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所引古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十有八九,在跌宕起伏中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自己创造一个从容的生活环境。
B: 同学刘新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杨帆参加校歌唱比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唱歌实力,而是为了结识803班的歌唱爱好者王浩,王浩知道后对杨帆说:“原来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D: 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同学韩欣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2、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这是怎样亲近、怎样金碧辉煌的明月啊!________我陶醉在这金色的梦中了……
①她的金色的柔光滟滟地泻在广裹的大地上,远近的房屋、树梢、山影、水痕,全都泛出了浅金色的光芒。
②她又是那么圆,圆得似乎要凸出来、蹦出来了。
③她低低的挂在澄净如洗的空中,离我那么近,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摘下。
④我狂喜地望着这神奇的月色,仿佛走进了金色的梦境,一切都是闪闪烁烁、蓬蓬勃勃的。
⑤一阵微风吹过,四野的金光便闪闪滚动起来!

A: ③①④⑤②
B: ③②①⑤④
C: ⑤②③①④
D: ⑤④①③②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社会在不断发展变革,不变的是人们对阅读的寄托和痴迷。

②古人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③阅读正是让人们在纷扰间寻求诗意栖息、找到心灵安慰的大门。

④古往今来,读书对个人品质修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⑤当今流行:“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A: ①④⑤③②
B: ④②⑤①③
C: ④②①③⑤
D: ①②⑤③④
4、下列选项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B: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 《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
D: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胜任。
B: 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C: 杭州的开发商们,在很多年前就开始尝试着低碳住宅的应用和研发,并将此作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差异性经营的竞争力。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也对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B: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因素。
C: 不管是恢复7天长假还是继续放3天,都依然挡不住人们出游的热情。
D: 太空探究永无止境,航天梦圆任重道远。
7、

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平静) 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喙(鸟类和昆虫的嘴)
B: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精致(精巧细致) 踉踉跄跄(走路不稳的样子) 孪生(同一胎出生)
C: 纳罕(惊奇、诧异) 应许(相许) 低回(低沉) 具体而微(整个身体都已具备了)
D: 闲适(清闲安适) 泯灭(消失) 获盗匪浅(得不到多少好处) 卖弄(展示)
8、下列各项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恨(zèng) 趿拉(tā) 自(xǔ) 气势礴(pāng)
B: 尺(dú) 朱(xī) 曲(juǎn) 门(kuāng)
C: 视(shěn) 客(zǎi) 打(āi) 崭头角(lòu)
D: 虚(xuán) 妒(jí) 热(chén) 冕堂皇(guān)
9、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足够努力,才会足够幸运,时光不会怠慢每一份执着和勇敢。
B: 说书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精彩绝伦处让人叹为观止
C: 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 丁是丁,卯是卯 , 事情都已成定局,你也不必再懊恼。
10、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阴(huì) 据(jié) 斯底里(xē8)
B: 逃(chuàn) 恣(zì) 吞吐吐(tēn)
C: 流(máng) 桥(zhàn) 细脚伶(dīng)
D: 食(mì) 胆(qiè) 一望无(jì)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九(1)班刘恩同学在整理归纳古诗意象时遇到了困难,先请你跟他一起阅读下面三首诗歌,联系诗歌内容讨论“孤舟、行舟、轻舟”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

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泊平江百花洲

杨万里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春游

陆游

兰亭路上换春衣,

梅市桥边送夕晖。

闻有水仙翁是否,

轻舟如叶桨如飞。

【注】①这首七律是诗人从京城临安赴建康江东转运副使途中所作。

刘恩:我觉得首句“丹阳郭里送行舟”,交待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出行的方式,“一别心知两地秋”使得惜别之情溢于言外。所以我认为“行舟”这个意象包含了诗人的离情别绪。但是“孤舟和轻舟”我就不知道了,你能帮助我吗?

我认为: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①:“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②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①诘仆:质问仆人。②贾人:商人。

(乙)教子

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注】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p 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梁武帝第七子。④学士:官名.⑤揜:同“掩”,遮蔽,掩盖。⑥婚宦:此指成年。

