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辽宁省康平县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B: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C: 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将”,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D: 通过阅读《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作品,使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2、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祥子的这一变化,正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 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 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3、关于《诗经》有“四始”之说,《关雎》为《风》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那么请问,《小雅》之始为下列哪一项( )
A: 《采薇》
B: 《节南山》
C: 《鹿鸣》
D: 《雨无正》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狡(xié) 戒(chéng) 妇皆知(rú) 好高远(wù)
B: 临(bīn) 慰(jiè) 一丘之(hé) 接而至(zhǒng)
C: 养(huàn) 抽(yè) 扣人心(xián) 面面相(qù)
D: 茶(qī) 偻(gōu) 义愤填(yīng) 味同蜡(jué)
5、

下列划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jiá 情zì 倜tănɡ 晶莹透tī
B: 身jī 菜成cuán 过去ăo
C: 红yān 花lĕi luō 面面相
D: 挑xìn 越yú 牌fānɡ 为人知xiăn
6、

对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

日出之所以美,是我们看到黎明的时候,唤起了生命的某种感叹。从看日出的过程里, 我们感到蒸蒸日上的朝气,感觉生命的活泼,感觉到从绝望黑夜进入到希望黎明的柳暗花明。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我们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

A: 文中“感觉”“活泼”都是动词,“看日出”是述宾短语。
B: “我们把自己期待生命美好的渴望,投射在黎明上。”这个句子中“投射”做状语。
C: “我们看到的不是黎明,而是自己的生命。”一句是并列复句。
D: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唤起”改为“呼唤”。
7、下面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到秋天,到香山观赏红叶的人络绎不绝
B: 他往刷子上喷上清洁剂,然后嘴里哼着《洗刷刷》,开始一丝不苟地工作起来。
C: 黄山奇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棵棵都长得惟妙惟肖
D: 来到圆明园遗址,看到昔日规模宏伟的皇家园林变成了一片废墟,让人触目伤怀
8、

下面一段话,恰当的语序是( )
①但除了的咿呀之外,却找不到更适合的语言。 ②如同一个婴儿
③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 ④看到了照样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②①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呐喊》。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十八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诸葛亮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10、下面五句话哪一项排序是准确的( )

①因此,我们还要学会写得有感情。

②怎样才能写得有感情呢?

③很多时候,记事也是为了传达感情。

④总之,写作切忌虚假空泛,无实物、无真事、无真情。

⑤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感受,说出发自肺腑的话。


A: ②③①⑤④
B: ②①⑤③④
C: ③①②⑤④
D: ③⑤②①④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 1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 2 )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有卖油翁担而立________

②但微之________

③尔安敢吾射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睨之,久而不去。

②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很重视人物描写手法的运用。第1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对话描写;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致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形象特征。
B: 文章的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是故事的开端。此段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C: 文章第2自然段写了卖油翁和陈康肃公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过程,是本文的中心,突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D: 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结构十分严谨,记叙线索明晰。文章在简介陈康肃公后,把他的“善射”与“自矜”并提,暗示情节发展,然后写卖油翁对陈康肃公射箭本领的态度。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功名与功德

①“功名”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功业和名声”。纵观古今,人们对待功名的态度各有不同。

②孔子不反对追求功名,讲“见利思义”“富而可求也……吾亦为之”,但他尤其看重精神的“功名”,认为“仁义”比功名更重要。庄子对功名持超然的态度:“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还认为追求功名会给人们带来危害,功名使得人们相互倾轧,使人丧失自由。

③科举时代,世人热衷功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功名意识深入千家万户。人人能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便是明证。面对世人追逐的功名,当代国学大师熊十力的见解:“所谓功名富贵者,世人以之为乐,志学者不以为乐也。”世人因热衷功名、追逐功名,苦便随之而来;志学者因只求神清思澈,心地干净,便不以为乐,也不以为苦。

④追求功名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应该被功名束缚,更不能急功近利,甚至见利忘义。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讲过一个小故事:一学生来旁听,思维迅捷,课后常与他磋磨学问,更兼意趣相投。某日,这个学生踌躇着开口请求一封推荐信,他爽快应允,这学生便获得一份足够分量的“敲门砖”。然而,推荐信一出他便再无踪迹,先前的所作所为成了功利的假象。

