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沈阳市第十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古诗词鉴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问归期”而“未有期”,其中包含着太多的苦涩与无奈。
B: 第二句写诗人在巴蜀羁旅中,在“夜雨涨秋池”的环境中,更感到孤独凄凉,但也不乏与世无争的“自得之乐”。
C: 第三、四句笔锋一转,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时间过滤了的“昔日”之苦。
D: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即兴写来,道出了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
2、

下列各项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望(liáo) 拮(jǖ) 苔(xiǎn) 言简意(gāi)
B: 铿(qiāng) 烘(bèi) 苍(jìng) 空来风(xué)
C: 缱(juǎn) 问(jié) 闻(fěi) 既往不(jiù)
D: 像(xiāo) 深(ān) 伤(chuàng) 深痛疾(wù)
3、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襁(bǎo) 田(pǔ) 息(qī) 死(òu) 成吉思(hán)
B: 渎(xiè) 落(yǔn) 词(yú) 害(zèn) 强不舍(guō)
C: 恣(suī) 拮(jū) 抽(yē) 着(tiǎn) 斯底里(xiē)
D: 取(jié) 狡(xiá) 骗(kuāng) 画(zēng) 根深固(dì)
4、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众好汉的拥戴,但他“招安”的想法遭到鲁智深李逵等将领的反对。
B: 老舍先生借《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由自尊好强到自暴自弃的巨大变,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 《明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根据早年生活的回忆创作出的一部小说集。
D: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意趣盎然的作品,它成功地通过塑造汤姆•索亚这一立体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迪。
5、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bīn)临 (zhào)事 (fèn)围 (cuán)聚
B: 越(yú) 精(suǐ) 恣(suī) 占(pǔ)
C: (qí)祷 (pǐ)性 拘(nì) (chéng)罚
D: 贬(bǎo) 子(wéi) 水(jí) 烦(nì)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睿智 深邃 红妆素裹
B: 恣睢 寒噤 置之不理
C: 嘻闹 褴褛 诺诺连声
D: 缈茫 怄气 莫名其妙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 )
A: 经过小明同学的谆谆教导 , 我终于解出了这道题。
B: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 奥运会的游泳比赛真是精彩纷呈,津津有味
D: 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8、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一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同样出自这本书的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 妯娌是哥哥的妻子和弟弟的妻子的合称;连襟是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的合称。
C: 《三峡》的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有《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三峡,瞿塘峡、巫峡、刘家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D: 《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著有人物传记合集《人类群星闪耀时》。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B: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
C: 《蒹葭》《关雎》都选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D: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
10、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B: 某些国家借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名,行掠夺石油资源之实,真可谓是殚精竭虑
C: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到了极点。
D: 学习知识,不仅需要勤奋刻苦的态度,更需要一丝不苟的精神。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下列小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这首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罔矣。

(选文有改动)

【注】本文节选自章学诚的《知难》。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其姓与名也/不知为不知,是
B: 百不一焉/不偿失
C: 夫不司马迁之志/此人一一为言所闻
D: 则几乎矣/不因势象形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读 其 书 者 天 下 比 比 矣 知 其 言 者 千 不 得 百 焉

( 3 )为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而成为屈原的知音?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文轩获2016国际安徒生奖,成首位获奖中国作家

中青在线北京4月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 当地时间4月4日下午2时,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公布,中国作家曹文轩最终折桂,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在宣读结果后说:“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的榜样……他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曹文轩以《草房子》《火印》等众多作品被读者熟知。在书展现场,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副主任张昀韬说:“国际安徒生奖将全世界的儿童用文学这样美好的方式联结在一起,让儿童从文学、从图书中了解其他国家的孩子的生活和文化,既让他们感受丰富的美好,也让他们了解曾经存在和现在依旧存在的贫困、病弱和不同。曹文轩先生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将让中国的故事、思想和生活,越过国与国的边界,走进无数个小小的家庭。”

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1956年设立,在全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每位作家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表彰的是该作家一生的文学造诣和建树。

(有删改)

( 1 )比较这则消息标题中“成首位获奖中国作家”和导语中“中国作家曹文轩最终折桂,成为我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的用语,分析消息标题语言的特点。
( 2 )这则消息的第二,三段,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报道了曹文轩获奖的有关内容?
( 3 )最后一段属于消息结构中的哪一部分?有何作用?
( 4 )如果让你编写一期读书板报,其中一块需要简要介绍作家曹文轩,请你结合上述消息内容,写出你的介绍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③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 1 )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 )
A: 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B: 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 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 2 )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在叙述白求恩的情况时,有正面介绍,也有侧面介绍。
B: 选文共分三个层次,正确的划分方法应是: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 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D: 文中用了三个双重否定句,其作用是:强调白求恩的精神感人之深。
( 3 )本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对比的双方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有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难堪。


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提示:⑴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暂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


⑵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半死不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