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四川仁寿新科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开幕式现场,近千名跑友和市民欢聚在瘦西湖万花园东门花坛前,他们将以徒步竞走的形式,浏览瘦西湖万花园、水系微缩园、唐子城、汉陵苑和宋夹城等景点。
B: 我市中小学开展人人争当“美德少年”,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C: 其实步行是医学、运动专家最推崇的运动方式,专家告诉你如何靠散步,让你变得健康而优雅。
D: 经过专家们评议,使元代青花梅瓶摘得头筹,成为扬州双博馆的“镇馆之宝”。
2、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diàn)记 (yì)日 (hōng)堂大笑
B: (mó)然 山(jiàn) 自出心(cái)
C: 教(huì) (zhàn)桥 不折不(náo)
D: 气(fěn) 热(zhěn) (qiǎng)词夺理
3、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每组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彷徨/模仿 行辈/行将就木 强词夺理/国富民强
B: 烘烤/拱手 弥漫/漫无边际 目空一切/空口无凭
C: 怅惘/帷帐 清晰/分崩离析 名副其实/不修边幅
D: 严峻/竣工 衰竭/怒不可遏 销声匿迹/此消彼长
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宽敞 帐篷 见义思迁 畏罪潜逃
B: 热忱 质仆 麻木不仁 诲人不倦
C: 姊妹 凌乱 不毛之地 人声鼎沸
D: 惩戒 遮鄙 惊慌失措 恍然大悟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尽管它的飞行速度目前还很慢,但是经过设计改进,有望将飞行速度提高到每秒1米。

②或许在未来的几年内,哈利·波特的飞毯将成为人类未来的飞行工具。

③现在科学家正在进行深入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毯子飞机”就会走进我们的生活。

④不久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研人员发明出一种“智能塑料”,只有10厘米×4厘米,通过加载波动电流,实现毯子飞行。

⑤这项研究成果在美国《应用物理通讯》半月刊上一经刊出,引起轰动。


A: ⑤③②①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②④①⑤③
D: ①④②⑧⑤
6、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视chēnɡ 哑yīn 地jiào 面面相
B: 窥sì 瓦俗cānɡ 引而战 xián
C: 洗zhuó 劫nàn 吊yàn 日西山bǎo
D: 亮cènɡ 进pián 睨pì 合押韵 zhé
7、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真谛 转弯末角 中流砥柱
B: 狼藉 一气呵成 义愤填鹰
C: 嘹亮 断章取义 一拍既合
D: 簇新 洗耳恭听 左右逢源
8、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咆(xiāo) 锐不可(dāng) (bān)发 污(huì)
B: (chénɡ)罚 (ào)悔 (suí)靖 (pǔ)育
C: 深(wù)痛疾 阻(sè) 可(hàn) (gǎo)头
D: 阻(è) (kuì)退 田(lǒnɡ) (qiáo)首
9、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陶后(xiǎn)有闻 惟吾德(xīn) (sù)流逆上矣
B: 愿(wèi)市鞍马 赏赐百千(qiáng) 可爱者甚(fān)
C: 可(hán)大点兵 (niè)沙为坎穴 僧(mù)金重修
D: (yān)于沙上 康肃忿(fèn)然曰 可远观而不可(xiè)玩焉
10、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气势磅礴、场面宏大的国庆阅兵仪式虽早已落下维幕,每当想起仍令人热血沸腾。
B: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消声匿迹多年的桃花水母频频重现浙江各地。
C: 少数年轻人通霄达旦地玩电子游戏,这样既荒废学业,又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D: 这部小说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吹号者(节选)

艾青

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

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

他轻jié地绑好了裹腿,

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

他看着那些发出困fá的鼾声的同伴,

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

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

黎明没有到来,

那( )醒他的,

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

过于殷切的想望。

他走上了山坡,

在那山坡上伫立着,

终于他看见这每天都显现的奇迹:

黑夜收liǎn起她那神秘的帷幔,

群星倦了,

一颗颗地散去……

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

从天的那边到来……

(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轻jié ________ 困fá________ 收liǎn________

( 2 )填入诗中括号处正确的一项是:()
A: 摇
B: 惊
C: 喊
( 3 )请用“/”在下面的诗句中间标出三处停顿。

终 于 他 看 见 这 每 天 都 显 现 的 奇 迹

( 4 )如果把诗中画有横线的两句后面的省略号改成句号,好不好?为什么?
( 5 )你还读过艾青的哪些诗歌?请写出其中的三篇。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 )解释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渔人甚之( ) ②便还家( )
③便扶路 ( ) ④欣然往( )

( 2 )选出加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 男女衣着,如外人 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
B: 此中人语 不足为外人
C: 见渔人,大惊 不知有汉
D: 无丝竹乱耳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4 )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两个选文,回答问题。

(甲)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选自《中国石拱桥》)

(乙)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展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圆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大得多。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身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康熙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直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

