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有关新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 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即使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 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通常是消息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
2、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受读者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解说:“一生留下作品”是这个句子的主干。B: 歌曲《最炫民族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解说:这句中的标点使用不正确,“最炫民族风”是歌曲名,不应该用书名号。 C: 书香飘溢 直面人生 精神家园 言传身教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深厚 葱茏 磅礴 涟漪解说:这几个词都是形容词。 |
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B: 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C: 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D: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约3万千米左右。 |
4、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所谓“绚烂之撅趋于平淡”,就是这种境界。 ②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阶段的征象。 ③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整洁而有精神,清楚而有姿态,简单而有力量。 ④不成熟的思想,不稳妥的意见,不切题的材料,不扼要的描写,不恰当的词字,统统要大刀阔斧的加以削删。 ⑤须知敞帚究竟不值珍视。 A: ②④③①⑤B: ②⑤④③① C: ④③⑤②① D: ④⑤@③② |
5、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镂空(lòu) 狭隘(yì) 深恶痛疾(wù) B: 作揖(yī) 胚胎(pēi) 载歌载舞(zài) C: 炫耀(xuán) 执拗(niù) 自给自足(jǐ) D: 细菌(jūn) 字帖(tiě) 谆谆教诲(zhūn) |
6、 | 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硕师(大) 容臭(气味,臭味) 执策而临之(面对)B: 留取丹心照汗青(史册) 把酒(端起) 造饮辄尽(往、到) C: 期在必醉(期望) 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衔觞赋诗(酒杯) D: 鸢飞戾天(至) 何许人(处所) 持汤沃灌(热水) |
7、 | 下列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 《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撰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孙权劝学》就选自其中。 D: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与高适并称“高岑”。 |
8、 | 给下列句子重新排序,使文段上下语意连贯。( ) B: ④②③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①④②③⑤ |
9、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文学交流会,让同学们获益匪浅,知道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B: 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C: 我市被评为十大“最宜人居”城市,这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D: 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
10、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酝酿(niàng) 譬如(pì) 锲而不舍(qiè)B: 憎恶(zēng) 诘问(jié) 怏怏不乐(yàng) C: 愧作(zuò) 馈赠(kuì) 惟妙惟肖(xiāo) D: 锃亮(zèng) 滞留(zhì) 相形见绌(chù)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①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 1 )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2 )下阕中你感受到了词人哪些情感?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但当涉猎 ________ ②卿今者才略 ________ ③见往事耳 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C: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D: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
母亲的快乐
①“我妈有病,您也有病吗?”磊子对父亲说。看得出,磊子有些生气。父亲张张嘴,没出声。
②“您就惯着我妈吧,我妈要是没了,我看您怎么活。”磊子的声音越来越低,轻轻地抽泣起来。
③“你妈愿意这样做,就依着她吧。”父亲看着病床上打了止痛针才睡着的老伴,眼圈也红了。
④“我妈这辈子跟着您,一天好日子也没过过。”父亲又看一眼病床上的老伴,眼神里充满了深情的歉意。是的,磊子说的没错。母亲嫁给父亲后,就随父亲去码头当搬运工。瘦弱的母亲极其要强,像男人一样不惜力气,回到家后,累得常常饭没吃完就睡着了。磊子两岁时,父亲凭借读过几年书,被招到村里的小学当了一名老师。母亲依旧在码头搬运货物。
⑤磊子清楚地记得,他十岁那年的生日,母亲破天荒的给他买了一件新衣服。父亲回来看到后十分生气,说母亲惯着孩子。母亲眼里含着泪,但没有流下来,只是望着天空发呆。磊子看着母亲有些挺不直的腰身,忽然心就软了。他过去抱住母亲,哭着说:“妈,等我长大了挣好多钱,让您享清福。”三十多岁的母亲,因为常年的过度劳累,腰身过早地佝偻了,像一位老妪。
⑥磊子有些恨父亲。如果他不把家里的钱拿去帮助他那些贫困学生,他们的日子也不会这么清苦,母亲也不会年纪轻轻就落下腰疾。帮助人也行,得让自己的生活不过得那么寒酸吧,而父亲竟是那么“贪婪”,帮助的学生不是一个两个,而是许多个。他说那些孩子的眼神那么清亮,却看不出希望的光,这多么让人心疼。于是,他就吝啬地对待家人,让别人家的孩子欢笑。
⑦母亲轻轻地咳了一声。磊子赶紧伸手擦掉泪,对母亲说:“妈,您感觉怎样?舒服些了吗?”
