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太原市第三十六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情世故 为富不人 渊博 取缔
B: 盛气凌人 刮目相看 和蔼 预兆
C: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尴尬 慰勉
D: 任劳任怨 津津有味 懒惰 堆砌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B: 钙质可以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 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 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
3、2020年是同学们学习生涯中最为特殊的一年,我们经历了最漫长的寒假,体验了最特殊的居家学习;我们经历着疫情,感受着祖国的强大美好;我们也步入初中校园,用尚显稚嫩的画笔绘出绚丽的青春色彩。

(活动一:爱生活,爱写作)

自然生生不息,四季美不胜收,小明同学摘抄了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给其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我爱春天,春山朗润,春水初,小草蓄了一冬的力量,在春风中破土而出。

我也爱夏天,日光粗,暴雨热烈,大地以自己的丰满展示它全部的诱惑。

我更爱冬天,化了妆的雨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临人间,万物自然而平静。


A: zhàng zhù kuàng lì
B: zhăng chŭ guăng wèi
C: zhăng zhù guăng lì
D: zhăng chŭ kuàng lì
4、孙悟空的本领中哪一项不是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的( )
A: 筋斗云
B: 七十二变
C: 火眼金睛
D: 长生不老之道
5、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希望他们不要再像我……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展转:同“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B: 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长大的。(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C: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 , 而应推敲细思。(寻章摘句:是指读书时要搜寻、摘取文章中的片段词句。)
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6、在横线上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时候蔡老师______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______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②她没有说下去,只______地从橘皮里______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A: ①援助 劝说 ②轻轻 掏出
B: ①支援 劝说 ②慢慢 拿出
C: ①支援 劝慰 ②轻轻 拿出
D: ①援助 劝慰 ②慢慢 掏出
7、句中没有反义词的一组是( )
A: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
B: 为什么要打要杀,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C: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
D: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8、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告(fù) 本(tuò) 教学相(zhǎng) 大腹便便(pián)
B: 旗(jīng) 发(jiào) 寝食不(zhuì) 由自取(jiù)
C: 咱(liǎ) 笨(zhuó) 果实累(léi) 忠贞不(yú)
D: 然(lǐn) 职(dú) 人不倦(huì) 移默化(qián)
9、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 痛苦和磨难造就人生。托尔斯泰夫妻之间持续数十年的互不理解,最后以离婚告终,则是托尔斯泰悲剧的最直接根源。
C: 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被称为“初唐四杰”。
D: 《藤野先生》的作者鲁迅,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这篇散文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之情。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C: 走进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D: 全国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1 )诗中“孤蓬”比喻________
( 2 )以下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B: 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 “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
D: 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①敧(qī):倾斜。②宥(yó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 1 )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

( 2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好之者不如之者________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________

③孔子于周庙________

则敧________

(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 4 )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谈的都是学习__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榜样的力量直抵心灵

邓一非

①同志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英雄模范用实际行动诠释的一条质朴而深刻的哲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我们敬仰英雄、学习英雄,要深入领会这条哲理的精神实质,使榜样的力量直抵心灵,化作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②榜样把人生的意义变成鲜活的形象,让远大理想、优良品格、高尚人格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生动展现。受表彰的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以及各条战线涌现的英雄模范,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光耀史册,树立起励人心志、催人奋进的光辉榜样。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平凡的人就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就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③英雄模范不平凡,根本在于其具有追求崇高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60多年深藏功名、一心奉献的老英雄张富清,在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在祖国建设时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扎根偏远落后贫困山区,用持之以恒的坚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这充分表明,有了精神追求的高度,才有人生奋斗的强大动力。把英雄模范当作标杆,自觉强固理想信念、砥砺初心使命,就能在追求崇高中收获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精彩人生。

④英雄模范把平凡的工作岗位作为施展才智抱负的人生舞台,具有追求卓越的坚定志向和执着精神。从“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填补我国原子核理论空白的于敏,到埋头青蒿素研究、让中医药成果斩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屠呦呦;从倾心飞行事业、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到1000余次走进雷场、具有“让我来”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的“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他们的事迹反复证明,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置身可以大有作为的新时代,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把平凡工作当事业干,爱岗敬业钻研本职、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争创一流,就能在追求卓越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时代答卷。

