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封建时期官吏降职,被派到远离京城的地方,称呼有“贬、左迁、谪”等。 B: 《醉翁亭记》中,用“伛偻提携”代指老人、小孩,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意思相同。 C: 成语“逼上梁山”源自古典名著《水浒传》,林冲是小说中被官府逼迫的典型人物。 D: 《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都收录在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积极参与。 C: 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 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
3、 | 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C: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4、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B: 小小的一杯牛奶,居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人们也许会感到难以制信,然而事实的确如此。 C: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D: 宣誓的时候,我们都下定决心,愿为革命而死,洒热血、抛头颅,再所不惜。 |
5、 | 下面文言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齐之习辞者习:熟练 B: 坐盗坐:犯罪 C: 缚者曷为曷:同“何” D: 反取病焉病:生病 |
6、 | 选出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B: 南广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C: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D: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
7、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决别 辍泣 花枝招展 B: 宽恕 卑鄙 仙露琼浆 C: 澄清 缭亮 苦心孤指 D: 伶仃 挑逗 慌然大悟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絮叨(dāo) 脑髓(suí) 煞有介事(shà) B: 分歧(qí) 瘫痪(tān) 莅临人间(wèi) C: 嫩芽(nèn) 熬过(áo) 废寝忘食(qǐn) D: 攲斜(qī) 涔涔(cén) 咄咄逼人(duó) |
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 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D: 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
10、 |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曙光 提携 污篾 断章取义B: 灵柩 戊戌 凌驾 强聒不舍 C: 谀词 陨落 旁鹜 重蹈覆辙 D: 宽恕 扶掖 亵牍 恼羞成怒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诗仙”________,诗中“杨花”是指________。( 2 )这首诗的第一句写到“杨花”“子规”,有什么作用?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孔子谓伯鱼①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汙池②,水潦③注焉,萑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鯉,字伯鱼。②汙(wù)池:水池。③水潦:雨水。 (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C: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见:了解 D: 及鲁肃过寻阳 过:拜访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焉”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水潦注焉 A: 复到舅家问焉B: 且焉置土石 C: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 可远观面不可亵玩焉 (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 古人都可以自称“孤”,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可以亲密地称“卿”。 C: 孙权严厉批评吕蒙不爱学习,并现身说法,使吕蒙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 D: 孔子认为:打扮外表让人容貌光彩,学习让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5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 1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作者)________的散文集________。二松树金龟子
法布尔
①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②金龟子发音的部位在腹部末端。小虫的腹部一伸一缩,腹部的最后一节跟鞘翅的后翼相互摩擦,就产生了声音。在腹节和鞘翅的表面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发声器官。就是拿放大镜仔细看也看不到用来发音的细条纹,两个面都是光溜溜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③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能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④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也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
⑤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⑥稍有异常,纺织娘就不再歌唱。与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住就拼命大叫,比平时要响得多。螽斯的唱歌既能表达悲哀,也能表达欢乐,以至于难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鸣,还是在欢歌。
⑦昆虫默不作声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声大叫是不是为了吓退敌人?如果金龟子和知了面对危险大喊大叫,那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⑧总而言之,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 1 )法布尔是________昆虫学家,他创作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有“________”的美誉。《昆 虫 记》的 魅 力 还 源 于 高 超 的 写 作 技 巧。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少不了磨炼。磨炼有大有小,有虚有实。只要你是有心人,就会发现“磨炼”无处不在……你有过怎样的“磨炼”经历?你听说过什么“磨炼”故事?你对“磨炼”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一个包含“磨炼”这个词语的标题;②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