⑧“磊子,不怪你爸,是我让你爸把你给我凑的手术费……给那个女学生的。”“妈,可您……”磊子的眼泪又下来了。
⑨“磊子,我问过医生了,医生说我这个病即使做了手术,短期内复发的可能性还是很大。既然这样,何必浪费钱呢。虽说手术后也许能多活几天,但终日躺在病床上,也不见得是福气。那个女孩还那么小,关键是她做了手术后就能好起来,然后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过一生,你想想,钱花在她身上是不是更有意义?”磊子没再说什么,只是握着母亲的手痛哭流涕。
⑩一个月后,母亲在父亲的怀里离开了人世,含着笑。
⑪办完母亲葬礼的第二天,父亲和磊子就起程了。在路上,父亲第一次对磊子讲起了他的外婆。外婆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地震过去后,在陌生人的捐助下重建家园,外婆卖起了冰棍儿。后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外婆依然卖着冰棍儿。一年365天,除了正月初一歇一天,正月初二就开始营业,不管雨雪天,也不管有没有顾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外婆把所有卖冰棍的钱,全捐给了红十字会,以及遭遇了天灾人祸的陌生人。外婆去世的时候磊子还没出生,有关外婆的事儿他知之甚少。
⑫“你妈受你外婆影响,想把公益一直做下去。做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是你妈缅怀你外婆的最好方式。”听了父亲的话,磊子猛然发觉,这些年,自己一直在错怪父亲。
⑬他们一路辗转,两天后到了那个大山深处的隐蔽的小村庄。磊子和父亲把带来的新衣服和文具放好,让需要的孩子排队领取。这些衣服和文具是按照母亲的遗嘱购买的,用了家里的所有余钱。
⑭磊子望着孩子们眼睛里透出的清亮而充满希望的光,心里忽然铺满了澄净的阳光,暖暖的。他把衣服和文具送到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中,忽然明白了母亲的快乐。
①________
②跟你爸之后,随着你爸当搬运工,后来,你爸做了小学老师,我还在码头搬运货物,那时候我俩挣钱很不容易,攒下的钱都拿去帮助学生了。
③________
④现在,我的病也治不好了,不如把钱捐给那个女学生,其实,做公益是我缅怀你外婆的最好方法。你爸这辈子都惯着我这么做,真正受委屈的是你爸。
( 2 )请分析⑪段在文中的作用。主角
【美】安·吉德里斯
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演一部叫《圣诞前夜》的短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应征演员。定角色那天,妹妹到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
“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说。
“因为我的角色。”
《圣诞前夜》只有四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妹妹总算没有退出。
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很纳闷儿,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丹吉。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珍妮……丹吉(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幸好,演出开始了。
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正中的摇椅上坐下,召集家人讨论圣诞的意义。接着“母亲”出场,面对观众坐下。然后是“女儿”和“儿子”,分别跪坐在“父亲”两侧的地板上。在一家人的讨论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但这不是简单的爬,丹吉蹦蹦跳跳、摇头摆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小地毯上伸了个懒腰,然后才在壁炉前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接下来,“父亲”开始给全家讲圣诞节的故事。“圣诞前夜,万籁俱寂,就连老鼠……”刚说到这儿,丹吉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们家的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男主角继续讲,“突然,一声轻响从屋顶上传来……”昏昏欲睡的丹吉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这时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所有的观众。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一只狗,狗也会成为主角。”
( 1 )根据故事的情节,以妹妹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情节 | 主要事件 |
开端 | 妹妹应征当演员,却得到了狗的角色 |
发展 | ________ |
高潮 | ________ |
结局 | 妹妹的表演抢了整场戏 |
①她丢给我们一个字。
②我赶紧往座椅里缩了缩。
( 4 )标题“主角”有什么含义?文章以此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做出简要分析。练练你的文笔:
十三四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要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