( 1 )解释划线的词

啮伤人多矣________

②而偿其________

③年四十________

不如意________

( 2 )翻译

①戒仆养之终老

②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 3 )对上面两篇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
B: (甲)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
C: (乙)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个父亲教子的方式和结果作正反对比,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
D: (甲)“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 4 )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壁 画
简媜
①我在台大文学院拥有很多幅壁画,有时候,我简直是个快乐的画廊主人。
②高中时候,有一天,我去看画展,人群中挤来挤去,吱吱喳喳地,看得我头昏脑涨。突然,我看到一幅多美的画面,多和谐的黄昏,它完全吸引了我。我定神一看,唉!原来是一扇打开的窗子!我不禁笑出声来,笑自己怎会有如此错觉?于是,兀自站在窗前欣赏这幅奇妙的画,竟忘了是来看画展的。
③我仍记得那个午后,第一次进台大文学院,实在不该择那么一个宁静的夏日午后去文学院,那种肃穆的气氛颇令我害怕。我鼓足勇气上楼,心里仍旧忐忑。当我看到亮丽的阳光透过长型玻璃窗首先迎接我时,哦!谁说我不是幸运的?瞧窗外翠绿的小草原,微风中不停点头的浓树,用亲切的姿态欢迎我。好美的窗子,仿佛轻轻一推,便能推出凉爽的夏季。环视静寂的四周,只觉得窗里窗外,夏的景色让人陶醉。瞬间,对于美的直觉便如泉涌一般活泼起来,于是,我爱上文学院。
④上了大学,天天在文学院,我常常有新的发掘。我最爱在二十四教室上课,那里的阳光最多,我喜欢在那里上文学课。阳光中,那些诗人、学者一个个都从书本上跳出来,那么亲切。偶尔抬头望望窗外,想到和建安七子晒同一个太阳,便觉得他们的感情有一半也是我的。走入唐朝,被李白醉过的眼睛,再看看阳光壁画,满是长安风情。二十四教室总让我有无限遐思。
⑤二十三教室的壁画,没什么主题,我不太欣赏。可是,有一天清晨,我来得太早了,莫名其妙地去开教室后面那扇窗。突然,我吓了一跳:楼下那棵漫天盘伸的大树,张着手臂般的粗枝,像要满天空攫抓什么,甚至有一枝,几乎要伸进窗里来。一股无法按捺的伸展力,在每根粗枝上凝聚。粗枝后面,是一方池,池中间正开着白睡莲,池水把树影映成墨黑,宁谧、安详,有一种淡淡的柔美;而粗枝虬劲地盘突着。
⑥文学院左侧,一上楼看到的壁画,刚开始觉得它很糟。树枝歪歪扭扭地全挤在左边,天空的比例也很怪,布局乱得很,怎么看怎么不对劲。可是,渐渐的,我喜欢站在这儿欣赏,画里留着宽阔的空间,让上课、下课的人们走动,这是我在其他画里看不到的,我喜欢它的人情味。常常,我便在窗前看看有几个我认识的朋友走进画里来。
⑦楼下的长廊,有一幅我特别喜爱。那是个落雨的下午,我抱着书匆匆走过,不经意的一眼,便把我吸引了。那幅画不大,因为窗子是半开的。远处,带着黑的树荫叶影,像泼墨的画法,三两枝窗前瘦瘦的枝条,不着叶,随意地曲斜,一朵初绽的花在雨中淋成淡淡的粉红。水珠密密地在画布上渲染着,整幅画有着柔柔的意境,像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刚挥洒的一幅未干的国画,看了整个人就像浴过仙泉,觉得超离俗尘了。
⑧无论是楼上的或楼下的画廊,总是一年四季地美。我走进大自然的画廊里,发觉处处都是俯拾不完的美,我的思路更无止境地扩宽、更加活泼。有时候,我真想把壁画指给别人看,然而我仍旧缄默。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双心灵的眼,如果它们紧闭着,我再怎么描述都是徒然。
⑨由于这些壁画,让我在课堂上变成一个不很专心的学生。有时候,我觉得,天天只到文学院打开书本,才真是可惜

(有改动)
【注】国立台湾大学的简称。

( 1 )作者笔下台大文学院里的“壁画”各具特色,请你根据其特色依次为每一幅壁画拟一个四字标题。 ① ②阳光诗情 ③

( 2 )题目“壁画”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描绘壁画的?请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 3 )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认为“天天只到文学院打开书本,才真是可惜”?

( 4 )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将风景视作壁画,来自于高中时一次看画展的错觉,从此她喜欢上了真正的壁画。
B: 文中的壁画很多都是 作者透过窗户来欣赏的,可见“窗户是中国建筑的 眼睛——潘嘉良(建筑学家)”。
C: 二十三教室的壁画,既有柔美的一面,也有充满力量的一面,但是这种美,作者并非一开始就发现的,“不太欣赏”体现了欲 扬先抑的写法。
D: 罗丹说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文寓理于景,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题目。
我们需要信仰
  (1)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信仰是人生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的确,当近代的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时,无数热血青年,为了信仰,放弃了锦衣玉食的安逸生活,浴血奋战于御敌的沙场;为了信仰,他们放弃了功名利禄,默默无闻于辉煌后的平凡。他们的人生之所以无怨无悔,是因为他们有信仰。
(2)和平时期,我们同样需要信仰。
  (3)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4)这个回答,听起来有点出乎意料。在我们这里是否遵守规则,首先要看对自己是不是有利,如果有利,看见自己既无危险,又可以抢时间,就“忘了”规则;其次,是看看自己会不会被发现,如果看见了红灯却看不见警察,又相信此处没有隐藏的监视器,于是就“大胆地往前走”了。
  (5)当这种心理状态成为“正常”之后,连基本的是非也会被颠倒过来。例如,梁晓声讲的经历还有“后话”:他回国后,有一次在路口红灯面前停车,但是左右两边都无来车。他后面的车一辆接一辆“勇往直前”闯红灯,绕过他身边时还冲着他大骂:“你神经有毛病!”
  (6)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偏向于急功近利,只从眼前的算计出发,不考虑长远的事情;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考虑他人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
  (7)这种无数的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的道德缺失,其实来源于我们思想深处的问题——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无私或博大的爱心。
  (8)而人类不可缺少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爱心,恰恰都超出了个人狭隘的理智。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因此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了狭隘理智的信仰!
  (9)有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当看到云南某边远乡村没有小学,那里的儿童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时,他毅然离开了繁华的首都北京,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困难,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我想,世俗的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10)契诃夫说过:“我觉得人都应有信仰,或者都应当去追求信仰,不然,他的生活就空洞了。”信仰会使人心胸坦荡,信仰会使人生更有意义,信仰会使世界充满爱的温暖。因此,我们需要信仰。          

( 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选文第(9)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论证的?

( 3 )人有了信仰就会超越狭隘的理智,具有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 4 )选文中引用了名人名言。名人名言是激励人们奋进的动力之一。请根据你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写出名言。
①范晔在《后汉书》中关于“志向”方面的名言:________ 。
②毛泽东关于“虚心与骄傲”方面的名言:________ 。
孟子劝导人们在读书时要有㈠怀疑精神”的名言:________ 。
④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中关于“想象”的名言:________ 。

( 5 )信仰在人战胜人生困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写出一个具体事例。(5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有点小忧愁,”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