⑤这位学生想获取功名固然无错,只是功利思想太强。像这种获取功名的做法,为仁德之士所不齿,而且这种人也很难有大作为。功利如同厚厚的灰尘遮蔽着我们的眼睛,常常让我们忽略了追求功名的真正意义。

⑥追求功名时,我们还要积累功德,否则,即便拥有了功名也可能失去。“功是善行,德是善心。”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从本质上讲,功德是利他的,是修养升华而成的一种帮助别人的智慧。对待功名、功德的态度,可以映照出一个人的品格和胸襟。焦裕禄心中只有“民利”,鞠躬尽瘁为兰考,从不考虑个人名利:钱学森坚决不同意为他自己立碑塑像,世人赞他“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他们这种“名利于我如浮云”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对那些整天沉醉于功名富贵的人来说,不啻为一服清醒剂。

,面对功名,我们要坚守本心,思想上保持一份清醒,行动上恪守一份理智。在追求功名时不断积累功德,形成正确的功名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选文有删改)

( 1 )在第⑦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
( 2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追求功名危害性极大,应保持心地干净。
B: 追求功名为世人所认同,但应取之有道。
C: 功德是追求功名的修养,重在克己利他。
D: 积累功德,有助于我们正确树立功名观。
( 3 )梳理文章思路,完成填空。

文章从解说“功名”起笔,先阐述了________,然后议论了________,接着进一步阐明了________,最后归结出了________(中心论点)。

( 4 )你是否赞同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法?请用举例论证或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生命啊,生命

①“生命”这个词人人都懂。可是,真正使我懂得“生命”并使我内心受到震撼的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

②秋日的一天,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忽见山坡上满目枯黄中有一抹醒目的翠绿。定眼看时,原来是几簇野花,长得蓬蓬勃勃的。我叫不上名字。细看剑状的叶子泛着油光,在花的四周片片竖起。有的根部还长出一枝和叶片同样翠绿油亮的茎来,茎的顶端是一束淡蓝色的花蕾。我想,名苑华园之外并非皆下贱之物,这生长于荒郊野外的无名花不正在一片肃杀中独领风骚吗?世间万物风流百代的岂只是“金枝玉叶”?我忽而想起我的花瓶来,便信手采了几根花蕾,回家后把它插在瓶里。

③每天照样上学,放学;每天匆匆做作业,复习功课,只是偶尔瞥一眼桌角那瓶中的花蕾,它好像不愿开放,一副很疲惫的样子。这样不觉过了十几天,等我再瞥它时,哎呀!它已经蔫了!我这才猛然想起,那天插到瓶子里时根本就没有给它加水!我不禁感到歉然。不过,我庆幸我没有把这花蕾扔到窗外去,因为奇迹就在这几天以后发生了。

④一天清晨起来,我只觉有一缕馨香幽幽袭来,猛一转头,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桌角花瓶里,那早被我遗忘的无名花悄悄开放了!蔫得成了黑蓝色的皱巴巴的花瓣间露出一星花蕊,有的已经干瘪,却仍紧紧咬着同样干瘪的枝头不甘落下。整束花不见一丝绿意。蜷曲的黄叶默默地守护着复生的花朵,犹如一息尚存的士兵在曙光中高举着那遍布弹痕的、神圣的战旗!

⑤生命啊,生命!

⑥我的血猛地躁动起来。一种从未有过的愧疚疯狂地咬啮着我的心。二十天啊,它没有得到一滴水的滋润,这个身受重伤的生命却至死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把最后的微笑和温馨留给这个世界。

⑦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虔诚地给它浇灌了水,这如饥似渴的水。我在无言中心里涌起一种感奋,一种冲动:啊,生命!一介小花尚能如此,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又该如何呢?

( 1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 2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 3 )联系全文,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忘不了你的________(微笑、歌声、鼓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5)字数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要的幸福、你给不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