可见,拥塞足以致命。面对别人的盛情邀请,面对各种应酬,他不会拒绝,只能疲于应付。他的生活空间塞得太满,令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于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面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终于崩溃。那一刻,樱花落了一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奔腾不息的岁月之河从古代流到现代,它用哲人的睿智告诉我们,面对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面对花开花落,得失成败,面对风霜雨雪,电闪雷鸣,面对灯红酒绿,名缰利锁,最难得的是为自己留一道缝隙!

( 1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给自己留一道缝隙”,综观全文,思考: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2 )仔细阅读文中的四个事实论据,然后用文中句子完成下文的填空。

学会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是人生的大哲学。庄子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为心灵留下了自由舒展的空间;福楼拜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________;不能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则是人生的大遗憾。项羽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________;川端康成没有给自己留一道缝隙,________。

( 3 )以“庄子是在官场辅政还是在濮水看鱼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辩题,选择正方,请写出正方观点和理由;选择反方,请写出反方观点和理由。
( 4 )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排比论述,你有说说其好处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读书就是要“过河拆桥”

①我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书虽多,有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

③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

④在读书的时候,先要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语言文宇关。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

⑤有句老话“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有些意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⑥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有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

⑦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⑧知其意之后,还要明其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作者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主观上的反映。

⑨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做不到全知全能。他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读书仅至知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所得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就有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还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得出的意就可能比较正确,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⑩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把书读活了,就是书为我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原文/冯友兰,基于命题需要改写)

( 1 )下列对读书“精其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要“精其选”是因为书籍虽繁多,但有价值的书还是不多。
B: 时间是“精其选”最公正的评选家,相对而言,读者只起推荐作用。
C: 我们今天所读的古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能够永久流传的。
D: 时间精选出来的作品是值得精读的,需要细细品味,反复咀嚼。
( 2 )下列对读书“知其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要“知其意”,因为与丰富的意相比,受概念限制的语言,表意是有限的,会出现“言不尽意”的情况。
B: 读书要“知其意”,就需要把功夫下在文字之外,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拐杖,才可体会文字以外的精神实质。
C: “知其意”需要在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领会字里行间的意思,体会“弦外音”“味外味”。
D: 本文的标题是“读书要‘过河拆桥’”,这里的“过河拆桥”指的是“知其意”之后的“得意忘言”。
( 3 )下列对读书“明其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作者表达的意与客观的理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读书还要进一步“明其理”。
B: “明其理”是在把握作者主观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他所反映的客观的理。
C: “明其理”的过程中,读者之意和作者之意经过比较、补充、纠正,能得到客观的理。
D: “明其理”之后,读者会获得较为正确的意,就可以在它指导下处理事务,解决问题。
四、写作(分值:60分)
春天萌发、夏天繁荣、秋天收获、冬天孕育,生命律动,需要发现;亲情醇厚、友情真挚、爱情甜蜜,弥足珍贵,需要发现;生命灵性、世事真相、人性善恶、人情冷暖,万象纷呈,需要发现……

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ヅ复古ゝ范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