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面二孩政策,是党和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发生变化,调整完备生育政策作出的重大决策。
B: 特朗普打算在上任之后立即废除过去八年里奥巴马政府实行的大量法案,因这些法案妨害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创造。
C: 提供高品质服务,赢得更多客户,并提高客户忠诚度,已普遍被企业界验证为构筑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D: 电影《血战钢锯岭》在各地上映时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票房居高不下,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 ②④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①②④③
3、下面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讲述李必等人在十二个时辰内破解阴谋、拯救长安的惊险故事。随着该剧热播,“十二时辰”成为当下热词。类似“辰”的古代计时单位还有“时”“刻”“更”“点”等。其中“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每更约1小时。
B: 我国古代有很多长度计量单位,如《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中的“寻”,《愚公移山》“高万仞”中的“仞”,《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中的“尺”,《鱼我所欲也》“一豆羹”中的“豆”。
C: 古典文学中有不少借代表意的词语,如“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指代史册,“年少万兜鍪”的“兜鍪”指代兵器,“发闾左谪戍渔阳”的“闾左”指代贫苦人民,“居庙堂之高”的“庙堂”指代朝廷。
D: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很讲究行为礼仪。“拜手”是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如戏剧《屈原》中“我要向你拜手”。“长跪”是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表示敬意,如《唐雎不辱使命》中“长跪而谢之”。
4、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 选聘 深霄
B: 妇儒皆知 警报叠起 草率 咳嗽
C: 浊流婉转 伟大艰强 懊悔 惩罚
D: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 默契 污秽
5、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④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A: ①杜甫 ②《岳阳楼记》 ③《西游记》 ④鲁迅
B: ①李白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聊斋志异》 ④老舍
C: ①李白 ②《岳阳楼记》 ③《聊斋志异》 ④鲁迅
D: ①杜甫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西游记》 ④老舍
6、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谋生 举目无亲 苦(shè) 难以下(yàn)
B: 禁止 穷得够沧 注(qīng) 手可得(tuò)
C: 高粱 龙肝凤胆 奔(sàng) 寄人下(lí)
D: 清晰 懵懵懂懂 轮(kuò) 立之地(zhuī)
7、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 潭中/鱼可百许头
C: 其岸势/犬牙差互
D: 四面竹树/环合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的家园一一地球。
D: 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演讲稿,作者是雨果;《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写了都德、屠格涅夫等四位作家,作者是莫泊桑。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国人。
B: 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郎士在亡国的震撼中成长,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在苦难中迅速成长,这些小说中的少年形象鲜明,令人难忘。
C: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D: 杨志、胡屠户、香菱是课文《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和《香菱学诗》中的人物,这些选文均出自我国古典小说,原著分别是《水浒》《三国演义》和《红楼梦》。
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老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中愚昧无知却又纯朴善良的阿长。
B: 李汝珍《镜花缘》一书在好玩的故事之中,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小说借写海外奇风异俗,提倡男女平等,否定封建官场,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在我们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
C: 《金色花》写联想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荷叶•母亲》写想象之事,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D: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杞人忧天》选自《列子》。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晓过鸳湖

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

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

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①(鸳湖)即鸳鸯湖,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兴南。②(芜)草地。③(长水塘)位于浙江嘉兴之南,由杭州、海宁一带山区发源,注入鸳湖。④(秀州城)即今浙江嘉兴市。