( 1 )(甲)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了卢沟桥的________;加点词“几乎”强调了________;(乙)文记叙了夜宿卢沟桥________的经过。
( 2 )(甲)文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甲)(乙)两文都引用了马可·波罗评价卢沟桥的话,写作目的分别是什么?
( 4 )根据(乙)文的内容,概括“卢沟晓月”的特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尺子

刘建超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郑祺喜欢搜集各式各样的尺子。

郑祺的父亲是裁缝,在老街开着一家裁缝铺。手工缝制,工艺讲究,在老街有着很好的口碑。郑祺抓周时,绕过父母故意放在他眼前的“元宝”“官印”,抓住了郑裁缝天天离不开的量衣软尺。郑裁缝不甘心,把软尺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让郑祺重新抓,结果郑祺竟然摇摇晃晃站起来,踉跄着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稳稳地抓住了郑裁缝脖子上挂着的尺子。这孩子,莫非要子承父业,长大了也做裁缝?

郑祺喜欢尺子。上学后,他书包里总放个软尺,课间没事就拿出来量墙量树,量校园后墙根的小草。班里男女生同桌,中间画一道线,谁也不能超过“三八”线;班里的王大头,仗着身高体壮,在课桌上画的线明显是偏的,同桌只要过线,他就用胳膊肘顶人家。女同桌哭了,找到班长告状,班长也惧王大头,就推给郑祺,说郑祺有尺子,给量量谁侵略谁!郑祺马上拿出尺子,认真地量了两次,说王大头侵略了十五点四厘米。同学说起哄,郑祺潇洒地收回尺子,看也不看身后叉着腰,瞪着眼的王大头。

放学路上,王大头把郑祺堵在了河边的木桥旁,手里拿着根枝条。王大头说:“你不是会量吗?我手里的枝条有一米二,你量量。”

郑祺拿出尺子量过,说:“一米一。”

“一米二!”

“一米一!”

王大头的枝条抽在郑祺的身上。

“一米二!”

“一米一!”

枝条又落在郑祺身上。

“一米二,你再给我量。”

郑祺拿尺子量过:“一米,你刚才把枝条打折了。”

王大头气得哇哇叫,夺过郑祺手中的尺子扔进了河里。

回家后,郑裁缝抚摸着郑祺的头说:“你做得对,孩子。一说是一,二就是二。心正,尺子就正。”

郑祺大学学的专业是工程建筑,学业虽紧张了,收集尺子的喜好仍没有变。各式各样的尺子装了好几纸箱。

郑祺在宿舍里经常给大家表演测量,屋子里凡能看到拿到的物件,郑祺就用手来丈量,结果也和尺子量的不毫。更绝的是,他还能目测出你两眼之间的距离、手臂的长短、步幅的长度。

郑祺毕配到了建设局,要和大大小小的开发商打交道。郑祺凭借专业的知识、果敢干练的作风受到上级赏识。经过六年的历练,郑祺升任局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郑祺喜欢尺子,还将搜集到的老木尺子包装成精美的礼品,送给同事朋友。尤其是朋友家只要添丁,他是必定要选个好尺子送给人家的,寓意孩子长大后会成为赤子,爱国爱家,孝敬父母。朋友都说他抠门儿,他呵呵一笑,礼轻寓意重。

郑祺再次见到老同学王大头是个午后。王大头已经是财大气粗的开发商,手眼通天的人物。

郑祺知道王大头约他喝茶的目的。王大头开发的几个小区竣工验收,有人举报单元实际面积与施工图纸有差异,却被王大头打通关节过了关。郑祺带着调查组去了现场,查看了情况。郑祺认为至少有之二的误差,果真工作人员再次测量的结果是之二点一,每个单元面积少了二点七三平方米。大家都惊奇地咋舌。

茶过三泡,王大头沉不住气了:“老同学,你就大度些,我不会亏待你。”

郑祺呷了一口茶:“老同学,你这两个小区,八百套住房就要昧下老百姓一千多万啊,这钱你就挣得安心?”

王大头说:“老同学,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我也不为难你,误差总会有的。差一平方米,行了吧?给个面子。”

郑祺摇摇头。

王大头拿出一个纸袋放在郑祺眼前:“美金,五万,一平方米!”

“二点七三平方米!”

王大头的脸有些扭曲了:“老同学,别把事情做绝,处世小心为妙。”

郑祺站起身,说:“老同学,我又不是没有挨过你的枝条,呵呵。谢谢你的茶,真是好茶啊。送你一把我收藏多年的木尺。告辞!”

郑祺走出茶社,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4年第9期,有改动)

( 1 )小说的第二段详写郑祺“抓周”有何用意?
(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的划线句子。
( 3 )小说中为什么两次提到王大头?请结合具体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 4 )小说以“尺子”为题,有何好处?
( 5 )结合具体内容析郑祺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心愿像一个个小精灵,总能勾起人无限的回忆。我们总有许多的心愿等着我们去实现,请以“心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作文,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个白痴型的人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