⑤“止于至善,是中华民族始终不变的人格追求。”这一人格追求,在英雄模范身上得到充分展现。从“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公仆,到“苦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铸剑元勋;从“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真诚奉献,到“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的赤子胸襟,英雄模范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拥有追求至善的品德修为和人格理想,为国为民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不图一己功名,舍小家顾大家、严私德明大德,展现出一种伟大的人生境界。把英雄模范当作标杆,以修身立德养浩然正气,以廉洁奉公树清正风气,淡于名利、甘于奉献,就能在追求至善中升华境界、永葆本色,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 1 )本文中心论点是( )
A: 榜样的力量直抵心灵。
B: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C: 把英雄模范当作标杆。
D: 榜样把人生的意义变成鲜活的形象。
( 2 )阅读③—⑤段,英雄模范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原因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3 )以第⑤段画线句为例,联系第①段,分析其作用。
( 4 )下面这段文字位于第②段末尾,请写出理由。

这也启示我们,英雄模范并非高不可攀,从平凡走向伟大的路就在脚下。自觉见贤思齐,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和奋斗,弘扬其忠诚、执着、朴实的品格,人人都能在追梦征程上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经典咏流传》节目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同学们的热议。请你参加以下几项语文实践活动。

【节目简介】

《经典咏流传》以“和诗以歌”的方式,将古诗词和现代音乐相结合——把诗唱给你听,使经典文化永远流传。

【传唱再现】

◎传唱经典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经典传唱人

乡村支教教师梁俊和石门坎的孩子们

◎创作故事

2013年,梁俊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贵州省石门坎支教。在两年的乡村教书时光里,他尝试唱着古诗弹着琴,为孩子们带来了100多首诗词,其中50首谱成曲。梁俊骨子里的文人风骨让他坚信: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我发现,原来我也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梁俊如是说。

2018年春节,梁俊和孩子们登上了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吟唱了《苔》。梁俊说:“‘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就是这首诗歌的意义。在我心中,大山的孩子们也如诗中的苔花一样,也有绽放的时刻,体现生命的价值。”梁俊和孩子们让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在一夜之间,唱响了中国。

走红之后,梁俊又着手推进公众号“梁俊唱古诗”,将“诗性教育”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

【各方声音】

《经典咏流传》,这节目配得起这么一个名字。一首诗,一支曲,再加上一个人,这其中的故事和缘分让人非常享受,也激活了我们的文化心。

——纵横天下(来自豆瓣)

每期节目,我最爱听康震老师的点评。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简直是《经典咏流传》的灵魂人物。

——麦兜(网友)

为古诗词配曲是件有意义的事。可惜的是,节目中有不少歌曲明显是为了节目仓促而作,显得文化底蕴不足。

——拾文化(来自百度百科)

诗词曲赋凝聚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念和生命智慧。进行再创作,是一件严肃之事,必须心怀敬畏。一些改编,看似赏心悦目,实则破坏了诗词本身的意象与境界。

——小桥流水(来自新浪网)

节目质量不敢苟同,比如《三字经》中的“悌”被传唱者读成“dì”。还有,鉴赏团某些嘉宾过于煽情搞笑,经常误读诗词,实在看不下去。

——守护一亩田(网友)

【节目影响】

《经典咏流传》在春节期间播出后,就在豆瓣获得9.4分的好评,创文化类节目新高。前四期节目视频播放量近2亿,近百篇相关文章获得10W+关注,节目推送的17首歌曲霸屏QQ音乐排行榜。这些现象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让更多人感受到“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这一文化新气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的提案。

( 1 )对《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大家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个节目将古诗词和现代音乐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文化新气象。
B: 这个节目让乡村支教教师梁俊走红,也让一首孤独了三百年的小诗传唱开来,获得了新的生机。
C: 康震老师的参与,让这个节目获得了更多的好评。
D: 这个节目热播后,文化类节目成为市场的主流。
( 2 )根据上下文,为【节目影响】部分中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内容。(不超过10字)

这些现象都说明了________,也让更多人感受到“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这一文化新气象。

( 3 )有人认为,《经典咏流传》热播看似带来文化繁荣,但这种繁荣只是一种假象,事实上是种“虚”荣。你赞成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上述材料,阐述你的观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定会有所感悟。
要求:请以"感悟大自然"为话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去尼玛的爱情禽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