( 1 )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表现春日风光。
( 2 )“晓风催我挂帆行”一句中“催”字用得妙趣横生,请加以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稷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 )下面各项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学时习之
B: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山水之问也
C: 何至此 贤材人远矣
D: 此庸夫怒也 吾妻美我者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秦 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B: 唐雎对日:“臣未尝闻。”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
C: 寡人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有先生也
D: 天子怒,伏尸百万 聂政刺韩傀也
( 3 )下列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用对话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局,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B: 第②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拒绝“易地”,是双方斗争的高潮。
C: 唐雎列举历史上三位名士刺杀显赫人物的故事,意在给秦王以思想上的震慑。
D: 安陵国能够化解这场政治危机,这是与唐雎的斗争勇气、机智才能分不开的。
(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杰出的建筑师
法布尔
①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几乎和蝉一样有名气,主要是因为它出色的歌唱才华和建筑才华,它的住所堪称别墅。一位法国作家在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中写到:“我的小家庭很舒适,如果你想要快乐的生活,就隐居在这里面吧!”
②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蟋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蟋蟀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蟋蟀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它们一点儿也不嫉妒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相反倒有些怜惜它们。它们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那种有家庭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都会流露出怜悯之情。
③确实,在建造窠穴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众了。在各种各样的昆虫之中,只有蟋蟀在长大之后,拥有稳固的家庭住所。即使在一年之中最坏的时节,大多数其他种类的昆虫,都只是在一个临时的隐避所里暂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尽管这些昆虫在很多时候,也会制造出一些让人感到惊奇的东西,以便安置它们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种树叶制作而成的篮子,还有那种水泥制成的塔等等。
④经过辛苦劳作造出的家,无论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漫天雪飘的严冬,都让蟋蟀无比依赖,不想迁移到任何其他地方去。虽然蟋蟀屋子内部并不奢华,隧道底部就是卧室,但这里很宽敞,也不潮湿。这样一个居住之所,是为安全舒适而建的,是蟋蟀的别墅。其他动物,或许正过着孤独流浪的生活,或许正卧在露天里,或许埋伏在枯树叶、石头和老树的树皮底下,它们正为没有一个稳固的住所而烦恼呢。
⑤要想建成一个稳固的住宅,并不那么简单。在我的住地不远的地方,有狐狸和獾猪的洞穴,它们绝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齐的岩石构建而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些洞穴都很少修整。对于这类动物而言,只要能有个洞,暂且偷生,“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们聪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没有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们居住,以便躲避外界的侵袭与烦扰,那么,它们就会到处寻找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挖掘。
⑥然而,蟋蟀则要比它们中的任何一位聪明得多。它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蟋蟀宁可放弃那种现成的天然洞穴,因为这些洞不合适,没有安全保障。蟋蟀要求自己的别墅每一处都必须是自己亲手挖掘而成的,从它的大厅一直到卧室,无一例外。因此,它拥有安全可靠的躲避隐藏的场所,拥有享受不尽的舒适感。
⑦除去人类,至今我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的建筑技术要比蟋蟀更加精湛,它是自然界杰出的建筑大师。
(根据《昆虫记·蟋蟀》删改)

( 1 )文中蟋蟀的住所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 2 )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加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

( 3 )文章第⑤段不是写蟋蟀的,能否删去?为什么?

( 4 )下面是《辞海》中介绍蟋蟀的文字,其语言与选文有何区别?选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辞海》:“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通称蟋蟀,一名促 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 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汉语人

刘舰平

汉语是一株历尽沧桑的参天大树,它的华冠荫护着人类的五分之一。

它以一种永恒的姿态,俯瞰着时间的荒凉——萧萧蒿草、凄凄瓦砾的黄土下,猎猎西风、惶惶驼铃的大漠中,凡有人迹的地方,到处都长眠着用汉语镌刻的绝版故事。甲骨、钟鼎、碑碣、竹简、绢帛……在考古学家的探询中幽幽醒来,这些不死的汉语,能从岁月的另一端,凸现出历史的音容笑和华夏文明的悲凉谜底。

据说汉语之父仓颉造字时,取其与事物的象形。它们的总体特征,既像根芽初露的种籽,又像活蹦乱跳的精虫。由此,汉语使有了惊人的活力,它们在苍茫凛冽的时空中游弋、壮大,经历丁扭曲和变形,终于在人类语言的星空,繁衍出恢弘璀璨的阵容——史蕴丰厚的字形,意象万千的辞义。

汉语不再是机械的媒介载体,汉语已是有灵性的生物。它是活着的符号,是不朽的物质,是思想奔流的河床,是灵魂飘逸的舞姿,是生命的抽象存在,是精神的形象写真。

倒溯时光,汉语曾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數根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曹操的老骥之志,是孔明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出奇制胜的《兵法》,是荣辱不惊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汉语还是笔走龙蛇的书法写意,是梅兰竹菊的纸身墨影,是似字非字的仙风道骨,是人生变数的篆、隶、楷、草。

当然,汉语也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清风不识字”的杀身之祸;是八股秀才的之乎者也,是范进中举的疯笑癫哭;是假洋鬼子的装腔作势,是九斤老太的絮絮叨叨……五四运动的一声呐喊,汉语剪掉了辫子脱下了长衫,由儒雅的文言变成潇洒的白话,由圣贤的殿堂走向平民的书摊。从此,汉语是古都的新韵,是文化的重建;是社会变革的平平仄仄,是命运沉浮的平、上、去、入。如果说,近些年来,沦落在商街市井的媚俗汉语,像长满疮疥的卖笑女那样使你难受痛惜;那么,流行于许多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上的仿洋汉语,则像抹了厚厚一层牛油的窝窝头,令你反胃起腻。文坛、学界的一群专吃洋草的黑马们,以糟蹋汉语为时尚,玩新词像玩股票,做学问像做期货。在他们的炒作下,商标就是价码,信息就是产权。海外走私,行情看涨,话语垄断,暴利可图。

诚然,汉语也有食古不化、感情用事的时候。有一个故意容错的字例,就折射出古人的一种不失幽默的褊狭与固执——“射”与“矮”的倒置。身、寸本应为矮,矢(箭)、委(发、放之意;作名词如“原委”用时,亦可通“靶标”)其实是射。虽说考证字源此二字并非错置,但因其讹传谬变导致形、义相悖,而违反了汉语的构字规律也是明摆着的事实。这一失误,早在武则天时代,经女皇御示指疵,后人居然抗旨不遵,想必有其难言之隐。也许(恕我望文生义——这不正是汉语的一大特色与优势吗?——姑妄猜之)古战场上的汉将从来都是英雄对豪杰的捉对厮杀,尤其憎恶躲在远处放暗箭的卑鄙小人;或是中原人本不擅长射术,而又屡屡败于胡人的弓弩之下,悲怆忿闷之余,何以会理睬山高皇帝远的圣旨或规律,必然像阿Q似的将错就错,任“射”字在人格化的汉语中一眼就能读出“矮”意来——也算得上是约定俗成、顺口顺心的永远精神胜利。再者,重祖传,轻应变,多神秘直觉,少现代理性,以形会意,以似论是,以史误始的汉文化的阴柔守旧心态,也是遮蔽汉语光辉的另一片阴云。以致在今天的汉语里,仍残留着诸多类似上述文字官司。

细细考察汉语曲折艰辛的演化历程,慢慢品味它具体而又丰富、精确而又混沌的辞义和读音,似乎每个汉字都凝结着先人对已知世界的渐悟(它积淀着光耀东方的文化传统及终成禁锢的民族自律的道德尺度)和对未知世界的哲思。汉语作为古者庞大而又日臻完美的人造物种,不应像渐入魔境的工业科技那样,最终成为人类难以驾驭的文化恐龙。语言的理想形态不是人被文的统治或异化,而是文对人的拓展与升华。人以文存,文以人兴。纵观古往今来的优秀生命,一旦成为汉语的非凡骑手,无一不从容走出了大限,而接近永恒。被中华历史咏唱至今的众多先哲诗圣,谁个不在后人的心头锿然栩栩如生——语若天籁,形同神灵。汉语借此亦超越了语言的一般功能与属性,由僵滞的文本字符跃变戒鲜活的人文精神,从而衍生出一种广义的、极富感召力与凝聚力的“乡音”情结。它的形质已如同坚实辽阔的一方水土,滋养着国之魂、民之根。我于是由衷地感叹:汉语是喷涌着智慧的长江、黄河,汉语是散发着温情的炎黄背影。

像无法选择血缘种族和亲生父母一样,我无法拒绝汉语对我的哺乳。汉语是我幼年的儿歌,汉语是我少年的作文,汉语是我青年的情书,汉语是我成年的签名。汉语是我的口音,汉语是我的肤色,汉语是我的血型,汉语是我的生活习俗,汉语是我的思维方式,汉语与我的心律合辙押韵。

我是一个汉语人。

在汉语的大树下,即便落下几片霜染的秋叶,都可能在我的心头神奇地吐出新芽,蓬蓬勃勃地长成童话、小说、散文、诗歌……长成一派春意盎然的生命风景。

我时常沉醉于这样的情境:枯坐窗前,思绪困窘,一筹莫展的稿纸上,便悉悉走来了汉语向导。颍慧(有时又是隐晦)的汉字,往往本身就是一块敲击灵感的燧石或指点迷津的路标。汉语特有的象形美和音韵美,也常常使看似平淡的一字一句陡生奇异,幻化出彩蝶纷飞的意象和行云流水的韵律。我的心境于是豁然开朗……

( 1 )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然开朗


( 2 )“甲骨、钟鼎、碑碣、竹简、绢帛……在考古学家的探询中幽幽醒来,这些不死的汉语,能从岁月的另一端,凸现出历史的音容笑貌和华夏文明的悲凉谜底。”谈谈这句话的作用。
( 3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汉语还是笔走龙蛇的书法写意,是梅兰竹菊的纸身墨影,是似字非字的仙风道骨,是人生变数的篆、隶、楷、草。

( 4 )“汉语遮蔽光辉的阴云”,这里的“阴云”指的是什么?
( 5 )文中写道:“汉语曾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曹操的老骥之志,是孔明的锦囊妙计”。请写出:“高山流水的琴瑟”我们学过的相关篇目是《________》;“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指的是________(作者名)的诗句;“孔明的锦囊妙计”指________(写出一例),“老骥之志”表达了曹操________情感。
( 6 )为什么说“汉语是喷涌着智慧的长江、黄河,汉语是散发着温情的炎黄背影”?
( 7 )文章题目是《汉语人》,但全文重点在写汉语,请你揣摩作者这样构思行文的用意。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籍;在这里,洋溢着哝哝的师生之情、伙伴之情……

请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夏末秋凉带点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